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程安全管理技术相关问题探讨

发表时间:2020/7/15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2月第6期   作者:杜仁鹏
[导读] 当前,人们越来越注重各行各业的信息化与智能化
        摘要:当前,人们越来越注重各行各业的信息化与智能化,网络安全管理工作直接影响着我国电力系统行业的综合发展情况。因此,探究电力系统部门的网络安全管理问题,并提出与之相对应的解决措施,从而帮助我国电力系统克服网络安全威胁因素,促进其朝着更加稳定持续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电力工程;安全管理技术;问题;措施
        引言
        电网的大规模建设,需要引入大量的外来作业人员参与,如何更加有效地对外包企业、人员进行安全管控成为供电公司面临的一大课题。此前宣城公司的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较为传统,主要依靠人员进行数据分析,信息化水平不高,效率低。为提升对外包企业、人员的安全管理水平,有必要全面地进行信息化升级,利用当前物联网大数据优势,更加全面、精准地管控外包企业、人员。
        1电力工程安全管理技术相关问题
        首先是管理实时性不高。作业现场安全问题较为多样,管理工作需要实时开展,以消除安全隐患,控制已经出现的安全问题,降低其影响和破坏。目前,宣城公司安全管理的实时性有限,管理部门、管理人员无法及时掌握现场施工的安全隐患等信息,也无法全面了解管理对象违章情况。一方面,常规安全管理无法实现信息实时交互;另一方面,安全管理内容复杂,部分隐患在未酿成事故前,也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对应处理。其次是网络安全管理手段比较单一。在我国电力系统的网络安全管理工作中,大部分电力企业的安全管理手段存在较为单一的情况,如内部电力网络安全管理工作和外部电力网络安全管理工作同时使用一个网络安全管理系统,缺少专属于当地电力部门的内部网络安全监控与管理系统,这种单一的网络管理手段不能保证电力系统的网络安全性,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当地电力系统的运行风险。
        2电力工程安全管理技术提升措施
        2.1增强网络安全管理意识
        由于我国电力系统中关于网络安全系统的发展与正常运行,有赖于电力系统部门对其进行高级别的安全监督与防护工作,这就使得电力系统部门负责人必须要不断增强网络安全管理意识,努力学习新时期电力系统中的网络安全理念与网络安全理论知识,并将这些新理念和新知识应用到自身网络安全管理工作的实践中,从而真正提高我国电力系统中网络安全的综合管理水平,为电力系统的平稳顺利运行奠定坚实的基础。此外,电力部门负责人还要意识到整个电力系统对于当地网络安全的防护等级要求与实际的网络安全防护水平之间依然存在一定的差距,所以必须要增强自身的网络安全管理意识,通过采取撰写电力系统网络安全报告等方式,使上级政府意识到网络安全防护技术对当地电力系统重要性,最大限度得到当地政府对电力部门的支持,包括资金支持、技术支持、人才支持等,通过建设高级网络安全电力系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当地电力部门实现当地整个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保障电力用户的隐私信息不会被非法分子窃取,从而真正增强电力网络综合系统的安全性,进一步提高电力用户的忠诚度。
        2.2网络数据库安全防范措施
        在网络数据库安全防范中,需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个是外围层安全、另一个是核心层安全,只有做到内外同时防护才能够保证数据信息安全。1.外围层安全数据库外围层安全是第一道防护层,主要包括网络安全、计算机系统安全,要重点防范病毒侵入。为了能够确保计算机系统正常运行,用户要避免病毒的侵入、扩散、隐藏,将“防、杀、管”治理方法相结合,构建网络数据库系统的虚拟专用网络,利用VPN技术让路由传输更安全,信息接入得到保障。

用户采用防火墙技术,将内网、外网隔离,避免计算机系统遭受非法入侵,保障网络边界的安全性。Web服务器、操作系统采用物理防护,还要保护应用服务器,通过数字加密技术,预防数据在传递中被窃取、破坏。外围层防护由于不直接对数据库进行加密,所以不负责密钥管理,主要是以web浏览器服务输出为主,要在ASP等软件上实现安全性能。2.核心层安全在网络数据库系统当中,应用软件、数据库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非法复制、盗取、篡改、滥用、丢失等,都会对数据库系统造成严重打击。所以,核心层安全防护是最后一道防线,需要严格控制用户访问权限,同时配合上数据库加密、恢复与备份、数据分级控制等综合方案进行防控,保证数据库系统的完整性、独立性。其中,数据分级作为一种针对性管理手段,可以对各个等级的数据信息进行流量监控,结合身份验证技术,设置每个登录账号的访问权限,避免用户越级操作和非法访问。当然,系统还会记录每个账号的登录时间、操作痕迹,如果发生了安全事故可以追溯根源,采取针对性解决措施。
        2.3计算机数据安全的保护
        数据库凭借其对信息的良好储备够对信息做到合理化的控制,网络信息安全化对人们的生活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数据库的安全防护需要凭借许多可靠的安全墙的保障。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不仅人们的生活离不开互联网,很多行业的研究更离不开互联网安全管理数据技术。互联网的应用中经常用来进行管理信息的处理,实施信息化的管理模式对企业的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在企业的信息化管理过程中互联网凭借其对数据的快速处理及恢复占据着不可代替的位置。在网络安全的控制中互联网的应用种类很多,在互联网应用中一定要注意很多细节的处理,一旦在小的细节的决策中出现失误就会对最后的结果造成极大的影响。因此,对于互联网安全控制的发展还需要花一定的功夫大量研究。
        2.4大数据自动备份法
        大数据自动备份法的应用主要是因为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安全防护工作得以长效性推进,除了从如何进行安全隐患的应对层面进行问题分析,还应该从如何避免安全损失层面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大数据备份法,就是这一原理实践的主要形式。当前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安全备份结构中,大致可分为跟踪性备份、静置性备份以及程序备份三类。跟踪性备份,就是依据网络数据库每时每刻的变化情况,自主进行大数据信息复;而静置性备份,是指程序制定某一个特殊内容,系统再集中进行备份;程序性备份,是指对计算机运行的相关程序进行备份。比如,某企业进行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安全管理时,企业程序开发人员除了做好安全系统防护,还进行了全面性备份管理,本次程序运行的相关要点可归纳为:(1)对于企业财务管理、项目运行情况跟踪数据报表部分,设定为程序信息跟踪性备份;(2)对于企业内部研发的新型产品测验、质量评估环节采取程序备份;(3)在人资管理、日常考核以及后勤业务服务等环节上,主要采用的是静置性备份。从当前企业数据资源管理的基本情况入手,不断的进行备份数据信息的统筹安排与综合管理,实现了网络数据库日常应用安全问题的持续性防护,这是一种高水准的数据库网络资源安全运用形式。
        结语
        总之,信息化技术在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有较好的应用价值,也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当前电力工程施工中,安全管理活动不够完善,结合宣城公司工作内容,可知信息化技术的运用能够应对上述弊端,方法上主要强调借助信息技术提升工作智能化水平和实时性,综合改进管理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小磊.试论35kV输配电工程施工管理的措施[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9(10):48-49.
        [2]邓旭.浅析电力工程中的安全隐患及施工安全技术[J].电子元器件与信息技术,2019(8):95-9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