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自古以来就非常重视水利工程,地质调查是水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水利工程环境地质调查需要综合考虑各个方面,以保证水利工程的顺利进行。为了提高水文地质探测的整体质量,避免水文地质勘探中安全隐患的发生,促进水文地质工程项目的稳步发展。
关键词:水利工程;地质勘察
引言:
地质调查是水利工程建设前的一项必要工作,地质调查应详细分析施工现场的土壤质量、水文地质、人为因素和天气变化。从而判断该工程是否可以在此施工,以及应选择何种施工方法进行施工,提前有效地预防施工现场可能出现的突发性问题,如地面塌陷、地质滑坡等问题,并制定相应的对策,以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有效地保证工程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1水利工程水文地质勘探的内容与评价
1.1水利工程地质勘探
钻探和挖探的地质调查方法,钻探是水利工程地质调查的一种重要方法,且具有较强的技术性。钻探通过钻孔机从地球表面钻出圆柱形钻孔,通过钻探的土壤样品识别和划分地层,并判断土壤层的物理、机械性质和指标。(1)地下水。地下水是水文地质勘探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提高水利工程水文地质勘探的整体质量,有必要对地下水类型、地下水补给来源和地下水埋深进行综合分析,进而确定科学的工程方案。(2)岩土层。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应把岩土层的勘探和评价作为重点。根据工程的施工状况,分析岩土层的沉降和裂缝状况,评价岩土层的类型和风化状况,以提高岩土层状态分析的质量。(3)渗透性。根据水利工程的特点,当基础施工中土层风化严重时,会给整个工程基础带来流沙和掏槽的风险,降低水利工程的稳定性。通过对水利工程的水文地质勘察和评价,可以根据水文地质的特点确定科学的施工方案,保证水利工程的整体质量。
1.2水利工程勘察中水文地质评价的价值
结合水利工程勘察的特点,通过水文地质评价,及时发现地下水和岩土层中存在的隐患问题,在综合分析地下水地基、工程地基软土层的腐蚀情况和勘察工作中,确定水利工程具体的水文地质勘察方法,从而提高水利工程建设的整体质量,确保水利工程地质勘察的安全。
2地质环境对水利工程的影响
2.1地下水水质对水利工程的影响
地下水水质对水利工程的影响主要是因为地下水中含有许多有害的化学成分,地下水水质主要腐蚀水利工程基础中的钢筋和混凝土。它是水利工程基础的变形和软化,对水利工程质量构成威胁。而且,水位波动越大,对水利工程的破坏就越大。
2.2地下水与岩体之间的作用对水利工程的影响
地下水与岩体的相互作用使岩体受到地下水的影响,随着时间的积累和地下水的长期影响,岩石被严重侵蚀,岩石质量下降。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埋藏灾害可能造成渗水、滑坡等现象。
3水利工程地质勘察要点
3.1地质构造勘察
只有坚实的基础,才能有高质量的水利工程。水利工程坝址选择应考虑周边地质结构。地质构造质量直接影响大坝的稳定性,也影响整个水利工程的质量。因此,在水利工程实施前,应对周围的地质构造进行详细调查。充分收集当地地质构造资料,检查其是否位于断裂带附近,预测可能存在风险的区域,并制定解决方案。如果大坝建在断层带上,将严重影响水利工程质量,甚至导致大坝垮塌,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在进行坝址选择时,必须考虑断裂带,以便选择相对完整的岩体区域。
3.2区域稳定性勘察
区域稳定性调查对水利工程的后期运行具有深远的影响,是水利工程建设的基本内容。在坝址选择过程中,勘测人员应认真调查施工区域及周边环境,科学分析区域的稳定性,确保坝址选择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调查人员不仅要进行野外勘探,还要结合相关资料研究该区域的稳定性。他们还应结合地震监测部门的意见和数据,以确保该地区的安全和未来水利工程的稳定运行。
3.3岩土体勘察
岩土材料的特性在大坝选址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水利工程的稳定性与岩土材料的性质密切相关。在修建高坝时,尤其是混凝土坝,必须选择坚硬、透水性差、抗水性好、岩石完整的坝型,这样才能更好地保证后期水利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我国建造的大多数大坝都是建在这样的花岗岩和砂岩上。由于今年中国水利工程的不断扩大,将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岩土体,如片麻岩、石英岩、喷出岩等。不同的岩体具有不同的性质,因此应根据岩体的性质修建不同的大坝。喷出岩主要分布在我国华北、东北和东南沿海地区。该岩石具有较高的强度和抗水性,是一种良好的坝基岩体。块状结晶岩还具有很强的硬度和防水性,其质地比较均匀,也非常适合建造混凝土大坝。片麻岩是一种混合岩石,也是筑坝的好选择,但这种岩体通常有一些不同的层和软弱夹层,需要仔细调查和判断。喷出的岩石不适合筑坝。喷出的岩石相对脆弱,有许多松散的沙子和砾石。
4水利工程中水文地质勘察的优化措施
4.1调查分析地下水质污染状况
在水利工程中,建设单位应当对地下水文问题进行系统分析,并通过对地下结构特征的全面系统分析,构建完善的水文地质勘察方案,确保水利工程的稳步进展。
4.2建立示范基地
结合工程项目的特点,为提高水利工程建设中水文地质工程勘察的有效性,项目经理应建立生态系统综合评价体系,根据区域水文地质特征确定水利工程建设方案,使工程项目符合国家战略发展目标,为工程产业发展提供支撑。
4.3提升地下水平衡试验水平
随着水利事业的发展,水文地质调查的建设可以保证各种过程的稳定进行。在水利工程水文地质调查中,相关人员需要准确掌握水文地质评价参数。根据该地区的地质特征,通过对不同地区、不同地貌的综合分析,建立了标准化的地下水平衡实验,提高了水文地质探测的有效性。
4.4落实水利工程中水文地质勘察的新方法
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为了提高水利工程水文地质问题的整体质量,应积极引进全新的水文地质检测方法和检测手段。通过遥感技术、同位素技术、数值模拟技术和信息技术的综合应用,提高水文地质调查的整体质量,确保各项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稳步推进。此外,在应用新技术和新概念时,水文地质调查人员应结合地下水的运动和位移,确定新的水文地质评价方法,并结合该地区的基本特征,优化水利工程的水文地质勘探策略,从而提高水文地质勘探的整体质量。
4.5强调地下水的合理运用
结合水文地质工程勘察的特点,为了保证水利工程的稳步进展,项目管理者需要注重地下水的合理利用,并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条件因地制宜地确定施工方案,从而保证水利工程的稳步进展。此外,在水利工程水文地质勘察中,施工人员应认真分析岩土工程特性,确定基础施工方案,以提高岩土工程勘察质量,有效解决水利工程水文地质勘察中遇到的问题。
结束语:
水利工程环境地质调查是一项非常全面的工作,也是如何更好地建设水利工程的重要依据。特别是,应全面仔细地调查施工区域的地质结构和土壤特性。从而保证水利工程的科学合理选址。同时,科学合理的降水处理也至关重要,不仅可以减少高水位对施工的影响,还可以提高水利工程建设的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朱海言.水利工程工程地质勘察实践理念[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4(01)
[2]谢艳红.地质勘察工作对水利工程的重要影响[J].水利科技与经济.2017(11)
[3]朱仁学.浅谈水利工程中地质勘察与岩土治理问题[J].企业技术开发.2018(28)
[4]冯国良.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技术措施[J].农民致富之友.2019(08)
[5]杜琳琳.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地质问题分析[J].吉林农业.2018(22)
[6]单国立.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综述[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