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房屋建筑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的措施论述

发表时间:2020/7/15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2月6期   作者:杜升茂
[导读]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建筑行业也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建筑行业也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而人们对居住环境、居住质量提出了更好的要求,需要建筑企业不断提升工程建设质量。房屋建筑施工质量与工程管理之间具有密切关系,其房屋建筑工程管理涉及的内容比较多,具体包括工程设计、工程施工以及验收等,需要在工程管理的基础上,强化房屋建筑的施工质量。不过,房屋建筑工程管理与施工中存在较多问题,主要是缺少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在实际建筑施工过程中未做好精细化管理、监督、验收工作;部分施工人员专业技能偏低,缺乏工程质量意识;房屋建造缺乏科学的结构设计,对总体施工质量造成不良影响。因此,为了有效改善该种状况,做好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以“精心组织、科学施工、质量为本”为全新理念,构建和谐企业靠科学管理打造精品工程,需要依据房屋建造实际情况,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要求施工原材料必须符合建筑工程建造要求;不断加强房屋建筑工程的监管力度,提升施工人员、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最终促进施工质量的提高。本次研究对建筑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提升施工质量的对策。
         关键词:房屋建筑;工程管理;施工质量
一.影响房屋建筑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的因素
(一)缺乏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
         在市场经济作用下建筑行业得到快速发展,更好的满足了人们的居住需求。不过,多数房屋建筑工程缺乏比较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严重影响了房屋建筑施工质量。多数企业在实际工程建设中过度追求施工进度,忽视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总体施工管理效果差[1]。由于施工现场监督不到位,现场施工人员在原材料使用、施工建设时不按照标准进行,造成多种施工问题出现,最终造成施工质量不达标。并且施工现场的安全标志物摆放不合理,为施工人员带来安全隐患。
(二)缺乏工程质量意识
          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人员、管理人员缺乏工程质量意识,不利于施工质量、施工管理效果的提高。施工管理人员包括项目管理人员、部门管理人员以及监督管理人员,在各个管理岗位中占据重要地位。不过,多数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偏低,责任意识差、管理意识淡薄,在实际管理工作中未对施工材料、施工人员等合理划分,总体管理效果比较差,对施工质量造成不良影响[2]。而施工人员主要是专业技能不足、安全意识差,施工人员录用后未对其进行针对性培训,导致施工人员对施工现场、施工要点以及施工要求掌握不够,部分施工人员责任意识不强,不能够认真对待工作,忽视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未能做到发现问题及时上报,施工进度与施工质量不成正比,影响后期房屋居住安全。
二.提高房屋建筑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的对策
(一)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
          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是房屋建筑工程管理的基础,是提升施工质量的保证。在为建设工程制定管理制度时,需要与企业房屋建筑实际情况相结合,依据房屋建筑需求创建。而后期实际工程管理需要严格按照制度执行,并为其设置专门的管理部门,确保制度实施效果[3]。另外,施工管理制度涉及建筑工程分工,要求施工责任到个人,在出现施工问题时可以直接找责任人。该种责任分工制可以有效避免施工人员、管理人员互相之间推卸责任,对提升施工质量具有积极作用。此外,施工管理人员需要做好机械设备保养工作,详细记录设备维修时间,真正做到定时检查、维护,避免机械在正常使用中出现故障,影响施工进度。


(二)加强施工原材料管理
          施工原材料对施工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建筑企业加强施工原材料的管理。首先,需要对施工场地建筑材料需求类型、型号等进行评估,随后选择建筑材料生产信誉比较好的企业进行购买。原材料质量必须符合国家监管要求,具备质量合格证书[4]。避免出现建筑材料购买贪图小便宜,选择价格低廉的“三无”产品,对总体施工质量造成不良影响。其次,施工材料的质量要与采购价格相符合,可以一次购买多种类、多数量的材料,从而以比较优惠的价格完成材料采购。还需要对原材料生产方的规模、生产年限等进行审查,防止出现材料供应短缺状况,影响建筑施工进度。再次,原材料存放也必须符合要求,对原材料进行分型,对不同原材料采取不同方式的存放[5]。保证存放温度、湿度适宜,防止湿度过高,施工材料出现腐蚀状况,影响后期使用质量。此外,施工人员使用原材料必须按照使用原则,依据施工需要合理采取原材料,避免采过多材料,造成材料浪费状况,增加建筑建造成本。
(三)强化房屋建筑工程监管力度
          建筑工程监管力度与施工质量之间具有密切关系,为了加强房屋建筑管理与施工质量,需要不断强化房屋建筑工程的监管力度。目前,在房屋建筑工程建设中,建设单位、承包单位均属于两个比较独立的个体,两者之间联系不够密切,建设单位无法在第一时间获取施工现场状况,对施工现场出现的问题了解度低,不利于施工质量的提高。因此,为了改变该种状况,需要建设单位安排专人到施工现场进行监督,若施工现场具有不规范、不合理地方需要及时提出,并依据现场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干预对策。此外, 建设单位还可以安排第三方监管机构对施工现场进行监督管理,主要负责施工现场协调、沟通以及监督工作,真正做到施工与监管同时进行,对于施工现场出现的问题共同探讨出合理的解决对策,最终促进施工管理与质量的提升。
(三)加强人员队伍建设
           施工管理人员、施工人员素质直接影响施工质量,需要建筑企业不断加强人员队伍建设,聘用综合素质较高的工作人员。在招聘房屋建筑工程管理人员时需要适当提高招收门槛,对其学历、专业以及工作年限进行硬性要求,在完成录用后,需要对其设置为期3个月的实习期,在此期间若无异常状况出现,方可正式录用。通过提升工程管理人员素质,促进管理质量的提高,为企业创立良好的形象。此外,还需要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通过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素质、专业技能以及安全意识,促进施工质量的提升。另外,市场环境对施工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施工人员要求也随之增高。需要政府、建筑施工单位对常用施工要点、注意事项等制定详细的培训课程,从而使施工技术更好的满足人们对房屋居住需求。
结束语:根据上文所述可知,房屋建筑工程的管理质量与施工质量具有密切关系,也直接影响建筑企业形象。施工质量受管理质量、机械设备、施工人员以及施工环境影响,因此为了有效提高施工质量需要不断提高施工人员素质,加强施工原材料管理,加强房屋建筑监管力度,最终促进施工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李佳洲,王营通.试论如何提高房屋建筑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J].四川水泥,2020(03):206.
[2]江魁,吴东起,张慧梅.绿色节能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地产,2019(21):116.
[3]贾野,唐香辉,陈秋生.房屋建筑工程管理与施工技术研究[J].居舍,2019(26):124.
[4]任新念,王小云,袁梓淞,鞠骢,孟奎.试析房建工程管理及施工质控对策[J].门窗,2019(13):158+160.
[5]王磊. 强化房屋建筑工程管理的措施分析[C]. 《建筑科技与管理》组委会.2018年9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建筑科技与管理》组委会:北京恒盛博雅国际文化交流中心,2018:139-14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