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工程综合管线优化中BIM技术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7/15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2月第6期   作者:戴永平
[导读] 近些年来,我国机电事业的发展水平已经有了极为显著的提升
        摘要:近些年来,我国机电事业的发展水平已经有了极为显著的提升,现代建筑机电工程项目的种类以及数量也开始在不断的增多,在众多的现代建筑机电工程项目中,其所设定的管道综合性要求开始变得愈发的严苛起来。本文主要就机电工程综合管线优化中BIM技术的应用进行较为深入的探究,分析了BIM技术在机电工程综合管线优化中的应用过程以及BIM技术在机电工程综合管线优化中的应用效益,以期能够为强化成本管理,有效推进工程进度提供参考。
关键词:BIM技术;机电管线布置;优化;应用
        随着现代化建设水平的不断提升,机电工程建设也不断趋向综合、复杂化发展,因此,对机电管线布置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随着 BIM 技术的出现与发展,这一设计方式具备高度的可视性与协同性,尤其是具备可模拟操作性能,大大优化了机电工程管线布置,并且具备较高的可出图性,可有效解决诸多机电管线布设难题。
1BIM技术相关概述
        BIM,即建筑信息模型,应用BIM技术能够使建筑的所有相关信息以数据的形式呈现,并储存于计算机数据库中,借助软件工具把涉及建筑工程的构件以模型的方式高度信息化、参数化。BIM技术具备可视性、模拟性、协同性、优化性与出图性等特点[1]。通过BIM可视化平台,项目相关人员能够更直观、更便捷地管理机电工程项目,并对出现的综合管线优化问题进行及时的协调,提高机电工程建设效率。BIM技术的应用流程如图1所示。

图1BIM技术应用流程
2机电工程综合管线的优化的重要性
        在现代机电工程建设过程中,给排水、消防喷淋、暖通以及其他管件布置组成了机电工程的综合管线系统。然而在机电工程专业图纸设计方面,根据设计内容的不同,图纸设计对专业领域的要求也不一样,在图纸设计方面缺乏统一的体系,也存在各设计单位沟通不到位,协调配合性不足的问题,严重影响了机电工程的建设质量。此外,机电工程各个管线系统都具备较强的复杂性,工程量也比较大,加之建筑可用空间极为有限,各个管线系统在施工布设中极易出现冲突问题。若在机电工程建设前期未能实现对管道系统的全面优化,会使整体建筑出现净空高度不足的问题,严重影响建筑美感与使用质量。所以,在对管线系统进行综合布置的过程中,必须借助相关技术对各个管道、设备在空间方面的布局进行合理优化,在保障管道布局可行、实用、美观的同时,还应便于后期的运行维护[2]。
3BIM技术在机电工程综合管线优化运用关键过程分析
3.1BIM模型创建
        基础模型搭建过程中,首先要明确对构件统一命名的规则,以确保模型信息的交互与通用,便于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准确、全面的检测,对管线碰撞进行快速定位。同时,还应确保模型建立中精确度较高的参数,推进机电工程综合管道的安装施工。在建模参数精度方面,以建模建构增加材质类型为例,将材料的类型、用途等参数添加到机电模型中,可以对图纸进行的全面检测,避免施工材料总量计算错误。此外,对于各项参数,可尽可能地进行细化分类,以便更好地进行施工准备。
3.2管线碰撞检查
        借助建模软件构建机电各专业管线的结构模型,可以对不同专业的管线进行碰撞检查,并得到详细的碰撞分析报告,进而结合管线位置情况进行反馈,对管线布设进行调整,对各种碰撞情况进行分类汇总,对已解决的问题进行标注,便于与未解决问题进行区分,提高碰撞问题的解决效率[3]。
3.3管线优化
        在管线优化方面,不可根据碰撞检测点直接对碰撞点进行调整。盲目调整碰撞点极易使管线布置出现混乱现象,且会导致大量施工材料浪费。应结合工程对净高的要求、机电排布空间划分、管线碰撞的具体情况等调整管线布设方案。应先对主干路排布进行优化调整,再对碰撞处进行翻弯调整,如此方可实现对管线的最佳布设。管线优化应对以下两方面予以高度重视。一方面,在调整管道过程中,应对净空标准进行及早确定,根据业主的要求调整管道,防止管道出现下翻和移动,提高对空间的利用效率;另一方面,对于管线密集分布的地方,若出现管道走向交叉,极易出现管道碰撞现象,此时,要结合设计规范的相关要求进行整体上的碰撞调整。总体上遵循用电先行用水紧跟风管其后、大管先行小管其后、有压让无压、重力排水管道优先的原则,若出现碰撞,需要对次要管道实行翻弯调整。
4BIM技术在机电工程综合管线优化中的应用效益分析
4.1社会效益
        BIM技术具备高度可视性与模拟性,能够让施工人员对机电管线系统安装进行全面的认识。借助模拟安装,使施工人员的安装技术与经验得到进一步提升,对提升管道实际安装效率有重要作用。另外,BIM技术具备良好的协同性,能够让项目的业主、设计单位、施工单位以及监理单位等对出现的问题快速、高效地协调解决,为他们的信息交流建立有效通道,使机电工程项目的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提升,避免重复返工,确保工程工期的顺利推进,在确保施工质量的同时缩短施工工期。此外,通过对管线的有效优化,提升了建筑的整体净空,提高了空间布局的合理性,使机电工程获得更好的社会效益[4]。
4.2质量安全效益
        BIM技术的有效应用,能够抵消对物料信息的实时追踪,管道构建、设备等信息都完整地存储在BIM模型当中,因此,无论是实体抽检还是资料抽检,均能借助BIM的模型展开与实际效果的比对,有效防止了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等不良行为的发生。把BIM技术应用于实际管线布设施工中,便于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对工程质量的实时监管,大幅提升了施工监督质量。而且借助BIM模型,监管人员能够从多个方面实现对机电工程管道布设的监管,尤其是对关键工序、高危施工环节的监督管理,提高了工程的施工质量与施工安全[5]。
4.3成本效益
        BIM技术在综合管线布设中的有效应用能够提前发现机电管线问题,可提前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解决,避免了不必要的材料浪费,并降低了返工次数,使工程变更得到有效控制,管线布设方案也得到有效优化,更便于工程造价的管控,大大节约了施工成本。
结语
        总而言之,在机电工程综合管线优化中应用BIM技术能够大大提升沟通以及工作的效率,所以,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工作人员应要能够正确认识BIM技术的优势与重要性,并结合实际情况来合理运用该项技术,让BIM技术可以逐渐成为机电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核心技术,用其技术来不断的强化自身企业的竞争实力,合理的管理并经营企业。
参考文献
[1]赵坤超.BIM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推广[J].门窗,2019(11):248.
[2]黄安飞.BIM技术在某项目机电管线优化中的应用探索[J].建设科技,2018(22):70-74.
[3]汪和龙,刘亚庆,盛晓云,张祖泷.BIM技术在模块化装配式变电站综合管线优化性应用概述[J].自动化应用,2017(12):136-137+139.
[4]黄山峻,冯为民.BIM技术在机电管线综合优化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7(33):183-184.
[5]许华春,庄国强.机电工程综合管线优化中BIM技术的应用[J].福建建设科技,2014(02):54-55+4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