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各行各业的发展都得到了快速的提升。电力行业的发展也不例外,质量和进度管理是电力建设工程管理中的重要问题,也是一项极具专业性的问题。作电力建设工程的核心,有效发挥电力建设项目的基本管理效能,对项目质量进度控制效率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电力施工;电力工程管理;应用
引言
本文概述了电力建设工程管理中的质量管理、进度管理、二者的统筹协调管理措施,以为电力建设工程管理效率提升提供理论依据。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研究,给行业内人士以借鉴和启发。
1进行电力工程管理的重要性
进行电力工程管理的重要性主要涉及到以下方面具体内容:电力企业能否正常运转,关键在于电力工程管理是否合理。在正常工作中,电力企业需要重视电力工程管理,在电力传输过程中,一定要尽量避免发生安全问题,这也就需要电力工程的良好管理。一旦管理不善,引发安全问题,必然会给整个电力企业带来很大的损失。电力传输过程一定要经过电力工程管理良好的安排,并且对于产生的问题要及时解决,不要拖延。电力工程管理是电力企业重要部分,包含多个方面的不同管理,因此涉及的部门比较多,管理人员任务更加艰巨,需要妥善处理好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只有电力企业拥有良好的电力工程管理,企业才能更好地完成工程项目,从而促进整个电力企业较为长期持续地发展。
2电力工程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分析
电力工程管理中的常见问题主要涉及到制度和人员两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是管理制度问题。管理制度是保障电力工程管理质量的关键所在。结合当前电力工程管理制度的内容构成来看,管理制度不完善问题普遍存在。形成上述状况的原因在于:油田公司电力公司的管理模式较为复杂,加之电力工程管理涉及多个主体,各主体职责不清,且对制度建设的重视程度不足,导致管理制度中存在较多漏洞,进而影响工程管理质量。其次是管理人员问题。管理人员是电力工程管理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在电力工程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对管理要点的把控、管理方法的选择等,均可能引发电力工程管理质量的变化。在工程施工期间,如管理人员未能按照管理工作要求,及时、规范监督施工人员的各项施工操作,以及电力工程的隐蔽工程、基础工程等施工部分,可能会产生安全隐患,并造成电力工程质量的下降。
3电力施工中电力工程管理的应用措施
3.1完善电力工程项目管理目标
电力施工中电力工程管理的应用措施之一是完善电力工程项目管理目标。在当前激烈的电力工程市场竞争下,为了更好的落实创优管理的理念与方法,必须要完善自身的管理目标,通过制定科学有效的管理目标,为后续的管理工作提供明确的指导。在当前的管理工作当中,需要对电力项目管理人员的管理目标进行强化,明确工程项目管理当中的相关要求,从而更好的实现具体技术水平与管理经验的结合,对管理目标进行有效的策划与评估。在开展管理工作的过程中,需要针对电力工程项目的特殊性,制定完善的管理机制,同时结合现有的管理目标,为后续项目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相应的依据。除此之外,需要制定相应的责任制度,针对不同岗位的管理人员来说,切实的履行自身的职责,在出现问题之后有专人进行负责,从而为管理目标的达成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3.2电力建设工程管理中的质量管理
电力施工中电力工程管理的应用措施之二是电力建设工程管理中的质量管理。人员配置是电力建设工程管理的主体,也是质量管理的基础。
期间涉及管理部门、质检人员(购买材料质量和施工设备质量检验控制)、材料供应点人员(材料储存数量、可供应时间)、项目部门(有效地掌握施工材料和施工进度)、参建方(原材料供应商、监理单位、设备供应商、施工单位等相互协作)、中间商(波动材料价格选择与监管;成品、半成品、原材料质量检查;性能、规格、型号、安装、堆放,运输、污染、易潮、易碎设备与材料管控)、技术人员(工程项目标准、规模、功能,施工设计)、设计单位(设计变更)、责任划分等问题。
3.3完善技术管理
电力施工中电力工程管理的应用措施之三是完善技术管理。电力建设工程管理质量和进度探讨中,就甘特图、行政干预法、网络计划技术等三方面技术措施进行个性,并直观上为提升项目计划安排,项目进展管理等提供可靠技术支持。以110kV变电站施工进度横道图甘特图方法为例:宜宾阳春坝110kV输变电(变电)工程,具体流程为二程进场→设备转运、测量定位→10kV开关柜的安装、调试、试验→1号主变压器及附属设备的安装→2号主变压器及附属设备的安装→110kV设备的吊装、调试、试验→35kV设备的吊装、调试、试验→10kV母线桥的制作→10kV电容器组的安装→变总路110kV侧设备的吊装、调试、试验→主变总路35kV侧设备的吊装、调试、试验→设备高压试验→引流线的制作、搭接保护盘、屏安装→二次电缆的施放→盘屏接线→端子箱接线→继电保护装置的调试→自检、复检、质检→投运、带负荷测试。行政干预法;在电力工程建设中,为达到质量控制要求,在进度上进行调整并整合监督、多层鼓励,多维进行施工控制。借助团队的统筹协调力量,在交叉作业、施工工序交接管理、各部门关系协调中,彼此协作、互相帮助,为工程建设顺利施工提供组织支持。网络计划技术;为确保电力建设工程的如期顺利进行,在施工技术人员、施工组织人员、施工参建人员间,行可操作、标准化、精简化的网络一体化计划技术,就简明计算机应用技术、建设工程施工计划、网络计划绘图设计、计算机应用实证分析等内容,从根本上桥接网络计划基本原理,在施工关键技术、具体施工技术路线上,以专业性、技术性、优化设计性、施工计划编制、施工技术实施控制、相关检查和调整等诸多内容的线上线下自主查询、搜索、应用等。统筹来讲,需要从项目进度目标编制、项目进度计划合理制定;工艺质量动态检验与体系建立;有序控制施工条件,及时检验活动效果、动态掌握质量和进度与工序的活动效果等。
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我国的电力工程管理水平也在不断发展,但是管理模式的升级还不够彻底,电力工程管理中还是夹杂着一些传统的管理方法,在实际的管理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电力工程的建设问题与电力资源的分配、国家经济发展以及人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电力工程质量的好坏决定了人民用电体验的良好与否。为了能让人民群众更加稳定地用电,必须增强电力资源的质量,这就需要创新电力工程的管理模式,从实际出发,真正了解到民众的用电需求,对传统电力管理模式中的弊端加以改革,使之更好地满足民众的用电要求。只有形成良好的电力工程管理模式,才能提高电力资源的质量,提升电力供应的稳定性,改善民众的用电体验,使我国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曾臣.电力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应用[J].中国新通信,2019,21(24):219.
[2]尹卫牛.电力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应用[J].科技经济导刊,2019,27(17):75.
[3]王光辉.电力工程管理中存在的常见问题及改进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8(20):244-245.
[4]徐勇明.电力基建工程管理中常见问题及改进措施[J].农电管理,2018(8):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