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质量控制策略

发表时间:2020/7/15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2月第6期   作者:张国彪 马翔 泮登宝
[导读] 随着现代化进展历程的加快,城市建设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升
        摘要:随着现代化进展历程的加快,城市建设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升,建筑行业发展的速度也愈来愈快,建筑工中主要的构成部分之一就是房屋建筑工程,并且房屋建筑工程也成为了目前城市现代化建设的支柱产业,与此同时,建筑房建工程在当今社会中占据了特别重要的位置,建筑房建施工品质的好坏会直接对社会安定以及百姓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等带来影响。现如今,房屋建筑工程品质的好坏也成为了人们重点关注的话题之一。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1 引言
        近两年,我国建筑行业发展增速放缓,行政主管部门在安全、质量方面也采取了一系列的管制措施,旨在规范建筑行业发展,指导建筑工程管理变革。“施工”是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最为重要的阶段,关系着安全事故发生、质量形成以及成本投入,此阶段的施工技术质量控制措施,应符合新时代建筑行业管理规定以及行业发展需求。下文就立足于该背景,对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质量控制策略进行详尽论述。
2 建筑房建工程增强施工质量管理的重要作用
        在建筑房建具体施工过程中,整体的施工品质会受到许多人为因素以及自然因素的干扰。现如今,百姓的日常生活、生产都无法脱离房屋建筑,而如果房屋建筑由于施工品质问题而出现了安全事故,将会对百姓的人身安全以及财产安全带来十分严重的影响。所以,增强建筑房建工程施工技术以及施工品质管理有着特别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建筑房建工程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其施工工序较多,所以各个施工工序施工技术所具备的施工技术要点存有很大的差异,唯有全面了解各个施工工序的技术要点,才能够增强施工技术管理,提升整体的施工品质。
3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质量控制的有效方法
        3.1 实施全过程技术管理
        建筑工程施工环节众多,施工技术管理中要贯彻全过程管理理念,加强对各个环节的施工技术的管理,从而确保施工建设的质量。工程设计是整个工程建设施工的基础,在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要确保设计的质量,工程建设过程中工程设计变更会严重影响工程进度和工程造价,因此要严格把控工程设计。再者是加强图纸的会审,把握建筑工程设计意图,对施工图纸的合理性进行审核,确保图纸的使用功能和图纸的完善性。加强施工过程的技术管理,明确技术要求,加强人员管理,确保人们能够严格依据相关规定和规则进行施工建设。
        3.2 加强技术交底管理
        加强技术交底从而确保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在进行工程建设时,施工技术管理人员要提前进行技术交底,特别是对于特殊工序和环节,施工技术管理人员要加强技术交底,以确保施工能够符合相关标准。在进行技术交底时,要着重对安全事故高发环节进行技术交底,以提升施工的安全性。技术交底是层层进行的工作,在进行技术交底时要确保技术交底的准确性,确保一线施工人员能够明确施工技术要点和施工的难点,明确施工意图,从而提升施工质量。现场施工技术管理中,施工人员要严格的依据施工合同和施工图纸进行施工,确保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
        3.3 全程监控质量,超前指导施工
        材料质量直接决定了建筑工程质量,施工单位应从多方面加强材料管理工作,明确基本的技术标准以及质量水准,针对钢筋、水泥、拌和料等非标准化材料,对非标准化材料严格落实分批次抽检措施,所有材料进场前,必须要经过严格检验,若检验不合格则不予进场。

每个班组在正式进场施工前,现场负责人应召集班组长、施工员、质检员等现场施工相关人员开展施工培训、技术交底,通过案例介绍、罚则详解等多种形式,强化现场施工人员质量意识,明确在施工的过程中,所有工序必须要落实三检制度,即“班组自检、质检员复检、现场负责人终检”,每一次检查都需要有完善的签字认证手续,施工员、质检员,综合采用突击检查、巡检、旁站监督等方式,确保现场作业规范性,消除现场存在的不规范操作以及质量隐患。尤其是建筑工程中的隐蔽工程,不仅施工单位要严格落实“三检制度”,同时也要要求监理方陪同检查,无质量问题,且所有隐蔽工程都施工完成后,监理方工程师签字认可,并做好影像记录,如此才可进行下一道工序。
        3.4 加强施工技术控制
        建筑施工技术水平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建筑整体质量情况,如果施工技术不成熟那么质量管理也难以切实实现。在施工前应当预测建筑工程所需要采用的技术,对垂直度测量进行精准地控制,确定好边角柱位置,然后用吊线法做好测量柱垂直度的控制,最后在进行混凝土的灌注。同时,设计图纸也是整个施工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在正式开始施工前各个部门需要共同探讨审核施工图纸的可行性,细化工作流程,认真检查其中的参数等是否合理,确保设计图纸的可行性,尽量避免施工过程中发生图纸变更情况。此外,应当优化管理模式,主要是以现有管理为基础重视建筑工程关键问题,并且优化和完善制度、安全、工序、技术等各个方面内容,从而提升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水平,最终将整个建筑工程项目质量提升。我国自从进入二十一世纪就开启了经济发展的新篇章,近些年我国建筑行业的进步有目共睹,同时建筑喊个与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会。在时代发展背景下,建筑行业必须不断更新管理模式,摒弃传统的管理方法和理念,积极应用符合国情的先进的质量管理办法,加强对国内外优秀管理经验的借鉴和学习,把握质量管理工作的精髓。
        3.5 完善质控体系,量化考核机制
        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是保证各项措施有效落实的基础,应在施工组织方案基础上,明确项目经理、施工员、安全员等人员的具体职责、负责范围,并确定高效的信息传递机制、反馈机制。施工企业还要高度重视人员培训工作,内部审查人员发展要素,找到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同时,应围绕工程质量管理、工期管理、进度管理等,制定出完善的考核机制,确定量化考核指标。比如,现场施工质量安全发生率、现场巡查率、问题解决效率、工期延后率、人员管理质量等等,确定各个岗位的工作标准,促使现场施工管理人员自觉履行管理职责,并不断探寻可提高施工质量的工作方法。目前,我国正大力推动住建部颁布的《建筑企业资质管理规定》,参加建筑活动的主体将实施新的从业资格许可制度,并将通过提高申报要求等控制方式,由此我们可了解到,未来建筑行业将会更加规范,施工企业必须对此有一定的预见性,优化施工队伍结构、规范建筑市场秩序、保证建筑工程质量、提高建筑队伍素质。
4 结束语
        在具体的管理工作中,要贯彻全过程技术管理理念,对各个环节的施工技术进行管理,明确施工责任和加强技术交底,确保一线施工人员施工能够符合合同要求和技术规范。完善施工现场安全技术管理制度规章,严格按照流程和规章制定进行施工技术的管理,另外,要加强工程施工技术的记录和归档,以为后期的施工提供参考。总而言之,施工技术管理是施工管理工作的重点,加强施工技术管理能够有效的确保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是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的有效措施之一。
参考文献:
[1] 项顶峰.建筑施工技术及加强建筑工程管理的研究[J].居业,2019(03):163+165.
[2] 邓帅.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常见问题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9(08):16-17.
[3] 吴贤坤.刍议市政建筑工程质量及施工技术管理策略[J].四川建材,2019,45(03):194-195.
[4] 武晓勇.浅议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质量管理[J].建材与装饰,2019(07):168-169.
[5] 裴帅.建筑工程质量控制与质量技术监督[J].绿色环保建材,2019(02):23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