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设计中常见问题及解决策略

发表时间:2020/7/15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2月第6期   作者:陈文豪
[导读] 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得人们的审美情趣不断提升
        摘要: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得人们的审美情趣不断提升,人们在关注建筑质量的基础上开始越来越多重视建筑的美观性和其结构的设计是否合理。建筑施工往往是要经历一个较长的过程,而建筑结构设计则是作为建筑施工当中基础性环节,建筑设计的好坏将会决定整个建筑工程的最终效果。本文将从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常见问题入手进行分析,并提供一定的解决策略以推动建筑结构设计的完善与发展。
        关键词:建筑结构;设计;解决策略
        引言:
        建筑结构设计作为整个建筑物施工当中最重要的参考依据,是保障整个工程从施工到竣工的关键,良好的建筑结构的设计不仅能吸引来更多的用户进行购买,更能保障用户在最终工程竣工之后获得满意的施工效果,这样一来不仅能为建筑行业本身获取更多的利润,并且对于企业树立良好的口碑也是十分重要的。
一、房屋建筑结构当中存在的问题
(一)地基设计不够合理
        房屋建造过程中地基设计是非常重要的环节[1],常常需要通过实地的勘探,收集和整理相关的结论。但是据目前的建筑施工来看,很多工程修建的过程当中对于地基的勘测只是停留在对周围建筑物的衡量上而没有真正对地基修建过程中的方方面面进行探究,很多数据流于表面。这种缺乏对数据的详细分析就很容易导致地基修建过程中出现不合理的情况,这使得整个地基的修建在后期出现很多问题进而对建筑物的整体修建的科学性产生偏差。
(二)建筑框架不合理
        建筑物的建筑框架一般分成横向和纵向两种框架结构[2],这两种框架结构对于建筑物本身的修建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横纵两种框架结构虽然在功能上存在一定的差异,纵向结构能够很好地提升建筑物抵抗地震波的能力。房屋在建造过程中,横向和纵向的钢筋在搭建的过程中,一定要考虑承重的问题,但是很多施工人员却凭借着错误的认知,把承重柱的截面高度设置的过低,这都是会为建筑物的安全埋下隐患的,不利于提升建筑物的质量和在后期保障建筑物的安全性。
(三)结构布置不合理
        建筑物的结构布局主要要考虑侧抗力和承重力的相关问题[3],但是在现实的房屋结构设计的过程中因为受到建筑物修建本身复杂程度的影响[4],很多设计师在进行建筑物结构设计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考虑不全面的问题,再加上受到一定主观设计思维的影响使得很多建筑参数的定量设计并不能完全按照要求进行设计,这样的偏差导致建筑物修建过程中就会产生一定的误差,这样的情况下就会对建筑物的防震效果产生很大的影响,不利于保障建筑物的安全。
(四)设计人员工作不到位
        建筑物结构在设计过程中很容易受到人的主观的认知的控制,很多建筑设计师常常都是依靠经验设计,出现很多“纸上谈兵”的问题,再加上建筑设计区别于其他不同的设计,其实用性更强,并且一定要兼顾安全性,因此很多设计师在设计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照搬经验的情况,这使得整个设计脱离了实际,不能很好的和现实情况接轨,再加上缺乏现场调查使得整个建筑物的结构设计常常出现不能落地,理论高于实际的情况,这对于建筑完工质量的保障造成了很大的问题。
二、房屋建筑结构设计的优化策略
(一)设计注重和经济、社会效益的统一
         整个建筑物在修建的过程中承担了很多社会职能,同时也是获取经济效益,稳定经济发展的一种手段,因此为了达成这一目标就一定要注重保障建筑物的质量,整个建筑结构设计必须综合考虑安全性和实用性的原则,从地基设计开始,一定要严格进行现场调查,针对每一个建筑物周围环境和本身所处的位置的情况,对于低级的各项参数进行详细的考量和记录,并且对周围的环境进行合理评估,将未来施工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的一些问题记录下来,以便在施工过程中减少因环境因素带来的问题,同时要重视的最关键的问题就是地基的承载力和耐用力,这两项指标一定是需要仔细进行考量的,要对这两项数据进行合理的计算,保障建筑施工过程的顺利开展。


(二)加强对施工技术的管理
        建筑施工技术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是要根据建筑结构的设计图纸,针对每一个参数的要求进行施工的,这个施工技术的使用可能会贯穿整个建筑施工的方方面面。施工技术的合理开展是保障建筑物安全性和可靠性的关键所在。这首先就要求完善施工技术管理,首先工程承办人应当和建树结构设计者对于每一项技术参数进行沟通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并且将可能使用的技术进行一个初期的规划,并在施工过程中针对一些变化合理进行技术的改良,其次要考虑的就是节省建筑资源,优化施工技术。正确使用施工技术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整个工程的工作效率,使得建筑施工很容易达成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对于提升企业形象也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三)提升建筑施工工作质量
        建筑物的施工质量的高低是评价一项建筑工程的关键指标。决定建筑物质量的主要因素就是建筑的承重性的好坏以及建筑物的耐用性,而这两点都是应当在设计结果的过程中进行优先考虑的,建筑物的承重性能够保护建筑物在面对不可抗力事件的过程中最大限度保障建筑物使用者生命和财产安全的。但是基于建筑施工的现状,很多建筑工人的文化水平较低,是不具备相关的知识储备的,很多工人在进行修建的过程中更多的是根据经验考虑相关问题,因此说工程承包者有必要保障每个工人熟练掌握技术的基础上,能够形成一定的安全施工意识,能够严格遵守图纸的要求进行建筑作业,最大限度提升建筑的安全性。
(四)按照施工标准进行设计计算
        建筑结构设计当中常常会出现配筋量较少的问题,应当强调实际工作中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横截面的高度,这才是保障建筑物有用良好承重性的关键所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应当对每个参数进行合理的计算,包括跨度、取梁中心等一系列的指标,以保障整个建筑设计的参数计算精确合理,不能够按照教科书上的要求,不考虑实际而生搬硬套。
(五)严格按照施工技术规范进行施工
        建筑行业有着非常严格的施工标准,一切的建筑从设计到施工的环节当中必须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才能最大限度保障建筑物的安全性与可靠性。首先图纸的设计过程中一定严格按照参数进行计算,精确的计算各项参数的应用数据;人员方面,一定要提升施工人员的素质,保障每一个施工人员能够熟练掌握相关的技术,确保其能够严格按照指标进行建筑作业,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要聘用高素质的施工人员,确保其能够看懂图纸,以便随时在施工过程中进行指导;监督的工作也是十分关键的,这是保障工程顺利进行的重要依据,能够确保建筑施工达到应有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最后要注意对于施工人员在工作中的纰漏和疏忽一定要进行严厉的批评,防止类似事件的重复发生。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施工行业必须要严格按照行业标准进行施工和建造,首先就是建筑结构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对现场的考察,要能结合周围环境的状况和建筑施工的要求对每一项参数进行详细的计算,并将承重力的指标清晰地标记出来;其次就是监督整个建筑施工的各个环节,保障施工的安全,并以此来达成整个建筑施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这对于提升建筑企业的形象也有着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 边璐. 建筑结构设计中常见问题及解决策略[J]. 名城绘, 2019, 000(005):1-1.
        [2] 亓秀斌. 建筑结构设计中常见问题及解决策略[J]. 中国房地产业, 2018, 000(014):210.
        [3] 高月雷, 周昆. 建筑结构设计中常见问题及解决策略[J]. 建材发展导向, 2018, 016(002):89.
        [4] 王娟. 建筑结构设计中常见问题及解决策略[J]. 冶金丛刊, 2018, 000(002):214-215.
        作者简介:陈文豪(1991.02.15—),男,汉族,籍贯:湖南祁东,单位:广西建工集团第四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职称:工程师。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