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当前我国基础建设工程行业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防水防渗施工技术实施,引起了施工人员及技术研究人员的重视。在具体的建筑工程施工中,如何有效开展防水防渗施工技术,增强建筑工程的防水防渗效果,则引起了施工单位及业主单位的重视。文章针对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防水防渗施工技术进行简要的分析研究。
关键词:建筑工程;防水防渗;施工技术
1 引言
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社会人口的日益增多,对建筑的需求就越来越大。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建筑工程出现渗水和渗漏的问题,直接影响居住和工作的舒适度。为了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居住和工作环境,需要采用有效的施工技术,做好对建筑的防水防渗施工,确保建筑的整体质量。
2 建筑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的概念
随着我国市场需求量逐步提高,现代建筑工程事业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和新的发展,但由于社会公众对于建筑工程的要求也在逐渐提高,而我国建筑工程事业的发展相比于发达国家起步较晚,所以在实际施工当中依然存在一定问题,需要不断创新改良。从实际角度来看,现代建筑工程企业虽然对项目施工开展逐渐加强监督与管理力度,但在工程竣工交付使用后,依然存在一定质量问题,其中渗漏问题最为常见,也是对于建筑内部业主产生影响较大的主要因素之一,一旦在建筑的使用过程中,由于外界气候因素变化,在雨雪天气当中,难免会对建筑产生影响,不仅造成建筑美观性下降,更加会导致建筑内部管道锈蚀、损坏,造成业主生活受到影响,并且在渗漏情况发生期间,需要物业及时前往现场进行调查和维修,由于人力和物力资源的投入,也会产生额外管理和维护成本支出。基于以上情况,在建筑工程施工期间,通过不断调整和完善防水防渗技术施工质量,则能够有效规避风险,进而为建筑耐久性和公众的生活提供良好保障,所以,相关技术从业人员在实际工作开展当中,应当坚持以严格的标准执行操作,提高施工规范性,并积极探索创新,结合时代发展不断引进现代化工艺技术,对渗漏问题有效遏制。
3 建筑物渗漏的原因
在建筑施工中,许多因素都会造成建筑物出现渗水漏水现象,所以建筑材料的选择尤为重要。应选取质量较好、防水性较高的建筑材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渗水漏水现象的发生。选择建筑材料时,要根据具体的施工情况进行有效的规划,选择与实际施工标准相适应的钢筋混凝,减少在浇筑环节产生的脱离现象,减少施工过程中裂缝的产生,从而避免出现渗水漏水问题。对建筑物进行有效的管理,能够有效提高建筑施工技术的执行标准,对于特殊区域进行有效的规划,使其在施工过程中具有规范性。在具体的建设过程中,建筑施工标准可能与实际的作业环境有一定的偏差,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规划。
4 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技术具体应用
4.1 严格把控材料采购质量
施工材料不仅应当满足建筑工程防水的实际需求,而且在当前我国大力推行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还应当确保材料符合绿色生态理念,提高建筑的环保功能。传统防水施工技术当中,多数以选用沥青等施工材料为主,但由于沥青施工期间操作难度较大,并且容易造成污染情况发生,严重与生态理念脱节,所以在设计工作当中,施工材料的选择应当充分考虑现代新型防水材料,按照建筑物的用途和特征,参照当地气候因素和环境因素进行选择,比如在我国南方地区,由于区位因素影响,其湿度往往较大,所以可以应用APP改性沥青卷材进行施工,而对于屋面来说,还应当采用结构与建筑找坡结合的方式,按照比例进行找坡,在找坡完毕后,使用水泥炉渣处理,实现屋面防水性能的增强。
4.2 设计合适的防水防渗方案
4.2.1 屋面防水防渗设计
在对屋面进行防水防渗漏设计时,要对整体的生活状况进行合理的规划与设计,提前做好防水施工处理。可选择混凝土导墙方式对施工过程当中的砖墙与房顶顶梁进行有效的控制,根据具体施工过程当中建筑物的结构进行有效的规划,减少屋顶积水现象的产生,提升屋面的抗渗透能力,确保房屋施工质量,减少渗漏水现象的产生。
4.2.2 外墙防渗防水
(1)控制好对墙面材料的使用,选用的施工材料要具备较高的抗压性和防水性,同时选择的水泥和砂石要确保质量,控制好混合料的配合比,这样才能够保障材料质量,防止建筑外墙裂缝的出现,也能够防止外皮的脱落,为保证建筑外墙的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2)做好对建筑墙面的抹灰施工,墙面抹灰需要首先保证墙面的干净无杂质,而且墙面要达到一定的平整度,做好前提工作之后才能够进行抹灰,这样保证墙面整体的平整度,也能够达到一定的施工标准。(3)外墙面的面积较大,采用的是砂浆材料达到防渗漏的效果,对砂浆的质量要求也相对较高,砂浆作为外墙面的主要保护层,需要与墙体之间有较好的连接性,确保附着力达到规定的标准和要求,这样才能够确保外墙砂浆的施工质量。通常涂抹是分层涂抹,采用多层保护层,能够确保外墙有较好的防渗效果,砂浆的涂抹需要控制好厚度,如果涂抹的层数过多,会发生脱落的现象,不利于施工的质量,因此,需要合理控制砂浆的厚度,提高建筑外墙的防渗漏能力。
4.2.3 地下室防水防渗
(1)地下室的防水施工需要安装穿墙管道,确保水流的及时排出,根据施工设计要求,提前预埋好管道,然后再浇筑混凝土。在进行混凝土浇筑之前,需要做好对新旧混凝土接缝部位的连接处理,能够防止有渗漏现象的发生。(2)地下室混凝土施工完成之后,需要由专业的人士做好对混凝土后期的养护,需要对混凝土的温度进行测量,对实际的温度进行有效调控,确保混凝土内外部温度差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这样才能够防止混凝土出现裂缝。
4.3 提升施工人员综合水平
考虑人员综合水平培训、技能考核、技能实践的专业性问题以及相关成本问题和周期问题,具体在人员综合水平提升策略的实践中,业主方可通过投标资质限定的方式进行人员技能控制,以此保障施工单位在施工作业中人员专业技能的合格性。另外,关于施工期间的人员技能监管,可由监理单位向业主单位汇报以及现场指导、现场监管、现场整改等措施,提升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水平,最终达到提升建筑工程防水防渗施工技术应用效果的目的。
5 结束语
建筑物一旦出现渗漏现象,会对整体的实用性及居民的人身财产造成严重的威胁。施工单位要提高对防水防渗技术的重视,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防水防渗处理。要选取质量较好的施工材料,根据特殊部位进行有效的防水处理,根据建筑物的特点选择合适的防水型材料。采用先进的防水防渗技术进行施工,根据具体的施工情况及不同的部位,采取科学有效的防水防渗施工技术,有效减少房屋渗水漏水现象,提升整体建筑施工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慈刚涛.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的应用探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8(17):93-94.
[2] 李庆杰.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分析[J].居舍,2018(24):85.
[3] 魏志学.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探析[J].民营科技,2018(09):113.
[4] 范湘丽.试论建筑施工中的防水防渗施工技术[J].居舍,2018(23):52.
[5] 肖明.建筑工程施工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分析与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8(2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