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城乡规划层面落实海绵城市建设的解决方法

发表时间:2020/7/15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2月6期   作者: 刘娅
[导读]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环境污染以及资源浪费问题日益突出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环境污染以及资源浪费问题日益突出,严重阻碍了城市的稳定发展。为了能够提高城市建设效率和建设质量,我国提出海绵城市建设理念,有效改善了城市生态环境和人民生活质量,不仅为城市规划奠定良好基础,也为城市未来发展指明方向。 由此可见,在城乡规划过程中,落实和贯彻海绵城市建设至关重要,因此,本文结合当前城乡规划层面落实海绵城市建设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分析,并针对性提出解决措施,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士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城乡规划;海绵城市;存在问题;解决措施
         1 城乡规划层面落实海绵城市建设的不足之处
         1.1 设计工作缺乏科学性
         想要充分发挥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的作用和价值,需要提前做好设计相关工作。在城乡规划设计过程中,由于设计内容较为广泛,设计步骤较为复杂,因此对设计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要求也相对较高。想要保证设计工作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需要设计人员提前对施工区域展开勘察工作,全面了解当地地质条件和地形情况,从而为设计工作顺利展开奠定良好基础。然而在实际设计工作中,设计人员为了能够提高设计效率,通常仅通过查阅相关资料的方式了解当地信息,并结合自身经验展开设计工作,没有进行实地勘察,导致设计质量与建设需求不符合。尤其针对海绵城市建设中的雨水项目,需要设计人员对施工区域的水文情况、气候条件等全面了解,才能够保证排水设计具有科学性。然而,由于设计人员勘察不到位,对项目判断不充分,严重影响设计质量。
         1.2 土地资源配置不合理
         在城乡规划过程中落实海绵城市建设工作,想要充分保证建设质量和建设效果,需要协调和明确用地情况。然而,结合当前城乡规划实际情况来看,由于海绵城市建设理念涉及范围较为广泛,导致城乡规划环节相应增多,导致其中多个环节存在用地脱节的现象,例如:在城乡规划过程中,绿地建设、道路建设等用地相互脱节,导致海绵建设理念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和价值。与此同时,近年来大部分城乡规划普遍存在重视功能区划分的问题,大范围划分土地范围,并结合划分内容展开规划设计工作。但是在实际设计过程中由于工期有限,设计方会有限考虑用地情况,对市政设施、道路建设等方面的用地缺乏重视,导致设计方面存在误差,最终使土地资源配置缺乏合理性。
         1.3 城乡规划落实存在问题
         城乡规划过程中落实海绵城市建设工作具有周期长、难度大等特点,尤其在园林规划以及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噪音、污染等不良现象,严重影响周边群众的日常生活。长此以往,难免会增加社会群众与城乡规划落实工作之间的矛盾。
         2 城乡规划层面落实海绵城市建设的具体方法
         2.1 保证城乡规划设计具有科学性
         上文提到,由于城乡规划在设计工作中设计人员专业能力不高,综合水平较差,导致设计工作与实际要求严重不符,针对这一问题,需要设计人员从整体角度进行分析,做好功能区协调工作。海绵城市建设理念涉及内容较多,想要充分发挥其作用和价值,需要设计人员在每一阶段设计中都能够融入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同时需要保证各阶段之间的具有关联性和协调性。另外,海绵城市建设需要落实和贯彻生态理念,全面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采取措施防止水害,想要满足这一目标,需要设计人员保证各环节设计具有一致性和协调性,从而为海绵城市建设奠定良好基础。

除此之外,设计人员需要全面了解施工区域的水文情况、气候条件以及地理状况,通过收集相关数据以及实地勘察,科学评价城乡规划中存在的水源、生态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情况展开设计工作,从而为城市规划指明方向。同时,设计人员需要结合海绵城市建设理念树立低影响开发意识,通过分析降雨量做好排水设计工作。不仅如此,还设计人员还需要提高各个设计环节中的配合度,通过全面分析制定明确的用地规划情况,保证城乡规划在实现功能的同时提高土地利用了。只有保证设计工作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才能够促进生态系统持续发展,有效避免水害问题,全面提高城乡规划建设效率和建设水平。
         2.2 在园林绿地建设中融入海绵城市建设理念
         想要在园林绿地建设中发挥海绵城市理念的作用,需要充分做好渗水工作、滞水工作以及蓄水工作。所谓渗水,是指水源自然渗透,通常情况下,人行广场、停车场等区域的地面均是由砂石、沥青等渗透性较强的材料施工的透水地面,利用透水地面能够截流雨水,从而实现生态修复、水源循环使用的目标。同时也可以利用道路留缝或缝隙中的嵌草保证渗水效果。而滞水,则是利用人工建设的生态缓冲带或植草沟等技术,减缓水流速度,延长水流时间。另外,也可以将鹅卵石、透水布等辅装置于排水沟中,达到减缓流速的效果。蓄水则是指消峰调蓄,也就是通过保护没有完全开发的实地或滨水,促进水系统稳定发展,同时也可以结合城乡规划区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布置雨水湿地或者蓄水池,从而收集更多的将水资源,时其能够充分得到利用。
         另外,净水工作和用水工作也是园林绿地建设中的重要工作内容,顾名思义,净水是指水资源自然净化。净化工作需要遵循近处处理原则。只有保证水资源得到净化,才能够保证人工湿地合理利用。在水资源净化过程中,可以采用植物滞水方式展开处理工作,也就是在沈太太缓坡处种植植物,一方面能够拦截污染物,另一方面能够改善水质。用水工作是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在城乡规划中,部分水资源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一旦处理不当将会激化社会群众与城乡规划工作之间的矛盾,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在雨水调蓄装置周围,得到净化的水资源可以作为居民生活用水或灌溉用水。从而全面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除此之外,还需做好排水工作,为了保证排水畅通,需要将河道中的淤泥清除,也可以适当拓宽河道,从而使水系互通,从而提高水生态恢复效率。同时,也可以结合城乡规划区域中管线以及道路网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合理展开改造工作,通过雨水、污水分流管网提高排水效率。也可以结合海绵城市理念建设植被缓冲带,从而减少雨水排放带来的污染。
         2.3 在城乡规划新区和老区落实海绵城市建设理念
         当前,城乡规划过程中,还未大规模展开新区建设,因此在绿地率等方面能够符合海绵城市建设标准,因此,在新区开发和建设过程中,需要全面融入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相关部门需要通过科学、合理的计算方式,确定停车场等区域的土地利用面积,通常情况下,可以通过建设植草沟,使雨水渗入绿地中,从而使地下水得到补充,如果降雨量过大,也可以建立蓄水池,从而提高雨水利用率。在老区建设过程中,由于经过多次开发建设,具有建筑数量多、绿植覆盖率低、地面硬化的特点,想要在这种情况下融入海绵城市建设理念,需要将减少径流系数放在重要位置,例如:可以将传统绿地改造为下沉式绿地。另外,小区可以利用雨水收集罐储存雨水,并对雨水进行统一处理,用于浇灌或保洁等工作。
         3 结 语
         综上所述,城乡生态建设情况与经济发展状况息息相关,为了能够充分发挥海绵城市建设的作用和价值,促进城乡地区稳定发展,需要在城乡规划层面落实海绵城市建设理念。通过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的方式使海绵城市达到平衡。与此同时,在海绵城市建设落实过程中,还要充分利用水资源,避免发生破坏城乡生态平衡,只有严格控制水害,才能够全面提高城乡建设效率和建设水平。

参考文献
[1]孙立,靳林强.城乡规划层面落实海绵城市建设的路径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7(S1):110-113.
[2]郭微;城乡规划层面落实海绵城市建设的路径浅述[J].绿色环保建材,2018(4):68,70.
[3]袁强.城市规划层面落实海绵城市建设的措施分析[J].低碳世界,2017(15):268-26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