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提高有效策略

发表时间:2020/7/15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2月6期   作者: 潘志远1 张上飞2
[导读] 建筑工程是一个周期性项目,整体建设周期比较长

         摘要:建筑工程是一个周期性项目,整体建设周期比较长,投入巨大,涉及到的环节流程多,不同的建筑有不同的质量要求,这就需要建设单位必须从项目整体进行规划,合理调配资金使用,通过可靠全面的监督管理以实现施工过程的安全和施工质量可靠。一般情况下,建设单位要优化建设方案,调配资金安排,确保资金及时合理使用。同时需对各个环节进行科学化管理,通过有效的协调组织,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有力的促进工程项目健康推进。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施工质量;策略
         引言
         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建筑质量要求不断增加,努力提高建筑质量,需要加强工程管理,在施工中实施质量强化措施,保证工程质量符合建设标准。建筑管理部门应给予建筑工程足够的重视,将建筑安全作为重点管理对象,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建筑质量管理制度,依照制度要求施工企业加强施工管理,以便建设出高质量的建筑。
         1建筑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管理的实际意义和目的
         1.1可有效节省资源减少浪费,保证工程稳步开展
         在建筑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建筑材料的浪费情况已逐步受到广泛关注,所以,严格实行节省的做法则显得更有必要,而且,这样也能够让建筑工程的财力需求得到较好满足。将建筑工程管理加以强化,可在材料利用环节达到节省的目的,进而使浪费原材料的情况得到有效减少。一般而言,只要在施工过程中发生材料短缺的现象,那么所节约的材料便可以对此空缺进行有效补充,从而保证工程可以按原计划稳步开展。
         1.2可有效防止工程事故,保证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当前工程事故的频繁出现,已受到社会各个领域的广泛关注。所以,人们对于建筑工程管理也更加关注,因为加强建筑工程管理,可以对工程事故的出现起到较好的遏制作用,而这正是关注民生的实际表现。将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做好,不仅能够让事故的出现概率得到下降,更好的保障施工人员的人身财产安全,也同时也能够让“安全施工”的这一理念得到真正落实。
         1.3可进一步提升工程质量,保证工程目标的顺利实现
         加强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可以为提升工程质量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只要工程质量得到有效保证,那么工程目标也必将会顺利实现。以此让建筑工程以最快的速度竣工验收,并真正在生产生活中投入使用,从而使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得到较好满足。
         2建筑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提高有效策略
         2.1加强施工材料、施工机器管理
         2.1.1控制施工材料质量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所运用到的材料十分丰富,其中包括原材料、半成品、成品以及配料等等,对所有的材料进行检测,检测合格之后才能够运用到施工现场中。在采购材料的过程中就是实施质量控制,选择综合素质较强的材料购买人员,这是保证材料质量的前提,并且购买要选择大型工厂,这样能够有效保证材料质量。值得注意的是规范的材料市场都会配备材料合格证书,但是想要保证材料质量,那么除了这些证书一定还要对材料进行质量检测,不达标的材料不能够运用到施工中。其次,在材料进入到施工现场的过程中要对材料实施保护措施,这样能够避免材料受到其他因素的污染,导致质量出现问题。另外对于材料的储存方面也要格外注重,根据材料的特点,将材料放在合适的储存空间中,确保材料不会发生变质而导致材料质量出现问题,进而导致建筑工程出现问题。


         2.1.2控制机器质量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机器是十分重要的施工设备,同时机器也是决定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如果机器发生问题,那么在运用的过程中就会导致施工发生问题,进而导致工程质量出现问题,还会为建筑工程带来一定的损失。首先,一定要根据施工现场的具体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施工机器设备,这样才能使得机器设备能够更好的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运用。另外一定要注重向相关施工工作人员培训机器设备的运用等等,确保相关施工工作人员能够正确以及合理的运用施工机器。其次,建筑工程施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机器的运用十分频繁,因此,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对机器进行定期检测,及时的发现出现问题的机器设备,进而及时采取有效解决措施解决问题,这样不仅仅能够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还能保证施工效率。另外,还要定期对机器设备进行维修,避免机器出现问题,进而避免工程质量出现问题。最后,在施工现场中一定要重视施工人员对于机器设备的爱护教育,这种情况下能够大大减少机器出现故障。
         2.2日常监督信息化管理
         参建各方通过信息化手段,提高工作效率,实现精细化管理。在政府监督管理方面,监督人员通过监督管理平台,利用移动监督执法APP、接入现场视频、无人机拍摄等方式对工程实现信息化管理。其中,工程检测数据与监督管理平台、诚信评价系统有机结合,实现对异常数据的分析汇总及自动报警提示,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管人员能及时、准确了解现场工程实体质量状况,为现场质量问题及隐患排查工作提供有力保障。同时,检测数据共享也为检测单位诚信综合评价系统评分提供了数据支撑,在规范检测市场竞争规则上发挥重要作用。另外,为强化起重机械(塔吊、人货梯等)的监管,要求施工单位在市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监控系统录入安装、使用、拆卸等信息,现场安装起重机械设备自动监控设备以及操作人员人脸识别考勤系统,以便监督人员对工地施工安全进行监控。
         2.3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
         在对建筑工程进行信息化管理时,需要完善的信息化基础设施的支持,因而需要将基础设施建设看作是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关键内容。在进行具体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时,政府监督管理部门及工程各方主体需组建专门的信息化管理机构,并搭建专门的信息化管理部门。在信息化管理设施的布设方面,则要从网络环境、设备提供等方面予以全面支持,即要形成高效率的网络传播环境,并布设计算机设备,同时要开发与本工程管理需求相适应的信息化集成管理系统,并在专业的管理软件的支持下,实现对管理系统的升级,确保管理系统能够更好地为工程建设服务。
         2.4提高施工人员与管理人员综合素质
         ①要对施工和管理的工作人员进行审核,严格要求工作人员的质量,只有掌握专业知识、工作经验足的人才能得以录用,好满足工程施工与管理的需求。②要根据施工需求,不断提升施工人员与管理人员的工作质量。施工人员应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在建筑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高新的科学技术和高效理论,需要专业的知识进行理解和运用,也要把握好现代机械设备的操作;管理人员要加强管理知识的培训,思想要跟上时代发展,培训专业管理技能。③为提高建筑工程工作的积极性,要奖罚分明,鼓励好的上进的员工,对做错的员工应及时批评指正,就起了监督的作用,降低了建筑工程质量的危险度,能够引起工作人员的重视,促进工作人员的认真程度,提高了工程项目的质量,推动工程项目进程。
         结语
         强化建筑项目工程管理及质量控制,能够保证企业健康发展,使企业立于不败,企业要根据自身发展,不断解决不足,通过健全管理体系有效落实管理责任,强化流程控制与监管,以此,不断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慧.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江西建材,2017(14):288.
         [2]张闯.加强建筑工程管理及提升建筑工程质量[J].建材与装饰,2017(52):146-147.
         [3]刘文涛.试论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J].山东工业技术,2018(14):13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