(北京送变电有限公司 北京市 102401)
摘要:现阶段,社会、生活已经越来越依赖电力系统,其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必不可缺的系统工程之一。变电站是对电能的电压和电流进行变换、集中和分配的场所,担负着电压变换和电能分配的重要任务,是电能运行和输送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运行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对电力系统有着较大的影响。然而,随着目前电力系统的发展,智能电网的应用越来越普及,变电运行维护与安全控制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化和多样化。为此,提高变电系统的运行维护与安全控制技术,确保变电运行安全、高效的发展,从而促进电力系统可靠、安全、经济、合理的良性循环,已变得至关重要和迫在眉睫。
关键词:变电站;运行维护;安全控制
引言
近年来,国内的科技水平有了明显的提升,电力系统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对于电能的运用也越来越来成熟。电能的应用范围随着科技水平的提升越来越广泛,为人们的生活带来非常多的便利,因此人们对于电能的依赖也越来越多。变电站在输送电能时,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容易出现故障问题,而变电站一旦出现问题,会影响电能的正常运输,对人们的日常生活造成极大的影响,出现不必要的损失。因此变电站的运行维护工作十分的重要,应当及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处理,从而保证变电站安全稳定的运行。
1运维管理
运维管理是一个相对复杂的业务管理流程,在运维管理的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问题非常复杂,在当前运维管理的角度上,造成影响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分别是运维的影响范围、运维实施的安全性、运维供电的可靠性等方面的影响,除此之外,施工队伍的物资以及人员工作量安排等都是对运维造成影响的重要因素。在当前的电力公司之中,大多数已经在生产系统中建立了运维管理模块,但是在运维工作方式的编制上,多数依靠人工编制,甚至很多时候会出现开会讨论、现场确认等方面的工序,这就对运维管理的工作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在这样情况下,运维管理工作往往会耽误大量的时间,变电站也因为这样的情况,导致运维流程非常繁琐,进而造成当前运维管理工作量繁重,运维工作效率低下的现象。
2智能化变电站技术特点及其组成
随着电力系统的迅猛发展,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目前,我国变电站正逐步向智能化变电站发展。智能变电站是智能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将变电站自动化、GIS、SCADA等工业技术融为一体,在满足我国对电能大量需求的同时,与控制中心实现快速、高效的通信发展,为电能供应的电力安全、稳定和可靠提供了全方位的保障。高级智能化应用功能是智能化变电站的重要特征,其主要体现在:1)其将数据和信息的测量系统、控制系统、分析系统融为一体,以联络平台网络化及信息数字化、共享标准化为基本要求,保证了各个系统之间各个功能模块快速、高质量的通信;2)其采用的是分布式电源和智能化的监视系统,可实现对网络所有节点进行监视,为电能质量的评估与管理提供数据依据,并在故障发生时报警;(3)其采用的是高度集成化控制平台,可根据需要支持电网实时自动控制、智能调节;3)其监测范围比较广泛,可以覆盖整个电能输送系统,甚至可以监测家庭用户电气设备的使用情况与状态,实现电网的早期预警等。
3变电站的运行维护与安全控制措施
将变电安全工作放在首要、重要位置,用科学的方法对变电站的变电运行工作进行管理,确保变电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是保证电力系统变电工作稳定、安全运行的重要保证。
3.1加强对变电站运行维护工作的重视
为提高变电站运行维护工作的执行效率,通过建立科学的工作责任制度,加强对维修人员具体工作情况的管理,协调好各部门之间的职责和权利,从而提高电力设备的整体维护水平。同时对变电站运行维护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重视,全面分析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并作出综合的评价,及时采取最效率的手段解决问题,杜绝同样的问题再次出现。
同时跟随科学技术的发展,积极的开展的电力系统先进知识的学习,让维修人员的对电力设备的运行更加的熟悉,更有助于在变电站的运行维护工作中及时的发现问题,更好的解决这些故障问题,促进变电站的安全运行。
3.2完善管理制度,加强人员综合素质培训
从变电站运行中的管理质量、运维专业性方面进行分析,完善其安全管理制度,加强人员综合素质培训,对于变电站运行质量的合理提升,以及控制电力运行安全效果意义重大。在具体的实践操作中,变电站企业应从安全管理制度设计、运维管理制度设计、生产管理制度设计方面实施,确保变电站电气自动化运行中管理工作科学开展。在完善各类管理制度设计中,企业管理制度设计人员应从既有人员现状、电气设备现状管理架构现状、环境现状、相关安全生产计划方面,调研基础设计数据,设计和完善相关安全管理制度。电力企业可通过招聘、邀请厂方人员培训、实施试岗测试作业、优化班组作业方式,提升人员专业水平,确保变电站电气自动化安全稳定运行。
3.3加强设备巡查管理
该工作主要是把风险控制在萌芽状态,以便及时发现,及时处理,主要体现在以下3方面。第一,要严格穿戴,比如巡查变电站高压设备的时候一定要穿戴绝缘手套,绝缘靴、安全帽。第二,对于季节性的风险类型加大巡查力度,比如夏天雷雨天气,要对开关机构的加热器进行着重检查,与此同时做好保温工作。第三,严格按照巡查条例来开展巡查工作,制定相应的路线和巡视项目,做好相应的记录工作。
3.4加强变电运行前的管理和检查
随着我国电力系统电量运输量的提高,变电运行前需要制定一套完善的规章制度,加强变电运行前的管理和检查,使电力事业的发展在规范化的过程中得以安全运行。如成立监管部门,建立较为完善的管理体系和安全制度,定期对变电设备进行排查与检修,并做好变电设备的管理、维修工作登记、故障信息记录等。
3.5落实软件、硬件运行维护及更新
落实软件、硬件的运行维护及更新,对于实现自动化技术应用效果及确保变电站安全稳定运行意义重大。变电站应基于软件厂方的更新升级,定期删除软件冗余文件,规范软件设置维护程序,确保控制软件的运行质量。企业应定期进行设备检修维护,及时更新耗损配件,提升电气设备的运行性能,减缓因设备老化、损耗而产生的电力安全事故。
结束语
随着变电站的大规模应用,设备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发杂,变电站安全运行和运行可靠性措施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智能化变电站的管理模式是基于智能化设备,具有一次设备智能化、二次设备网络化、信息交互标准化特点,且其管理模式有高度功能集成化、设备管理数字化和人员工作模式化特征,可以保证变电工作的安全运行和电力系统整体水平的有效提升。为此,在保证智能化变电站迅速发展的同时,可以借助智能化变电站,并不断加强变电运行的管理,从而在最大程度上保证电力系统安全、可靠、稳定的运行。
参考文献
[1]刘彬.智能变电站稳定运行中的问题及对策[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9(04):222.
[2]王晓燕.变电运行维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J].石化技术,2019,26(02):158+173.
[3]蒋翀.变电运行中的常见故障与检修措施分析[J].通信电源技术,2019,36(02):64-65.
[4]于硕.变电运行维护安全管理与措施分析[J].科技资讯,2018,16(31):55-56.
[5]邵伟,余国新.变电站运行维护风险分析与控制研究[J].中国设备工程,2018(20):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