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建筑工程质量控制方法与措施

发表时间:2020/7/15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2月第6期   作者:梁秀琪
[导读]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工程质量关系到整个建筑工程未来功能的发挥,
        摘要: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工程质量关系到整个建筑工程未来功能的发挥,也关系到施工单位的经济利益,通过强化工程质量管控,提高工程施工水平,才能真正地确保工程建设质量。本文分析了建筑工程质量管控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具体的质量管控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控问题;对策
0  前言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需要健全完善的制度、科学有利的管理方法,更需要先进的技术与负责的人员。对此,建筑工程施工单位要从这些关键方面入手来强化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从材料、设备到人员再到技术再到制度的完善步步为营,全面把握、综合衡量,最终打造出高质量的建筑工程。
1  建筑工程质量管控中的问题
1.1 质量管理制度不健全
        建筑工程质量管控需要健全完善的管理制度、体制,这样才能确保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有法可依、有规可循,然而,目前的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制度依然不健全,施工单位未能依照国家的行业法规来执行质量管理,从而使得建筑工程施工建设质量检查、监督等过程中无法形成统一的标准和规范,也正是因为缺少完善的制度、规范等的约束,才为工程的劣质施工创造了可乘之机。所以,完善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制度体系势在必行。
1.2 质量管理工作无侧重
        建筑工程质量管控是贯穿于整个工程项目建设的全过程,这就需要有针对性、有侧重地进行质量管控,然而,施工单位在实际管理中却缺少战略性的管理方案,采取一刀切式的质量管控模式,导致实际的工程质量管理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特别是工程项目中的一些关键部位、薄弱环节由于缺少针对性的强化监督,为质量问题酿造了可乘之机,使得潜在的质量问题层出不穷。
1.3 人员与技术管控不到位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是一项技术性施工,建筑工程也是一项集工艺、技术为一体的工程项目,施工人员自身的素质、能力、水平等都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然而,现实的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忽视了人员与技术的管理,缺少对人员的专业化培训、针对性指导,实际所采用的施工技术、工艺等难以符合工程实际,新型技术、工艺等的优势无法得到充分地发挥,从而影响建筑工程质量。
2  建筑工程质量控制方法与措施
2.1 创建并完善工程质量管控制度
        建筑工程质量控制与管理需要健全完善的管理体制提供支持,具体的管理体制包括:施工人员素质与能力培训考核体制,施工材料与设备的检查体制,施工工艺与技术的管理体制以及施工工序规范化管理体制等。从人员、材料、设备、技术、工艺以及工序等多个关键方面入手来制定科学的管理体制,其核心就是服务于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提高工程施工质量。无论哪一方面管理体制的健全与完善,最关键是要有健全的法规、制度与规程作为参考和依据,这样才能保证各个方面的管理都有法可依、有规可循,才能体现出规范化管理,在实际施工中要求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各类人员都严格遵循管理体制的制度与规程进行管理,确保从人员到工序再到工艺等都能按照规程来履行,以此来保证建筑工程质量。
2.2 施工材料与设备的质检与维护
        施工材料与施工设备是建筑工程施工建设所必须的硬件,高质量的施工材料与设备才能保证高质量的建筑工程,特别是施工设备自身的质量与运行水平直接影响到工程建设的进度,关系到工程建设施工的经济效益。

从施工材料方面来说,要从材料采购环节进行严格掌控,严把材料采购关,优选专业技术水平高、责任意识强的采购人员负责材料采购工作,施工单位也要逐一对比市场上不同厂家的材料,从质地、型号、规格以及尺寸等进行比对,既要保证所选的施工材料符合设计要求,又要保证其质量,材料进场前的质检是关键,因为通过质检可以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质量问题,不达标、不符合质量规定的材料不允许进场,施工单位还要加强施工材料的现场管控,进场材料应根据材料的类型、质地以及施工工序等来规范化储存保管,维持材料最优质地和性能,为了确保材料不变质,施工单位还可以根据工程项目的工序先后、施工所处环节等来阶段性地逐步引进施工材料。对于施工设备则要强化施工设备的施工前调试,施工中跟踪的管控制度,特别是一些大型的机械设备要实施全过程地管控,施工现场设置专业检修人员,遇到故障及时进行维修,以此来确保施工机械设备处于正常运行状态。创建管理台账,根据施工计划、工序、定额等来完善材料与设备的收发、储运等不同环节的管理,保证施工材料、施工设备的质量。
2.3 关键部位与薄弱环节的重点质检
        建筑工程项目建设施工过程中存在多个关键部位,这些部位都将成为质量管控的重要部分,施工单位最关键是要掌握具体哪些工序中存在影响质量的关键部位以及具体的薄弱环节,这其中就需要一定的技术水平。例如:框架结构内部的梁体、柱体就属于关键部位,必须重点进行质量检查,混合结构内部的砌体、预制楼板的安装等就属于重要部位、薄弱环节,些许的疏忽都可能造成质量问题,建筑装饰工程中,外墙大面积贴面砖就要成为重点质检对象,随着工程建设施工有序地展开,施工单位必须了解和掌握具体的关键部位与重要环节,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质量检查与监督,对于特殊的部位要采取适应性的技术来进行检查,通过检查及时排查出问题及时采取措施来解决问题,以此来确保关键部位的施工质量。同时,还要强化对工程薄弱环节的质检、监督,特别是一些涉及到新技术、新工艺使用的环节,由于经验有限需要重点进行监管,也要重点检查易出现问题的环节,例如:工程项目中的轴线位移、梁柱是否归中、预制板轧缝等都是薄弱的易于出现质量问题的部分,要集中控制这些薄弱环节的施工监督与质量检查,采用先进的技术、工艺等来排除一切不良问题,排除隐患和危机,从而确保建筑工程质量。
2.4 重视人员培训考核
        工程项目从项目立项到施工竣工涉及到各个岗位、各个专业的人员的参与,必须要强化各类人员、各个岗位的选拔、培训与考核,重点选择具有高度责任感、超强质量意识且经验丰富、技术水平高超的人员作为工程项目各个工序施工的负责人,而且还要强化这些人员的培训,通过培训使他们掌握先进的技术、并能科学地运用最新的施工工艺, 发挥新型工艺和技术的优势作用,以此来确保工程施工质量,同时,也要严格施工人员的考核,通过定期考核的方式来监督约束施工人员提高质量责任意识,主动地强化工程质量检查,承担起工程质量管理工作。
2.5 强化新技术、新工艺的运用
        随着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全新的技术、工艺等都运用到建筑工程施工建设中,发挥着对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的保证功能。施工单位要正视施工技术的改革创新,本着与时俱进的理念来积极地运用全新的技术、工艺,通过改良施工技术来确保建筑工程质量,强化新技术、新工艺在工程项目施工中的运用,发挥新技术的质量优势,从而确保建筑工程质量。
3  结语
        质量是建筑工程项目的灵魂,只有确保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才能真正地提高工程建设水平,也才能实现建筑工程优势功能的发挥,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必须认识到质量管理的重要意义,从各个环节入手采取强化的质量管控措施来确保工程建设施工质量,从而获得理想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刘伊生,主编.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理论与实务[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2] 姜艳彬.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J].林业科技情报,2011,(38):32-38.
[3] 马林,罗国英主编,中国质量管理协会编著.全面质量管理基本知识[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4] 中国建设监理协会组织编写.建设工程质量控制[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