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施工机械设备安全管理,一直是建设工程的一个重大问题。施工机械设备管理是否高效,直接体现在工程质量方面。对于建设工程而言,机械设备管理对整个工程质量有着直接影响。如果没有一个合理有效的管理政策及制度,无法保证机械使用寿命和工程进度及效率。众所周知,建设工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就是因施工机械设备管理不当,从而导致一些安全事故的发生。可见,由于设备引发的问题,也是多方面的。基于此,本文就对该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设工程;施工机械;设备安全管理
引言
现阶段,工程建设行业的发展速度比较快,特别是近年来机械设备的类型越来越多,机械设备已经成为施工行业发展中的重要生产力,同时是保证施工能够顺利完成的重要施工工具。对机械设备进行完善全面的管理能够提高施工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因此,在施工企业开展管理工作时,必须重视研究机械设备的管理机制,充分发挥机械设备在施工过程中的积极作用,才能够促进我国工程建设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1建设工程施工机械设备安全管理现状分析
1.1欠缺管理规范制度,且还不具有合理性
根据有关数据调查显示,大多数的建设工程在相关生产机械设备的管理,以及维修保养过程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方面的问题,很多建设工程企业,都把过多的时间和经历,放在了对工程的施工进度上,从而忽略了设备管理的重要性。对于建设工程施工而言,施工机械设备的管理,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不被威胁,其次还可以提高施工的进度及质量。正如大家所知,机械设备是建设工程的核心,要是在建设的过程中,其机械设备出现故障或者是老化,且没人进行及时的发现,那么所引发的安全问题,是不堪设想的。而导致管理制度欠缺的主要因素,可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是由于施工机械设备管理人员自身能力的问题,很多建设工程普遍都存在的一个现象,就是没有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培训及考核,而且很多的管理人员自身的水平能力也不高,再加上管理制度体系也不合理,从而导致施工机械设备的管理,没有一个科学规范的依据。其次,就是没有在机械设备的维修和保养上给予太多的精力。施工机械设备的好坏,直接能够体现出施工是否能够如期进行。
1.2施工机械设备的配置缺乏一定的合理性
建设工程开展的主要核心,就体现在其机械设备是否合理。对于建设工程而言,通常对于其施工设备的配置要求都是极高的,因为设备是保证整体工程最终质量的主干力。如果设备的配置都缺乏了一定的合理性,那么不仅会增加整个工程的成本,而且还会增加施工人员的作业时间,并且还会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其工程建设的效率低下。而这样一来,不仅建设工程没有获得相应的利益,还会使得其建设的成本反而还增加了不少。往往这些看似比较省钱的方式,实际上不仅会对整个施工的安全造成影响,还会使得建设工程的资源造成浪费,最终导致企业的生产效率得不到相应的有效保障。
1.3缺乏专业化的管理人员
要想保证施工机械设备的安全问题质量得到有效的提升,就应该聘用一些具有专业管理能力的人员,来对其建设工程的施工机械设备进行相应的安全管理。但往往在此过程中,都是由于建设工程企业或施工单位,没有选择专业的管理人员,通常都是只要以前当过管理员的人,就都能够来进行施工机械设备的管理。这样是非常不可的,由于他们自身仅仅只凭借着以往的一些管理经验,就来进行管理,这样势必将会导致施工机械设备管理的效率低下。
2加强施工机械设备安全管理的优化策略
2.1全面化实施管理体制的规章制度
对于任何一个施工企业或施工单位而言,制度管理体系的建设好坏,直接决定了该企业是否在规范的制度下进行生产和作业。因此,实施全面化的管理规章制度,显然成为了必然的发展趋势。但由于管理的层面较多,我们就可以大致的分为几方面来进行管理。比如:对于施工人员方面,建设工程单位应该定期的组织一些机械设备的使用技术培训,应该多给施工人员们传输一些正确使用机械设备的方式方法,以此来避免因操作不当,从而导致机械设备的原理被打扰,最终导致操作不当而使得设备出现故障。其次,就是维修人员方面,施工单位要想使得工程能够顺利的进行,就应该不断的加强培训维修人员的业务能力,比如多邀请一些专业能力较强的维修师傅们,来工地上给相关维修人员进行,如果保养和维修施工机械设备,才能延长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这样一来,当维修人员的水平能力提高了,还能在很大的程度上为施工企业节省维修的成本,同时也保证了施工的整体进度不受到影响。
2.2健全安全规制法律体系
根据我国目前的安全法律体系来对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体系进行完善健全,主要从以下几点进行入手:(1)加快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制度管理对象、管理项目、责任到人。最重要的是,明确部门的职责问题以及对职能交叉的部门进行界定;(2)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配套的规章制度。为了保证安全管理部门能够依法行政,国家需要根据建筑企业的特点来进行制定安全监理行政处罚规定、安全检查规定;(3)完善强制报废不合理机械制度。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制定特色的、符合国情的强制报废制度,实现设备的优质高效化使用。
2.3重视机械设备维护检修工作
在对施工企业的机械设备进行维修和养护的过程中,需要从以下方面出发,保证维修养护工作规范有序:第一,要以设备数量为基础建立设备养护管理队伍,确保养护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对设备进行科学管理以及规范性养护,加强机械设备的日常检查工作,定期对机械设备进行检查,防止机械设备出现故障隐患。第二,建立定期、定人、定岗养护制度。将机械设备的使用、养护、管理工作划分给具体负责人,对机械设备养护和使用进行同步管理。第三,监督机械设备的使用以及管理工作,同时要实行合理的奖惩制度。对机械设备养护到位的人员给予适当的奖励,提高养护管理人员机械设备养护意识。最后,要重视对特种机械进行安全检测工作。在施工过程中的特种设备主要指的是比一般设备危险性更强的机械设备,对特种设备进行养护工作时,除了加强日常管理与养护工作之外,更重要的是对特种设备进行必要的安全检测工作,避免特种设备出现安全事故。
结语
对机械设备生产过程中的一些常见故障问题进行有效控制,提升机械设备的日常保养与检修工作,对于提升企业竞争力来说有着非凡的意义。因此,只有不断的加强机械设备的管理,并通过高效率的方法,以及制度体系,才能对机械的生产效率提升,以及降低工程成本和设备投资,最大化的使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延长。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生产的产品在市场中获得更大化的利益,为产品能够在市场中站稳脚跟做好准备。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建设工程的稳定发展,离不开机械设备的高效管理,只有将机械设备的管理工作做好,才能真正地提升我国施工机械设备的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刘涛.浅析如何加强工程施工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07):27.
[2]张志涛.浅析建筑工程施工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江西建材,2017(19):285+291.
[3]朱静清.建筑工程施工机械安全管理探究[J].建筑知识,2017,37(10):128.
[4]韦毓任.浅谈如何加强建设工程施工机械设备安全管理[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7(08):250-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