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风景园林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发表时间:2020/7/15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2月6期   作者:吴凤玲
[导读] 自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城市的发展模式从最初简单的对外扩张

         摘  要:自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城市的发展模式从最初简单的对外扩张,逐步发展为由外向里的资源集中与强化,与此同时,环境保护的呼声也越发高涨,在此背景之下,城市景观规划也随之发生变革。为了促进我国景观规划高效率,高基准,低污染的完成规划预期目标,本文从风景园林规划中的施工管理方面出发,对施工管理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以期可以寻找到合适的解决对策,从而为我国园林规划施工提出一些参考性的意见,促进我国景观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风景园林;施工管理;对策
前言:
         现阶段,城市规划的指标越来越严格,城市建设过程中的问题越来越复杂,随之导致规划先行之后城市建设和城市绿化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如今景观绿化不仅要求要结合城市上位规划,还要求具有合理性、经济性、实用性、美观性,但是,常常一个景观规划做好之后,却会因施工的复杂性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导致景观实际与规划相差甚远,各项指标都不达标,这些原因不仅仅只是因为材料、方案、预算等。本文将对景观施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这些问题一一梳理,并试着找到解决的对策与方案,对于比较困难的方案,建议性的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与补救措施,最大限度的节约物力、人力、资源。并保证景观的完整性与美观性。
1.概述
1.1风景园林施工的重要性
         风景园林主要是指在以维护生态、提高人居环境、亮化城市色彩为目标的前提下,对环境的改造、提升、美化过程。在风景园林建设的流程中,首先由具有资质的景观院所对当地的地形、环境、地质等进行初步的勘察,并在收集资料的基础上进行景观方面的设计与规划,把规划好的方案交由委托单位进行评审筛查,方案通过国家相关政策规定的各项指标并被委托方采纳之后再交由施工单位进行施工管理,委托单位进行监督审查。每一个环节都在一定的范畴上决定着景观建设后的成果效益。而设计主要决定着方案的合理性、可行性、合法性,施工管理则决定着景观建设过程中的工程的质量、工程预算等。
1.2景观施工过程中的管理制度
         依据我国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城市园林绿化资质标准》,城市总规一旦生效,具有法律效率,任何建设活动都必须依此执行,不得擅自更改、调整建设用地指标,但在景观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调整绿地,占用非建设用地擅自扩大建设范围的情况。在施工管理方面,项目负责人、施工负责人、工程总监负责工程质量的监管,把控施工过程的方向,工人、工头负责施工,工程造价师负责工程的预算、设计师负责工程的具体施工方案,每一环节都有专人负责,实现对景观施工的层级管理制,严格把控施工进行,避免出现施工与设计规划对接不上、违规施工的情况。
2.景观工程管理中常见的问题
2.1施工队伍缺乏专业素养
         景观施工不同于建筑施工,对技术含量要求较低,景观施工要求施工人员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和美学素养,在景观规划师设计的规划中,景观树种,小品间距,景观样式,美学思想、设计理念、景观主题等都有详细的要求,每一个案例都不相同,很难找到可以参考的施工案例,而很多施工人员都对景观设计的专业知识比较缺乏,对景观工程理解不深刻,不到位,例如不能把控树形、树的合理间距、高低搭配,铺砖的质地、搭配、风格等,贸然开工,在没有理解设计方案的前提下很难做出与规划设计的景观具有相同风格、相同设计理念的景观,甚至可能会和设计师的理念相去甚远。
2.2管理体系欠缺
         景观施工中拥有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但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却会因各种原因导致管理环节方面的缺失,如监管制度的不完善、工程的体制不健全、队伍的规章制度不完善,这些管理环节的缺失会导致施工过程中产生混乱,影响了施工的质量。另一方面,在景观的改造提升之后,因缺乏相应的管理制度使景观得不到应有的维护,不能长时间保质保量,随着时间的推移偏离了当初的设计效果,很大程度上破坏了景观的完整美观性。应该健全施工管理制度,严格把控施工的每一项环节,每个负责人都要尽到自己的指责,确保施工的有序高效进行。建立景观维护机制,在建造的过程中做到不对环境的破坏。及时有效与上下级环节和负责人进行反馈沟通,确保施工的每一环节可以无缝对接,使工程成果与最初设计方案相一致。


2.3施工工序混乱
         风景园林的施工同建筑施工一样,都有拥有复杂性、系统性、有序性。在建筑施工中,每一道环节都有各自的顺序,先打地基再拧钢筋再盖楼,景观施工过程同样如此,但在实际的操作施工过程中,会出现设计项目比较多,参与建设的单位也比较多的情况,从而导致如下的问题,例如建筑公司的单位先建造好了亭子、建筑、景观施工中却发现建筑占用了原先规划好的绿地、植被、花坛,再如建设过程中建筑为了运输方便机械出入,铺设了水泥路或机械来回出入已经夯实了土地,后期景观施工却又需要再重新翻新土地,拆除道路,甚至远距离运输土方。
3.景观施工管理过程中的安全问题
         任何工程项目,都必须坚持“安全第一”的口号,项目负责人应该健全管理责任制、安全施工管理体系,把施工安全落实到每一个人身上,保证目标按时、按质的完成。
3.1工程安全
         施工工程要保证安全,要根据景观施工过程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安全规范、监管条例、规章制度、责任制度、检查制度、施工指标、职责权限、控制程序、控制目标等,采取合适的施工方式,可靠的技术措施,消除安全隐患,避免事故的发生,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
3.2项目安全
         施工过程中,不仅要保证建设对接,还需要不保证项目在各环节的对接工作,确保工程手续的申请不违反城乡规划法等各种相关城乡规划法律法规,一切按法定程序走,在项目审批方面做到证书合法齐全,成本预算方面做到预算精确合理,资源配置合理,保证预算资金充足,避免工程实施建设不会因为手续证件问题,造成重大失误,延误工期。
4.景观施工管理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案
4.1完善施工管理体系
          针对景观施工过程中管理环节缺失问题,应该完善管理体制,完善施工过程中的监管机制、规章制度等各项管理制度,确保每一管理环节可以与上级对接,落实每一岗位都有掌握相应专业知识的管理人员,落实工作人员责任制,做到每一块砖都有专人负责。
4.2提高施工管理人员专业素养
          针对施工人员缺乏景观相关专业知识,管理人员缺乏相关管理专业素养的情况,需要提高施工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在施工开始之前对队伍从管理阶层到工作阶层进行培训,并且在从事专业性施工的岗位,要求施工人员拥有专业资格证,持证上岗。
4.3确保景观工程安全
    确保景观施工安全,要从两个方面出发,一方面是在施工过程中的技术安全,做到技术保障,建立质量检测指标,建立控制程序、控制指标等,要从安全生产,避免工程事故的角度出发,消除安全隐患,推进项目建设。另一方面是项目角度方面,工程需要合理、合法的走法定程序,保证施工手续证书齐全,确保工程不会因为审批流程的问题暂停,影响项目推进,从而确保景观按期完成。
4.4加强后期景观护理
          加强后期景观护理工作,监测土壤情况,水源情况,对土壤的酸碱度、透水透气性、水体的酸碱度、污染情况等各个方面进行指标监测管控,如若发生超标情况,要对土壤水体进行翻新、翻挖、更换、治理、清洁等,对各类景观植物进行护理跟踪,排除病虫害、定期修剪,延长景观的使用寿命。对石砖、铺装、景观小品、山石建筑等进行定期检查维护修理,保证景观建成之后在比较长的时间内与方案保持一致。
5.结束语
         风景园林的施工不同于其他工程,它不仅拥有其他工程施工的特点,还强调工程的美观性、适用性、经济性,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在施工过程中,一定不仅仅只有上述问题,这就要具有较强的专业素养和解决方案的能力,随机应变。从而创造出美丽的景观,为城市添一道色彩。
参考文献:
[1]符永吉.公路路基路面施工问题及对策 [J].科技致富向导 ,2014,23:291
[2]缑相斌.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中常见问题及对策建议[J].环境与生活 ,2014,14:167
[3]黄如稻.风景园林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低碳世界,2016,(30):248-249
[4]时培玲.探讨风景园林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民营科技,2017,(5):9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