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水土保持方法及水利工程发展趋势

发表时间:2020/7/15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第6期   作者:高雨龙
[导读] 自然科学的连系水利工程与水土保持是非常重要的
         摘 要:自然科学的连系水利工程与水土保持是非常重要的,在此过程中要本着人与自然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利用对水利工程的建设来做好水土保持的工作,从而更好的保护我们的自然环境。本文从海南地区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了水土流失的危害和水土保持中存在的问题,以期为我国水利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水利工程;水土保持;发展趋势
1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的关联性
         水利工程的实施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它不仅改善了社会基础设施,而且方便了人们的生活。然而,水土保持在水利建设之中也发挥着关键作用。而水土保持是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环节,也是其中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改善我国生态环境的主要措施即为水土保持工作。水土保持工作是以保护和建设林草植被、防治水土流失为核心,辅以工程措施、农业措施和管理措施的一项综合性工作,其实质是利用有限的空间,通过采取综合措施,持续发挥其生态和生产能力,生产出更多的生态产品和生活产品,为社会服务;因此水土保持既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基础支撑,也是江河治理、山区丘陵农村经济发展与城镇建设的重要基础支撑。水土保持也是建设美好生态环境的前提,这是因为土地与水源都与水土保持工作密切相关,同时,人类的生活更是离不开土地与水源;最后,两者具有相同的目的,都是为了贯彻可持续发展,拯救身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地球母亲。
2水土保持促进生态环境建设
2.1水土保持工程中的林业建设
         从概念来看,水土保持工作与林业建设两者的所指不同,但是,两者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关联,水土保持工作将推动林业生态建设工程。同时,水土保持工作与林业建设都是进行地球资源保护和环境保护的有效方式,水土保持工作是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前提条件,这两者之间存在着互惠互利、相辅相成的关系。全国各地的林业建设可以针对水土流失问题起到预防和控制的作用,这是因为林业发展的主要措施为选择合适的土地,增加以植被为主的森林,森林中的林木会起到阻断雨水冲刷土地、减少地面径流的作用。与此同时,森林中的林木具有较为庞大且复杂的根系,它们在土壤环境中形成脉状网络,通过增加土壤的孔隙度来增大雨水渗入地下的含量,提高地表的保水性,进一步稳固土地,阻碍地表径流的冲刷,具有良好的水土保持功能。最后,林业建设可增加森林树木的覆盖率,枝叶可降低实际的风力风速,起到防风固沙的作用。
2.2水土保持工程中的荒草植被恢复
         在我国西部和高原地区,其主要植被为荒漠草原,荒漠草原因为其具有独特的种类组成、结构和功能,并且其地理分布规律和自然景观独特,所以被称之为亚洲中部一种特殊的重要生态系统类型。近年来,破坏性的人类活动使荒漠草原生态系统遭到破坏,以至于干旱频发,部分地区沙漠化、盐渍化。恢复荒草植被,使其发展进入良性循环,有效保持水土。恢复荒草植被的方法主要有围栏封育、围栏封育配合设置灌木条带和人为施肥、围栏封育配合松土补播以及草种包衣。实施植被恢复措施后荒草植被覆盖率增加,地表粗糙率增加,进而使地表径流大大减小,荒草植被恢复是控制水土流失有效方式。
3水土保持的有效对策
3.1加大对水土保持工作的监督力度
         加强水土保持监督,提高水土保持效果。一是继续健全有关监管部门,引进更多监测人员,并对相关人员开展科普教育,为水土保持项目的监测提供优质服务。二是抓好相关监测点建设和日常监测工作开展。加强水土流失监测管理,使其达到要求。如工程竣工之后,对水土保持工作方案进行审查,并监督实施。水土保持设备质量不符合要求的,不能够投入工程现场进行使用。相关主体工程竣工验收之后,对水土保持设备进行验收,确保相关设备数量满足相关要求。


3.2将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互结合
         为确保水土保持工作有序完成,相关工程人员可将本工程的施工措施与生物措施精确结合。在水土保持工作之中,可以采用喷灌或植草等措施,稳定该地区的水土。此外,在水土保持工作之中,应建立几个沟渠以辅助管理。这样可以精确地减少边坡被雨水冲刷之后水土流失的发生。在水利建设工程之中,还有几处边坡稳定性较差,对于这些边坡,在处理过程之中可以修建一些隔离沟,可以精确地减少水土流失的发生[1]。与此同时,在进行水土工程建设中还要合理的做好相关土场以及弃渣场的保护,对区域中的坡面进行平整,在合理的状况下还可以在这些地方种植一些植被,可以有效的保护区域中的坡面在受到雨水冲刷后不会造成破坏。弃渣维护的过程中可以找一些石头来进行阻挡。相关的工作人员在处理坡面的时候还要保证坡面的美观性,在坡面上种植以下花花草草。在坡地之上种植花花草草,不仅可以起到保护作用,而且可以提高整个水利工程的美观性。
3.3确保规划设计的深入性,强化后期维护管理
         在工程方案进行规划设计之前,参与设计的人员需要到工程现场做好相关的勘察工作,切实的掌握工程现场的各种状况。尤其是针对于一些小流域,在规划设计的时候更要紧密的结合工程的实际状况,保证设计的图纸能够达到工程实际的需求,同时,在工程末期还要做好维护管理的工作[2]。在工程竣工之前,还需要确定管理人员的职责,保证在工程中有一支素质高、水平高的队伍,严苛监督,避免严重违纪的现象发生。
3.4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的全面性
         水利工程建设应当按照国家标准进行,水土流失防治应当按照水土保持有关部门的要求进行。同时,在治理过程之中,恰当控制水利工程渣场和交通干道,种植绿色植物,提高水土保持能力,恰当控制水土流失形势[3]。在此基础之上,为加大水利工程水土保持力度,政府部门将制定相应的水土保持政策,做好水土保持工作。首先,必须制定综合治理计划,将治理政策和规划结合起来。在实施水利工程建设的同时,有关部门要加强水土保持监督,确保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4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趋势
         做好水土保持工作,能够有效的减少水土流失的状况出现,保证大家在日常生活中的安全[4]。所以在水土流失治理过程中做好水土保持工作起着很关键的作用。例如,利用梯田的方式,不仅能够对土壤的保水能力进行提高,还能够提高土壤的抗洪能力,使得水利工程的使用寿命变得更长。海南省水资源总量为375亿立方米。海南岛水力资源极为丰富,全岛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99.5万千瓦其中可开发利用量77.2万千瓦,占蕴藏量的65%,年发电量可达26亿千瓦小时。海南岛沿海有海湾60多个,潮差-般为1.7米。做好水土保持工作,不仅能够减少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发生,减少了由于自然灾害给人们带来的威胁,对人们的人生安全以及财产安全产生了很大的保证。同时良好的水土保持还能够提高对于水资源的使用率,增加发电量,促进可持续发展。就目前的状况可以看出,水土保持已成为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土壤生态经济能力的关键组成部分,并发挥着关键作用。
结束语:
总而言之,水利工程很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正在加大水利建设的规模,但是大量的水利建设对生态环境会有一定的影响,所以,我们在加大水利建设过程中应该做好相关的水土保持工作,减少由于水利工程建设而产生的水土流失、山体滑坡以及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本文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出发,提出了促进我国水利工程水土保持更好发展的几点建议,以期为我国的水土保持工作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陈城城.水利工程建设中的水土保持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性探究[J].居舍,2019(30):6.
[2]岳磊.水利工程中水土保持工作的探讨[J].门窗,2019(17):209-211.
[3]程冬兵,周蕊.生态水利内涵与水土保持的关系[J].中国水利,2019(08):49-51.
[4]狄正南.水土保持在水利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8(11):46+56.
个人简介:高雨龙,身份证号码:6227271988101520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