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建筑行业发展迅速,土木工程建筑更是发展得热火朝天。因此,建筑企业争相进行研究,提升自身质量。关系建筑质量重要因素是混凝土结构。混凝土结构关系到建筑的耐用程度,混凝土质量不好,建筑不牢固,会威胁人们的生命。本文就土木工程中混凝土结构的特点,探讨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解决的技术要点,保障建筑混凝土结构的稳固,提升建筑质量。
关键词: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引言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当下建筑除了要在数量上满足社会化建设的基本需求之外,还要在规模和质量上保证施工的效益和水平,要提高自身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以此来促进后续的具体运行。在当前时期,国内经济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 大家对房屋质量的关注度大幅提升,在此背景下,建筑结构、工艺变得更为复杂,尤其是大体积混凝土得到了普遍应用。在进行施工时,混凝土质量是需要重点关注的,这是保证建筑寿命的关键所在。所以,施工企业必须要对大体积施工技术如何应用展开深入探析。
1 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的特征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体积是较大的,其一般是超过1m3。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应用的实际情况来看,外部因素带来的影响是相对较大的,发生裂缝的概率较高,然而其在高层建筑工程以及水利工程中的应用是较为普遍的。对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进行分析可知,其规模是相对较大的,然而表面系统是非常小的,这样一来,内、外的温度差是很大的,如果超出了可承受范围的话,在混凝土的表面则会出现裂缝,这样一来,混凝土结构的安全就无法得到保证。因此说,施工企业必须要针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展开深入的研究,这样方可使得混凝土质量达到标准要求,建筑安全才能得到切实保证。在展开建筑施工时,若想使得施工效率能够有切实提升,混凝土用量必须要增加,然而内外的温差过大的话,产生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会导致内部结构有明显的变化,对混凝土进行养护的难度也会加大。
2 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
2.1 立足概念,展开叙述
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之一是立足概念,展开叙述。由于自身的面积和体积都较大,因此这种结构也经常会受到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但当下各类建筑施工中,大面积混凝土又的的确确占有较大的施工比重。大面积混凝土结构出现的主要问题在于表面产生开裂或者是裂缝,之所以出现这一现象,主要是因为混凝土结构内外温度差别较大,进而导致内部结构发生变化,最终产生开裂现象。而混凝土表面的开裂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建筑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因此在实际施工中要严格地运用相关技术来避免开裂现象的产生。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大面积混凝土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由于自身的铺设面积较大,所以施工主体往往需要层层叠加更多的混凝土原材料,而这种叠加过程也会导致内外温度的差异较大,也会有产生裂缝的隐患。而在这种情况下,相关主体要想对混凝土进行后续的养护和维修,就必须要再一次分析混凝土内部的结构状况,这就给相关的勘察和检验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和挑战。并且,有相当一部分施工主体在后续混凝土维修中并没有注重对其表面结构的保护,往往是将其长时间的暴露在外界环境下,没有采取相关的覆盖措施,这就给混凝土的稳定运行带来了一定的风险。
2.2 精确配比
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之二是精确配比。
大面积混凝土由于自身施工范围较广,因此相应的原料投入也自然较高,在这个过程中就很容易出现由于粗心大意而导致的配比失误的现象。因此施工主体要认真地掌握不同原材料之间的客观性质,要在具体搅拌的过程中注重对材料的分辨,并以此作为顺序投放的基础。施工主体:①要保证水泥量和水量之间的平衡,水泥在和水之间发生反应的时候会产生热量,若是这些热量得不到及时的挥发与分散,就会加大混凝土内部结构和外部环境的温差, 进而提高开裂的风险。因此要注意把握水泥量和用水量之间的相对稳定,避免混凝土在后续施工中出现裂缝。而水泥量和用水量比例的确定,需要施工主体事先进行反复的试验和观察才可以得出结论。在试验的过程中,施工主体除了要观察水泥量和用水量的配比情况之外,还要监督混凝土性质的变化,要分析混凝土的性能是否达到预期的效果,并以此来作为提高配比科学性的依据。②要辅助必要的试剂,混凝土在浇筑完毕之后会经历凝结的过程, 而这一过程也是热量散发的过程,为了避免混凝土内部结构产生萎缩,应当在其结构中注入相应的填充试剂,以此来保证其结构的稳定性。试剂添加量的多少,要按照混凝土凝结的状况来决定。
2.3 混凝土拌制及泵送
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之三是混凝土拌制及泵送。按照现场实际的施工要求,对搅拌机的规格以及数量进行确定,同时派专业人员做好设备参数的调整,加水试运行,使得其内部能够湿润,继而根据配合比要求进行原材料的施加,对搅拌时间合理确定,在确保其搅拌均匀后才可以运输,并且在实际的运输当中尽可能的将温度和水分合理控制,还需要做好覆盖工作。混凝土在实际的泵送前需要对其坍落度、和易性等进行检验, 确保其不会产生离析的情况,如果混凝土质量不符合要求,在施工当中禁止使用。应用混凝土泵将其输送到施工现场,根据设计要求来对管道路线进行规划,保证运输管道不能有破损的情况出现,在完成后期浇筑当中,需要组织人员对管道的实际情况进行检验,避免后期出现爆管的情况。
2.4 针对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中出现裂缝的预防措施
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之四是针对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中出现裂缝的预防措施。(1)施工单位在施工前对于施工人员应当进行施工培训,保证施工过程、施工操作符合企业和国家的相关规定。在施工人员进行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中, 首先应当把握好大体积混凝土的相关施工细节和施工过程,保证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构件符合企业和国家的要求,对于混凝土施工中的钢筋、混凝土材料以及其他底膜等材料都进行及时的检查, 保证这些材料都能够在混凝土施工中发挥其应有的效果。在混凝土浇筑后,施工人员也不应当尽早的撤下钢筋,施工人员应当在保证混凝土能够支撑其内部构件的时候,再进行钢筋等物件的拆除工作。(2)在施工中改进施工人员对于混凝土浇筑的技术操作, 均匀沉降。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前,施工人员就应当保证工地的地基处于稳定的状态下,处于能够承受大体积混凝土的重量的状态。对此,施工人员一方面应当做好泥质土地和填充土地的地基加固工作,另一方面也要检查地基以及混凝土结构的支架是否出现质量不合格、松动等问题,保证支架能够承受住大体积混凝土的体积压力。如果支架没有足够的承受力,那么在施工人员浇筑混凝土后,十分容易出现混凝土下沉不均匀,导致浇注失败的问题。
3结语
总之,大面积混凝土施工的技术把握具有必要性和合理性, 是保证混凝土质量和水准的应有之策,也是促进现代化大规模建筑发展的必要举措。在这一过程中,技术主体要意识到自身作用的重要性,要对混凝土浇筑的设备和器械进行创新和改造。施工主体要与其他建筑部门之间做好配合,要严格按照相应的大面积混凝土浇筑规范来进行作业。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大面积混凝土浇铸技术的提升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因此要持之以恒,不能急躁冒进。
参考文献:
[1]余德浩,翁力君,朱君,贺雄三,戴理兵.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J].建筑技术开发,2019,46(18):44-45.
[2]刘志伟.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简述[J].居业,2019(09):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