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土建工程中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

发表时间:2020/7/15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2月6期   作者:吴昌起
[导读] 伴随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土建工程正向着规模更大、质量更高的发展目标迈进

        
         摘要:伴随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土建工程正向着规模更大、质量更高的发展目标迈进。混凝土是现代土建工程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筑物结构中不可或缺的建筑材料,混凝土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安全性能。因此在施工中必须对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有足够的重视,加强对于混凝土质量的控制意识,通过采用科学合理的技术方式对混凝土进行施工,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
         关键词: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
        
         1、土建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企业还应明确认识到混凝土质量控制工作对于提升土建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意义。这是由于,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建筑行业的进步幅度也较大,而建筑行业间的竞争也不可避免的不断加剧。在这种大环境下,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途径就是说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竞争能力。而混凝土是当前土建工程施工中使用较为普遍的一种材料,其质量对于土建工程质量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因此,加强混凝土质量控制力度,就能够为提升土建工程整体质量奠定良好基础。与此同时,企业通过加强混凝土质量控制力度,还能够避免因混凝土质量不达标而出现返工现象,也就有助于企业的如期完工,也就能够避免因工期延误而给企业带来经济损失,也就为企业良好形象的树立提供助力。最后,企业通过加强混凝土质量控制,还能够实现对混凝土施工全过程的有效控制,也就有助于企业实现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提升,这就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
         2、土建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性质特征
         2.1和易性特征
         和易性是混凝土最主要的特征,这也是混凝土的工作性,这一性质指的是在具体的施工环境中,施工人员可以通过采用相应的举措对混凝土的密实度和均匀度进行适当化的调整,这样就能让混凝土拌合物在具体操作上变得更加简单化。所以,和易性是检测混凝土质量的重要性指标,具体可以分为粘聚性、流动性和保水性三种。
         2.2力学特征
         混凝土具有相应的力学特征,指的是混凝土在硬化后具有相应的力学性能,这样混凝土的强度就能在抵抗和在量化能中被具体地反映出来。同时,混凝土的强度指标作为施工人员选用混凝土的重要指标,通常包含了抗拉性、抗压性以及抗弯性和抗折性等。
         2.3变形特征
         混凝土具有变形特征,可以分为荷载作用和非荷载租用两种。一般地,因为非荷载作用而造成的混凝土变形,指的是常见的干湿变形、化学反应出现收缩以及因为温度变化出现的变形等。这需要注意的是,混凝土中混合料中的水泥过多将会引发混凝土内部容易出现化学收缩变化,这样就出现混凝土硬化后出现细微裂缝,这样就不能保证混凝土的质量。
         2.4耐久性特征
         最后,混凝土还有耐久性的特征。主要指的是混凝土工程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对外界环境具有的抵抗能力,使得混凝土自身的强度和外观能否保持在一个较好的状态下,一般可以分为抗冻性、抗渗性和抗蚀性三种。
         3、土建工程中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3.1加强混凝土的强度
         使用时间是体现建筑物总质量的最好凭证,对于土建工程来说,稳定也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标准,特别是在高层的土建工程的建筑中,所以,为提高土建工程的稳定性,施工人员必须要结合实际情况,将施工的地理管理做出判断,对建筑工程的强度做出合理的设计,地基竣工后的承载力必须达到设计标准。但是大多数的实际施工中,这个值并不符合建筑的需求,因此,建筑的企业就要及时对相关的部门做出反应,将这种情况真情的说出,让有关单位进行调整,通过这种方法达到节约单方混凝土的目的,让水泥水化的热度有明显的降低。

与此同时,施工人员还要有意识的对建筑中的混凝土应力、抗压及进行计算,如果收缩的应力大于混凝土抗拉强度的话,就要及时的调整相关设计值,降低水化热度,将混凝土的内外温度进行合理控制,通过这种方法来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强度。
         3.2加强施工材料的选取
         施工材料是保证施工质量的关键,必须要注意控制施工的材料,原材料在被选为建筑使用材料时,必须要在经过质量检测后,只有针对这些规定,符合标准的材料,才能确保建筑的质量不出现偏差,因为如果混凝土出现存在有毒有害物质的话,就会导致在后续的水泥施工中,水化的反应出现问题,对混凝土的强度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另外,它还会减小混凝土和骨料之间的粘合性,最为严重的就是,有毒有害的物质还会与建筑中的水泥产生一系列的化学变化,让物质发生膨胀的现象,所以,加强对施工材料的选取,对施工材料进行质量检测,对于确保建筑工程质量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比如,加强对外加剂进行控制,在施工之前,对混凝土开展一系列有关混凝土强度影响的实验,根据实验的结果判断,当然,外加剂自身的质量必须要把好关,要按照工程实际需要的量,选择性能最好的外加剂。
         3.3混凝土浇筑控制
         在土建工程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保持能够达到很好的均匀效果以及密实性,因此在浇筑的过程中要尽量保证连续进行,如果有特殊情况再进行停歇,这个时间也要尽量缩短。在完成上一层混凝土凝结之前,下个层次的混凝土必要进行完成,如果完不成,那么就需要设置上施工缝。在混凝土浇筑中,一般都需要应用到分层浇筑的方式,通过对于振捣器的震动力以及长短来实现厚度的控制,独有混凝土的浇筑量也要同时进行考虑。浇筑混凝土中为了保证厚度,在钢筋设置中要避免发生踩踏情况,移动预埋件或者是预留洞。混凝土泵送中,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冲击力,对侧方向上的模板产生一定的压力,因此浇筑过程中要保证模板的强度和稳定性,浇筑中注意遵循由远及近顺序,在各个系统均顺利运转之后,再以正常速度泵送。保证混凝土浇筑的整体性。
         3.4模板的质量控制
         模板作为钢筋混凝土工程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关于混凝土构件的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效果。在本工程中,不管是楼板,还是框架梁、柱的模板拆装,均是严格按照模板拆装流程进行的。而为了非常好的控制模板工程的质量,工程提早备足了满足流水作业的模板数量,并且每块模板都进行了垂直度、平整度以及刚度的查看,保证每块模板都处于规划请求中的方位。在模板工程中,还需求格外重视模板的拆除,要保证构件强度到达规范请求后,才能拆除梁板底模。如因工程进度等因素需求提早拆除的,应坚持进行试拆模,由监理单位承认不影响混凝土构件外观、质量等前提下方可拆除。这样一方面保证了工程质量,另一方面也保证了施工人员的安全。
         3.5混凝土的养护
         在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后期养护工作中,应制定一套规范的养护流程,明确规定养护工作的开展顺序和具体内容,为后期养护工作提供执行依据,在具体的养护方面应将控制混凝土的湿度和温度作为重点内容,首先是初期浇筑工作完成之后,应立即进行养护,尽可能的缩短混凝土表面暴露在空气中的时间,通过选用合适的材料进行覆盖来保证混凝土中的水泥得到充分水化,以此来提升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的季节和气候,后期养护工作的要求和重点存在差异,所以后期养护工作需要进行灵活变通。
         结束语
         土建工程中混凝土质量好坏会直接性的影响到建筑的安全、造价以及耐久性等,因此在实际的工程施工过程中我们必须对应用的混凝土质量有足够性的重视,以促进我国混凝土结构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玉山.浅谈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10):173-174.
         [2]李源.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J].居舍,2019(11):135.
         [3]阳世龙.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质量控制分析[J].四川水泥,2019(04):23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