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市政道路作用不光充分体现交通运输功能,还可以美化环境。为充分发挥市政道路在城市建设中的积极作用,需要从各个角度出发,分析市政道路工程设计管理问题,让市政道路发挥长期有效的作用。本文分析城市道路设计的方法和思路,提出了对于现代城市道路设计的心得体会。
关键词:城市道路;设计;特色;景观
前言:
经济发展的日新月异和城市进程的一日千里,要求城市道路设计的方法和思路必须与时俱进。现代化的城市道路设计思维和理念,应当以提升城市整体功能性建设为根本,同时还应当恪守“人本主义”思想着力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1、道路交通工程设计合理性
道路交通工程设计主要是在城市现有的规划设计成果和成功设计案例的基础上,通过设计人员综合性的运用其建筑领域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对城市道路交通系统及其设施设备在空间加以优化和完善,使道路交通更加顺畅,更加高效,更加人性化的过程。在选择市政道路的时候,也就是道路由哪经过哪里,终点到哪个城市,主要考虑土层和地质情况,这些对施工造价有很大影响,如果道路选择不合理,很容易导致最终的预算资金偏高。在道路工程中,项目的体积,总面积,整体的设计结构形式,最终的设计标准,以及主材量等进行预估算的时候,都应该合理的参考类似的工程进行计量,经过严格的复核后才能确定,但是直接搬用是坚决予以避免的,不仅施工的环境、土质不同,而且还有一些其他因素的影响。同时,为了解决机动车通行的要求,许多城市没有经过规划就将机动车道拓宽,将机动车的道数增加到六条、八条甚至更多,解决机动车的通行问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道路拥堵的问题。道路交通工程设计应当着眼于道路工程的交通性和生活性两大方面,使其充分体现现代城市道路设计的思路和理念。(1)交通性道路设计和生活性街道设计。对于交通性道路设计而言,设计者应当以车辆行驶便利为宗旨,在道路附属设施设计方面力求简洁大方,强调其功能性。(2)设计人员在进行交通性道路设计时,务必对交通标志等标识给予合理的提醒,以保证驾驶员在路面行驶过程中能够及时预知前方路段状况和行车要求。设计者的总体思路应当以控制车辆行驶速度和方便周边居民出行活动的便民主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2、道路特色设计
作为城市时空相连的纽带,现代化的城市道路设计应当以带动和激活城市社会属性、经济属性和生态属性的“三位一体发展”为己任。因此,进行新时期下城市道路设计理念和思维的创新性探讨,势在必行。特色设计是现代城市道路设计的第一位理念。城市道路特色设计应包含整座城市的特有风格,使其具有地标性建筑的意味。城市特色设计蕴含极强的文化色彩,设计者还应当使城市道路设计从该角度体现出城市的历史底蕴,使整座城市充满厚重的历史积淀。同时,城市道路的规划设计应当是集各种功能于一体,充分彰显城市的可生活性、可游历性、可观赏性、可娱乐性、可学习性等等。总之,现代城市道路设计的理念应当涵盖上述诸多方面的功能和用途,只有这样的城市 道路设计理念才会真正的深入人们内心。
3、道路线形设计视阈
道路线形不但对车辆行驶速度影响重大,而且对行车安全性和行车舒适度也意义非凡。因此,道路设计领域对常规道路线形设计规范制定了一系列严格周密的参数。
3.1道路线形设计要求设计人员综合考虑平面线形的各种组合因素,合理有效的将每一种具体化的线形元素进行巧妙的排列组合,形成真正意义上安全、舒适、经济、节能的道路线形。
3.2道路线形设计常要求设计者附带考虑城市整体的生态和自然环境要求,将道路线形和沿路两侧的自然生态景观有效结合,形成安全迅捷、景色宜人的合理道路线形。
3.3从道路线形设计反观其对整体道路工程的影响,圆弧曲线设计方案确实要略胜过单一直线设计方案一筹,探究其根源就在于圆弧形可以消除司机驾驶车辆的疲劳感和单调感,增强道路交通的安全性。需要强调的是,曲线结构能够承载更多的道路景观设计元素,容纳更多的自然、人文、的审美感受,令道路交通设计方案更生动,更富有韵味。
4、道路横断面设计
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应本着提升城市道路安全,改善城市市容景观,体现人文主义关怀情结,展现城市整体设计风貌的构思理念来布局整个思路。由于行人的行走速度和非机动车的行驶速度相差很大,彼此的干扰还是很大的,雨天非机动车车道行驶起来,车轮容易打滑,易造成摔倒的情况,所以很多非机动车道还是行驶在机动车道上,其实这样对非机动车驾驶员非常危险,在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之间没有任何隔离防护的措施。由于道路横断面设计不合理造成很多交通事故,这让我们意识到道路的设计不是简单的绘制图纸,要从实际出发,全方位考虑,才能实现改善交通的愿望。在具体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方法层面,设计人员应根据城市道路的现况,充分进行城市道路的实地考察和交通因素的综合考虑,依据《城市道路设计规范》的设计原则,妥善处理城市道路与临街建筑物的协调关系。总之,城市道路的横断面设计应当具有前瞻性,将近期可预期工程和远期不可预期工程进行综合性考虑,在管线等设施的布置和预留方面确保城市道路设计的可持续性发展。
5、道路设施设计
城市道路设施应当以便利人们日常生活和美化城市景观环境为目标。因此,道路设施的设计理念应当集实用功能和美观功能于一身,汇道路设计与生态环境于一体,切实关注人们内心感受和生理需求,使人们充分体验到“城市惠生活”的乐趣。城市道路设施的设计方案还要与不同场所的具体用途相匹配。具体而言,商业步行街应当在周边设置足够的停车场地,以方便人们逛街购物休闲的需要;街心花园应当设置足够的休息座椅与高大乔木,以确保人们在休憩娱乐的同时能感受到林荫蔽日的惬意;居民住宅区与道路桥梁、车站码头等必要交通枢纽的交汇处务必设置足够的消音避光设施,以保证道路交通的通行不会干扰人们正常的生活休息等等。总之,设计人员在道路设施的整体布局谋篇方面,应当从当下建筑业所普遍倡导的人文主义理念出发,将道路设施的设计规划与人们生活的便捷高效有机结合,将城市人文景观的合理提升与自然景观的巧妙利用完美融合,竭尽全力的优化其设计方案,使之精益求精、臻于完善。
6、道路景观设计
良好的景观设计, 应同时满足人车环境及景观的需要, 将人、车、路、环境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将其有效整合为设计思路,使各种精华荟萃于一身,使景观氛围更加赏心悦目,把人为设计和自然景观合二为一,以便达到一种美好的花园式艺术效果和感觉体验。在进行景观的设计时一定要首先坚持的是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地方的具体环境特点,进行科学合理的园林景观设计。在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首先要考虑绿化景观是否会影响到机动车的正常通行,严禁发生植被遮挡驾驶员视线的情况。因此在选择绿化景观植被时设计人员必须深入到建设现场,对场地、空间等进行考察,并结合城市文化特点和气候条件,选择最适合的植被。在人流密集、建筑物较多的区域,市政道路绿化景观要尽量降低植被的密度,同时也要保证整个绿化景观的和谐美,带来更好的审美体验。此外,草坪的铺设还能在不影响城市正常生活秩序的情况下,提高绿化景观的利用率。而在人口密度相对较低的区域,可以适当增加市政道路绿化景观的面积,以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提升土地资源使用效率。总之,现代城市道路设计应当是绿地系统和开放空间体系的有机融合,人文特色和生态特色的交相辉映,使车辆和行人感受到行走其中如同置身画中的完美艺术体验。
7、结语
总之,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们环保理念的增加,使得城市绿化与市政道路工程相结合,为全面提升市政道路工程建设水平,基于工程设计管理的角度,对市政工程道路进行分析具备很大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徐敏华.公路线形设计对道路交通安全的影响[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7(15)
[2]周力维.城市市政道路设计的方法及相关思路分析[J].低碳世界,201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