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建筑行业也在不断进步,人们在追求舒适度的同时也更加注重房屋的质量。在目前我国的建筑工程中,钢筋混凝土结构是最常见的建筑形式之一,它相比较于砖混结构来说,整体受力更加均匀,因此结构更加结实牢固,抗震性能更加好,此外,它的表面更加平滑,使得房屋整体比较美观。但是,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由于建筑工程面积大、时间长,容易受到天气、地形和社会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必须不断提高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管理控制。本文对土建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运用的意义做出了阐述,并进一步对建筑工程中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实际运用和要点做出深入分析,望能为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土建;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
1.土建钢筋混凝土的结构概述
1.1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原理
钢筋混凝土结构指的是由钢筋增强的混凝土制成的建筑结构,它承重的主要构件是由钢筋混凝土制成的。钢筋混凝土的雏形是在20世纪由欧洲人发明的,之后不断进行改良。
混凝土是按照一定的比例,将石子、砂子、胶凝材料水泥、水以及外加剂等搅拌融合而制成的,它在凝固之后十分坚硬,并且具有很好的受压能力。但是混凝土的抗拉防震能力较差,容易因受到外部的拉力而断裂,因此人们会按照比例在混凝土的特定部位中加入一定的钢筋,这样混凝土的抗拉防震能力就会大大增强,这就是钢筋混凝土。
1.2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特点
钢筋混凝土结构兼具了混凝土的承压能力和钢筋的承拉能力,整体受力更加均匀,因此结构更加结实牢固,抗震性能更加好,并且钢筋混凝土材质的耐久性和防火性都十分好,并且成本低廉,获取方便,此外,它的表面更加平滑,使得房屋整体比较美观。
但是除了以上优点,钢筋混凝土结构也存在许多缺点。钢筋混凝土的重度很大,
它的重力密度大约是25kN/m^3,相比起砖块和木制的重度更大。并且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裂性能很差,混凝土自身不具备抗拉能力,在使用过程中很容易会出现裂缝,虽然这并不一定会造成建筑结构崩塌,但是裂缝的存在不仅会影响美观,还会使得用户心中产生不安全感。此外,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材质较脆,并且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强度等级越高,脆度越大。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知,钢筋混凝土结构既有优点也有缺点,目前人们对于钢筋混凝土的研究还在不断进行中,许多缺陷也有了改良的方法,因此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可行性还是很高的。
2.建筑工程中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运用的意义
钢筋混凝土结构比普通的结构更加耐用,对于建筑行业的发展具有很大的意义,它具有以下六个优点:第一,材料获取方便,价格低。钢筋混凝土的主要原料是沙子、石子和水,这些材料都十分常见,在施工场地附近获取十分便利,并且价格十分低廉。第二,可以节约钢材,降低成本。之前的建筑工程中会运用到大量的钢材,而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压防震能力强,对钢材具有可替代性,因此可以节约大量钢材。第三,耐久性和耐火性良好。混凝土对于钢筋具有很强的保护作用,可以使得钢筋不容易生锈从而使得耐久性良好。此外,钢筋混凝土相比起木制结构来说抵挡火灾能力强,遇火不会燃烧,也不会在高温下软化,因此耐火性良好。第四,钢筋混凝土结构具有较强的可模性,它可以根据人的需要,在浇捣之下改造成任何形状。第五,能够确保结构节点有正确可靠的锚固,从而增强建筑结构整体的稳定性。第六,钢筋混凝土自身的强度很大,把它运用在施工中能够确保工程结构施工质量达标,从而推进工程的进展。
3.建筑工程中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实际运用及要点的分析
3.1要选用合适的钢筋混凝土材料
原料对于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它关系到建筑的整体质量,因此在选用材料时一定要慎重。混凝土是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主要原料之一,它的主要成分是水泥,施工队伍要不断加强对采购部门的监管,确保水泥是从质量达标的厂商采购的,并且要在选购水泥中严格筛选水泥质量,从而减少墙体出现裂缝等情况的出现,增强建筑物的安全性。砂子和石子是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另一主要材料,它们的质量也会影响到建筑结构的整体质量以及稳定性。在选购材料时,要根据工程的种类和所需的建筑强度挑选含水量、强度等不同的砂子和石子,同时要注意砂子和石子的质量,避免选购掺杂过多杂质的材料,保证建筑结构的强度和质量达到要求,从而确保使用的安全性。
3.2加强对施工过程的协调管理
管理系统对于建筑工程的开展是极为重要的,任何一个决策的改变都会影响整个工程的进度,因此要想使工程可以在预设下保质保量地完成,就必须建立一套完备的管理体系,进而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保证行动实施的规范性,做到从上到下、从外部到自身都齐心协力。在施工之前,要对施工方案的制定进行监管,保证方案的制定是在现有资金和材料的支撑下,充分地考虑了当地的地质条件、经济条件和周边住民等因素,并且工程规模和布局的合理性等达到了相关标准。在施工的过程中,要保证行政和管理相分离,要对来往的人员物资进行登记,对每一笔资金的走向进行监管,不仅能够防止贪污受贿等行为的出现,还能保证人员物资调动和工程进展的透明性,在发生意外事故时能够做到及时应对。此外,要对每一个施工环节都要进行视察,按照政府下发的有关文件进行严格考核。
3.3加强对混凝土浇筑的养护修复
对于整个工程而言,混凝土浇筑之后的养护修复也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但是这也是常常被忽略的一个环节。混凝土由于其物理特性,在使用时经常容易出现裂隙,环境因素是影响混凝土是否出现裂痕以及裂痕出现的大小的最直接的因素,水分和温度会影响混凝土的状态。混凝土内部的水分会随着环境空气中的水分的变化而变化,当环境中的水分含量增加时,混凝土裂痕逐渐缩小,与之相反,当环境中的水分含量减少时,混凝土裂痕逐渐扩大。当环境温度逐渐升高时,混凝土裂痕变窄;当混凝土温度逐渐降低时,混凝土裂痕变宽。当混凝土与环境一致时,温度湿度变化停止,混凝土的裂痕也将停止,然而如果之后环境的温度和湿度再次改变,混凝土裂痕也会随它再次变化。除此之外,倘若内部的钢筋与两端对它自身的拉应力给予了约束,也会促使收缩裂痕的产生。如果不注重后期的养护修复,很容易错过解决施工问题的最佳时间,导致后期会出现各种问题,影响建筑工程的稳定性。因此,施工队伍要注重工程的质量检查,对于出现的问题及时弥补,并吸取经验教训,避免在下一次工程中出现同样的错误,从而促进建筑行业的发展。
4.总结语
总而言之,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对于建筑工程是极为重要的,它关系到房屋的整体质量,如果出现问题不仅会影响到整体工程,甚至还会形成安全隐患,因此,必须对建筑工作进行不断加强。在开展土建项目施工之前,一定要先要充分考虑当地的地质条件、经济条件和周边居民等因素,在现有资金和材料下制定科学的施工方案,同时要完善施工的质量管理体系,及时改变旧有的管理体系,采用新型管理模式,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此外,要对之前的施工中出现的错误进行总结,积累经验,吸取教训,避免在下一次施工中出现同样的错误。最重要的是,要注重对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探索,只有不断提高技术,才能真正地促进我国土建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大龙.浅析土建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J].全面腐蚀控制,2018,32(06):34-35.
[2]倪优誉.土建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探析[J].门窗,2017(10):107.
[3]郭鑫瑞. 高层建筑土建施工技术要点分析[C]. 《建筑科技与管理》组委会.2014年2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建筑科技与管理》组委会:北京恒盛博雅国际文化交流中心,2014:4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