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因为种种因素的影响,还存在着一定的风险。为了更好地开展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施工建设工作,施工单位必须进一步分析研究其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并根据施工建设的实际需求,采用科学有效的方式,完善管理模式,最大限度消除或降低风险,从而保证工程项目施工的顺利进行,为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提供更好的服务。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管理;提升策略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不断提升,水利工程建设力度也逐渐增大,水利工程是关系民生的基础工程,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一些比较偏远的地区,由于水利工程建设不到位,导致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用水资源匮乏。所以,加强水利工程建设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提高水利工程质量,必须要加强施工管理,包括安全管理、质量管理,促进水利工程施工质量不断提升。由于我国的水利工程项目逐渐增多,项目规模也逐渐扩大,在施工建设过程中的管理难度也越来越大,往往会因为工程质量监管不到位,技术、材料不过关而导致各种问题出现,甚至出现安全事故。对此,要加强水利工程施工监管,严把质量关,防止有问题的水利工程项目投入使用。
1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工程工期风险
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施工是一个季节性极强的工程,在其开工建设之前,工程人员都会根据实际调研得到的各项数据参数以及需要的施工技术、设备、人员等不同因素,对工程项目施工的时间进行判断,预测工期,并以此为依据与施工单位签订合同。但在实际施工中,因为种种因素的影响,如天气因素、工程量因素、物质供应量以及其他的不确定性因素,会导致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进度出现延误,从而影响到工期。因此,在实际施工之前,水利水电工程必须考虑到各种影响到实际施工的因素,避免出现工期延误的风险。
1.2工程质量风险
对任何一项工程项目建设而言,质量都是其生命线。水利水电项目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基础性设施建设项目,承担着人们用水用电的责任,一旦出现质量问题,会造成极大的社会影响。而这种质量风险最主要的表现就是工程施工的质量未达到施工设计的要求,究其原因,很大一部分是人为因素导致的。如施工单位管理人员为了追求某种利益,违规甚至违法使用不合格的施工材料,或者是不按照方案设计的程序、标准进行施工。此外,施工人员主观存在着麻痹大意思想也是导致质量风险问题的重要因素。一旦存在着这样的情况,就有可能导致水利水工程质量存在风险。
1.3施工成本风险
成本风险一般是指实际的成本超过预算可控的范围。用业界术语讲就是“投资的无底洞”。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就会倒追施工单位存在成本风险,甚至会造成血本无归的现象。导致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出现成本风险的原因有人为因素、自然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三个方面,即与上文的工期和质量风险具有密切的关系。换句话说,如果工程项目的工期和质量存在着风险,就会导致成本风险的出现。
2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策略
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尤其是对于水利工程施工而言,施工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复杂性,在施工现场必须要完成多元化以及多角度配合,才能提高施工水平。水利工程的质量又会直接决定人们以后的生产以及生活用水安全,所以通过严格的监管,才能提高水利工程施工质量。
2.1加强施工设备和材料的监督工作
我因对于施工过程中水利水电的原材料有了更高的标准,比如抗撞击性、化学性质等材料。为了保证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原材料的整体质量,质检单位需严格检查施工单位的原材料是否符合因家标准,一旦出现不符合标准的情况,需要严令禁止原材料运送到施工现场。除了对材料的必要检查外,还需对机械设备进行检测,因为机械设备的资金投入力度大,并且维护工序也过于复杂,所以,管理部门应配置专业的检查仪器和高技术水平的维护队伍,确保机械设备在运作过程中,若发现问题及时有效的解决,并在设备检修过程中,不断总结维修经验。另外,需有专人看管机械设备和原材料,在施工进行时,也应在现场配备专人进行检测工作,为开展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保驾护航,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
2.2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管制度
水利工程施工项目内容多,施工时间跨度长,在施工过程中必须要做好质量监管,定期进行质量与安全检查,确保每一个施工环节都可以满足施工要求。例如在水利工程施工环节,必须要对一些隐蔽工程项目进行严格监控,确保前一个环节施工满足施工要求之后才可以进行下一步施工。施工过程中必须要按照施工图的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并且随时做好工程检测,千万不能将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带入到下一道施工工序中。另外,要随时做好质量检验,每一个施工内容都有相应的施工技术要求,施工完成之后要及时进行验收和检验,确保工程项目满足施工要求,从源头上减少施工质量问题。最后,要形成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建立横向与纵向管理机制,让上级部门与下级部门、同级部门之间保持良好的沟通,及时解决施工过程中的各种质量问题。
2.3使用先进的施工设备
在施工过程中,施工设备是否先进以及利用的效率直接关系到施工的质量和效率。为了保证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施工建设的安全性,施工单位必须积极使用先进的施工设备。为了保证施工设备保持良好的性能,施工单位必须定期检查所有的设备,并制定出良好的管理制度,全面、科学地管理施工设备,避免因管理不当导致设备出现运行问题,影响到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施工建设的质量,导致施工单位遭遇不必要的风险。此外,为了最大限度发挥出施工设备的功效,施工单位还要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培训,并保证每次使用后都做好交接记录,详细描述设备运行的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排除,提升设备的使用效率,保证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施工的安全性,从而提高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4合理控制施工作业进度
首先,在施工作业前,需要因地制宜的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确保施工作业时运作的合理、科学性,把完整的一个项目划分成很多部分,使每个项目都有对应的施工方案;其次,把每天施工作业进度记录下来,实时根据施工现场出现的问题进行管理工作的开展,若施工的进度和方案出现不匹配的现象,需尽快找到问题所在,加之解决;最后,在施工作业之前再次确认,准备工作是否有遗漏的地方,施工管理员需了解施工现场的情况,包括施工时期的天气情况、现场的施工状况等,根据调查结合施工人员的整体情况,进行相应的工作分配,确保施工作业的有序开展。
3结束语
综上所述,水利工程建设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也是保证群众生产生活用水的重要基础设施建设。施工质量控制是提高水利工程施工效益、促进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组建一支高素质、全能型施工管理队伍,完善施工管理体系,加强质量监督管理和安全管理,以提高水利工程项目施工水平。
参考文献:
[1]王俊丹.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创新策略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9(11):234-235.
[2]邵小辉.加强水利工程管理的策略分析[J].大众标准化,2019(16):179-180.
[3]王建英.影响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相关因素和改善策略[J].科技创新导报,2019,16(33):13+15.
[4]王腾.加强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有效策略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9,16(33):171+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