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水利工程是我国重要的基础工程,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经济建设及人们生活的品质,不仅能够为工业生产提供强大的能源保障,同时对于农田灌溉、畜牧养殖更是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通过水利工程施工中大坝填筑施工技术分析,了解当前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大坝填筑作业前期的准备工作,水利工程建设期间大坝填筑作业的中期工作,加大水利工程作业期间大坝填筑工作中的碾压作业,使水利工程的建设品质得到更好的保证。
关键词:水利工程;大坝填筑;技术应用
引言
当前我国正在大力开展经济建设,所有社会建设工作的开展,都要围绕这个主要建设目标。水利工程是民生工程,而水库是水利工程的重点,所以在水库建设的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控制大坝主体工程质量,因此大坝的填筑施工质量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
1坝体填筑施工准备工作
坝体填筑施工准备工作主要涉及到以下方面具体内容:首先是坝体填筑前分区。在坝体填筑前将作施工作业面划分成相对独立的施工作业区,施工作业区进行填筑时各施工工序之间必须紧密衔接,分段分区流水作业,以确保避免相互干扰。施工作业区内进行施工的顺序是第一个作业区在铺料平料,第二个作业区则在洒水碾压,而第三个作业区则在进行取样、质检、验收,依次循环施工从而提高坝面上施工机械的使用效率及坝体填筑速度。其次是坝体填筑前碾压参数的确定。在坝体填筑前,要先选定砂砾石料场,确定砂砾石料场的砂砾石料符合质量要求,并对符合要求的砂砾石料进行碾压试验,确定合理的碾压参数,包括采用的碾压设备,碾压设备行走速度、行走方向与碾压遍数等。
2水利工程建设期间大坝填筑作业的中期工作
在大坝填筑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应适时的进行碾压测试,作业人员为了更好的保证整个工程的建设品质,需要严格的按照作业的标准开展测试工作。如果在作业的过程中,发现碾压实验并未达到设计的使用要求,要及时的停止后续的作业,采取及时有效的应对策略进行补救,从而使整个工程的建设品质得到更好的保证。大坝在作业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相关的工艺流程进行作业,对所有的工序进行合理的分析,从而使设计方案得以更好的优化,更好的保证整个大坝填筑作业的进度,材料铺设工作也是大坝作业期间的重点工作之一,材料铺设方向要与坝体的轴线处于平行的状态。适时加大对材料铺设的厚度进行及时的测量,厚度要保持匀度适中。在进行材料铺设作业的过程中,如果一旦发现材料存在粒径过大、整体均匀性较差的情况,需要及时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通过对物料进行再加式的形式,对物料进行打再处理,直至全部符合工程建设的设计要求,才能进行下一阶段的作业。在大坝填筑期间还要注意加强对杂质控制的力度,同时做好相应的防渗工保护,根据工程建设的实际需要及设计要求应用科学的防渗工艺,更好的保证整个工程的建设进度及品质。
3坝体分区交界作业面施工工艺
首先是过渡料作业区与垫层料作业区交界面的施工工艺。过渡料作业区和垫层料作业区填筑料铺料时应先按测量放样线铺填过渡料,并用反铲和人工配合施工,将过渡料作业区滚落到垫层料作业区旁边的体积较大的块石清理干净后,再铺设垫层料作业区填筑料。特别注意在铺料时应避免分离,交界处要避免粗骨料集中在一起。铺设好填筑料后,用碾碾压设备同时碾压过渡料和垫层料。过渡料和垫层料要平起施工,一起均衡上升。过渡料和垫层料和岸边及建筑物的接触部位进行填筑时,要严格控制因颗粒分离而造成粗料集中在一起及架空现象。过渡料区填筑料和垫层料及与相邻层次之间的填筑料应避免混淆,且界限要分明。
交界作业面继续分段铺料填筑时,严格的做好接缝处各层之间的连接,以防止层间错动现象、折断现象和混淆现象的产生,并且在斜面上的横向接缝要收成缓坡。其次是坝壳料作业区和过渡料作业区交界面的施工工艺。坝壳料和过渡料交界处填筑时,需先填上游坝壳料,紧接着填筑过渡料,再填下游坝壳料,一定要做到一层坝壳料与二层过渡料平起填筑,齐平碾压。特别注意在铺设过渡料之前,应先将坝壳料料坡面上超径的粗骨料清除到大坝的下游侧,从而使坝壳料和过渡料之间有一个较为平顺的过渡。
4施工条件
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坝体周边和基础仍采用常态混凝土,约占总体积的55.10%。碾压混凝土范围小,体积小。碾压混凝土和常态混凝土交错填筑,相互干扰,层间结合施工质量不易把控,施工难度大,同时要求施工场地开阔,机械配备足够,混凝土施工速度快,拌和能力高。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坝体混凝土水泥用量虽然较少,水化热温升较小,但存在不同混凝土交错使用,相互干扰,施工难度大且质量不易把控,同时考虑到枢纽工区场地较为狭窄,施工布置困难,且坝体断面较小,不能充分利用大型碾压机械施工,也不能发挥碾压混凝土可快速施工,缩短工期的优点;常态混凝土重力坝需要采取温控措施避免坝体混凝土开裂,但大坝为中低坝,坝体断面相对较小,工区气候温和,早晚温差变化小,坝体混凝土可采用低热水泥、施工过程中采用柱状分块浇筑、在早晚温差较小的时段先浇筑完成体积较大的坝段、夏季施工预冷骨料和对混凝土表面进行绝缘保护等方法即可有效地控制坝体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水化热温升问题。从施工条件看,常态混凝土重力坝方案优于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方案。
5大坝混凝土浇筑入仓道路布置
由于大坝混凝土运输采取混凝土运输汽车作为水平运输、长臂挖机作为垂直运输入仓、人工配合普通挖机进行仓内平仓的施工方案,依据设计图纸,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大坝基础开挖完成后,基底高程与上游河床的河床面高差为13.5m,与下游河床的河床面高差为3.5m。基于此情况,上游入仓浇筑基坑大坝混凝土高差太大,修路下至基坑亦困难,无法浇筑基坑混凝土,而下游入仓浇筑基坑大坝混凝土高差仅为3.5m,高差小,修路下至基坑简易、方便,故基坑混凝土采用从下游围堰修路至坝后的方式进行其混凝土浇筑,故需修筑坝后入仓道路。因坝后入仓道路无法将大坝混凝土浇筑至坝顶,当坝体混凝土浇筑至一定高程后,下游入仓道路再继续垫路就形成了入仓道路纵坡加大,混凝土运输车无能爬坡,故采用上游混凝土运输路线,大坝混凝土改为上游进料,故需修筑坝前入仓道路。坝后混凝土入仓道路布置:坝后混凝土入仓道路的混凝土运输路线:右岸拌合楼→进场道路→右坝肩坝顶→向右岸下游方向回头经导流洞出口钢便桥至下游围堰顶高程或围堰加高后高程→坝后入仓道路。
结语
综上,通过水利工程施工中大坝填筑施工技术分析,认识到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大坝填筑作业前期的准备工作,加强材料、机械、人员等资源进行科学的调配,水利工程建设期间大坝填筑作业的中期工作,加大水利工程作业期间大坝填筑工作中的碾压作业:保证坝体的湿润度;选择恰当的碾压方式,相信在专业技术人员合理作业技术的应用之下,整个大坝填筑工程的建设品质会得到更好的提升,为我国的水利建设提供更加强大的助力,更好的服务于我国的社会建设事业。
参考文献
[1]马学斌.解读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J].建筑与装饰,2018(13):125-125.
[2]邢婷婷.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土方填筑施工工艺探讨[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8(9):219-219.
[3]于雷.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土方填筑质量控制要点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6):204-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