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水利工程的 主要作用是保护生物、抵抗洪灾及提供农业灌溉水源等。文章简单介绍了水利工程质量控制的必要性、施工质量影响因素及相关控制措施,希望对水利工程的建设有所帮助。
关键词:水利水电项目;质量管理;问题分析
近几年,随着水利水电市场进入改革关键期,竞争激烈,经济效益愈加低迷,诸多水电施工单位开始把水电建设项目的质量管理放在工程建设首位,以期适应市场潮流的变化。只有通过不断摸索学习,强化现场施工项目质量管理的手段,方能成功建设整体质量极高的工程,在水电工程建设项目方面取得突出成就。与此同时,也必须清醒意识到当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项目质量管理中存在的诸多不足,重视这些问题,并持之以恒探索学习,早日找到强有力的措施加以解决。
1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项目质量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1.1项目组织架构缺乏稳定性
基于大多水电施工建设项目存在周期较短、临时性强的特点,项目组织结构多属于松散矩阵型。根据项目需求,项目管理成员一般从上级机构部门选择抽调,人员既需服从上级主管部门管理调用,同时也要遵从项目领导的指示。如此安排的优点是项目实施过程中某个部门工作遇到问题,可以及时调配人才。但同样也存在人心混乱的缺陷一当项目管理成员工作不如意时,亦或受到上级领导的临时调遣,都会面临项目成员的随时更替。这样一来便会造成项目经理在本项目中的管理权限被削弱,项目组织架构形式缺乏稳定性。
1.2质量意识趋于浅层化
“质量是企业在市场大潮中赖以生存的基础,是打开市场大门的金钥匙”,这个理念正被诸多企业所信服。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当质量、工期、效益摆在同一天平时,质量便常常被迫靠了边,质量标准大打折扣。不难看出,在部分施工项目中,施工方质量意识淡薄,对项目质量要求较低,导致项目质量问题频出,甚至某些施工部位需要重新返工。
1.3项目质量目标责任制有待完善
完善质量目标责任制,建立健全完备的质量保障体系与质量管理制度,是确保施工项目保质保量的基础。质量保障体系是对人的层面的保障,是企业对施工质量的根本保证要求:质量管理制度是依托于严格规章制度下的企业制度保证。但某些项目,由于中标单价低,为了提高效益,对施工管理人员常常配备不足,尤其施工作业层几乎无人管理,如此人员配置是难以建立起完备的质量保障体系的。同样,在管理体系内部,质量管理制度仍能发挥一定效果,在其外部,管理控制力便大大削减,质量管理制度难以有效实施。
2保证施工质量安全的必要性
水利工程覆盖的地域面积大,范围也很广,复杂多变不容易控制。如今,在我国许多地方都在兴建水利工程,而且建设的速度也越来越快,效率越来越高。随之而来的就是质量的不确定性,很多工程存在着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严重地威胁着广大市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所以我们必须要警惕起来,要对水利工程施工质量严加监控,确保万无一失。
3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管控的内容
3.1 图纸管理
施工图纸指导着各项施工内容的有序进行,为施工人员的工作提供了指引和方向。对图纸进行管理,主要目的是确保施工人员切实地理解了图纸内容,能够准确地按照图纸规划相应施工内容,调整施工进度。工程图纸是由生产方制订完成,再由施工单位运用到实际的。施工单位拿到图纸后,首先要做的事情是进行前期考察,详细掌握图纸上明确的要求.并与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对照。因为生产方对施工现场的了解有限,图纸可能出现一些不切实际的规划,这种情况下,施工单位就要及时反映问题,并与生产方进行协商调整,以避免后期出现不必要的麻烦和纠纷,造成双方的损失。
3.2水利水电的原材料管理
水利水电工程会消耗大量原材料,为了便于运输,施工现场往往还有大量车辆,此外还堆积着各类机械设备,这使得施工现场较为杂乱,为原材料的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麻烦。施工单位在原材料购进方面投注了较大成本,但还是无法完全避免不合格原材料进人场地的情况。
材料检查人员即使想开展全面的质检工作,也受到了施工现场混乱的阻碍。就目前情况来看,大部分施工单位对原材料的管理,还停留在简单的数量核对上。这会引发多种问题。例如摆放不规整的材料,会阻碍相关作业的有序开展,还埋下了一-定的安全隐患,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施工造成威胁。
3.3施工方案的管理
施工图纸作为实际作业的依据,也是施工管理的重要内容。但施工图纸涵盖的内容毕竞有限,而施工又是一个动态过程,各种意料外的情况都有可能发生.这就涉及到施工方案的调整。施工方案对施工的细节都进行了详细规划,具体到施工时间安排、施工设备运用、施工材料采购等。因此,可以通过对施工方案的管理,来达到对施工进度和质量的把控。
4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项目质量管理的改进措施
4.1项目组织架构形式改进
对项目组织结构进一步调整、改进,赋予项目经理绝对的权限,使项目组织架构的形式由松散弱矩阵型转为紧密强矩阵型,甚至向“项目式”结构衍变,从而大大加强项目管理力度。此外,考虑作业层缺少专门的质量监管人员,逐渐增设专管质量的领导,使作业层质量管理进一步细化。基于此,新项目组织架构形式改为“项目式”组建,明确人员的分配管理,从其他项目或上级部门选调的人员必须遵从本项目安排,上级部门应将人事管理权限下放到项目。这种方式不仅加强了项目组织管理力度,同时也不减少上级部门业务支持,一举两得。
4.2 加强质量宣传教育,提高全民质量意识
提倡全员参与,使全面质量管理意识深入人心是加强质量管理的重要原则。只有不断加强对人的宣传教育,提高其思想自觉性和文化技术能力,才能使项目更高效优质完成。在进行质量教育时,要针对各类不同人员,根据应掌握项目质量管理知识的深度、广度和侧重点上,分层施教。第一个层次:侧重于领导层教育,注重培养领导对“质量第一”观念的认知,加强对质量管理理论、方法的学习。第二个层次:建立一支开展质量管理的优秀队伍。第三个层次:对全体单位员工进行质量普及教育。
4.3 完善质量保障体系,健全质量管理制度
前文提及,质量保障体系是人的保障。因此,企业应设置项目的专职质量负责人,在质量管理上实行一票否决制:项目自身,应建立起责、权、利依托统一制度,实行管理目标责任制:进行定期项目绩效考核,激励职工争优创先意识,督促鼓励项目管理人员科学性、创造性开展工作,提高项目质量管理力。改进后项目质量管理体系如图1所示。
结束语
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不仅仅是水利工程性能的体现,也关系到水利工程的社会价值和使用者的安全。由于水利水电工程的复杂性和特殊性,所以对于其质量的管控也是随时进行变化的。因此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应加强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提高项目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保障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的有效把控。
参考文献:
[1]于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方法[J].乡村科技,2020(09):125-126.
[2]丁尔俊.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控制问题探讨[J].安徽建筑,2020,27(03):203-204.
[3]蒋露.关于水库溢洪道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20(09):290-291.
[4]王报民.水利工程施工中的质量控制与安全隐患管理[J].居业,2020(03):166-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