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房屋建筑建设质量决定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在施工时必须保证建设质量。施工企业应科学、合理地控制每一施工环节,满足质量标准要求。房屋建筑工程项目具有内容复杂多样的特点,导致影响建设质量的因素较多,如何规避影响因素是施工企业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本文围绕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建设阶段的质量管理及实施展开了研究,旨在促进房屋建筑建设质量不断提升。
关键词:房屋建筑;施工建设;质量管理;实施措施
房屋建筑工程建设质量会受到较多因素影响,包括施工工艺、施工技术、环境因素、施工人员、施工管理等。其中,优质的施工管理能够规范每个环节的施工过程,保证建设质量。在开展施工管理工作时,最难把控的环节是施工阶段的管理。施工阶段是落实项目建设计划的重要环节,需要各部门之间良好配合、施工人员严格依照规范标准操作,通过现场质量管理、监督管理保证施工阶段的建设质量。
1 房屋建筑工程建设施工阶段的特点
1.1 制约因素较多
铺设地基是建设房屋建筑的首要工程,在施工时会受到地质条件、环境、施工水平影响建设质量。其中,地质条件中的泥质土、松软土是影响地基铺设质量的重要因素,对房屋建设质量、施工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施工阶段的建设要求。因此,施工企业在铺设地基之前,会安排经验丰富的房屋建筑工程师研究对比整体房屋建筑,并根据掌握的实际准确数据制定出合理的铺设方案。
1.2 安全隐患较多
在铺设地基时,还会受到黏土与湿土地质条件的影响。施工企业应针对此地质条件采取合理化的铺设方案,保证铺设质量的同时保障安全性,只有地基铺设具备安全性能,才能保证后期工程建设的质量,还可以有效解决建设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而在实际开展地基铺设时,要解决铺设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需要施工企业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对铺设工程中的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导致施工企业在铺设时只是形式化地开展排查工作,为整体房屋工程建设遗留较多的安全隐患。
1.3 施工存在偏差
目前,房屋建筑工程在建设中存在着施工偏差问题,严重影响施工质量,比如外墙雨水渗漏问题、屋面漏水问题、建筑凹凸不平问题等,威胁着住户居住安全。分析工程产生施工偏差的原因与施工企业建设态度、监管力度密切相关,施工企业过多注重施工进度、经济收益,而忽略了施工质量,在材料管控方面、现场施工管理方面都未达到严格要求,为工程建设遗留质量隐患、安全隐患。
2 房屋建筑工程施工阶段质量控制措施
2.1 保证模板施工质量
在建设房屋建筑工程时,要保证模板施工质量。如果梁体实际跨度未达到4m以上时,任何人不能以各种理念对支设的模板数据进行改动,防止模板影响建设质量,还要保证接口处在2mm以下。在实际建设中,要合理支设脚手架,还要预留充足的区域便于施工作业。为了避免发生混凝土损坏的问题,应在模板基层底部实施抹平处理,还要在紧挨墙面开展模板处理工作。在处理顶部模板时必须利用水准仪校对模板,达到水平值的要求。另外,应运用塑料胶带实施加固稳定措施,在加固竖向模板时可采用加压海绵条辅助加固。梁柱与悬挑结构变形会影响房屋建筑安全性,要采用拉通线方式检测梁柱与悬挑结构,如果发现变形问题应及时调整。
2.2 注重混凝土施工质量
在建设房屋建筑工程时,混凝土施工是重要的环节,必须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进而满足建筑具备稳固性、安全性。在搅拌混凝土时,应严格依照操作步骤实施作业,保证振捣均匀性。在振捣时应密切观察混凝土是否存在气泡问题。在浇筑混凝土时,应保证施工对象、施工位置与设计图纸相一致。在处理混凝土缝隙时,应露出石子与泥浆,目的是保证后期开展洒水工作时达到湿润的效果,从而促进水泥砂浆充分融合,实现接缝处优质处理。在浇筑混凝土时,设施设备是影响浇筑质量的重要因素,如果设备发生故障应及时根据设计图纸标记出施工缝的位置,在次梁板跨中的1/3范围内实施预留措施,保证后期施工顺利开展。
在所有混凝土浇、捣工作完成后,要严格依照相关规定开展养护工作,养护方式应根据季节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方式,每日可开展两次养护,时间应控制在7-14d范围内。如果混凝土制作合格,可采取试验养护方法,试验过程应达到标准化。同时,在施工现场养护模板,可以为模板拆除提供依据。在水泥用量标准配比下,为了降低水化热发生率,在设定用量方案时可适当运用其他减水剂与掺合料。
2.3 钢筋工程施工
钢筋材料是建设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必需品,施工企业要检测钢筋材料质量,可考察钢筋是否具备出厂合格证,还要对使用性能进行检验保证钢筋质量。在储存钢筋时,应合理化分配摆放,防止生锈问题发生。钢筋在投入使用之前,应再次检测钢筋质量,考察品种、规格、数量、搭接长度等,还要开展焊接试验并创建检测数据报告,经现场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投入使用。在建设中,要利用钢丝固定板墙与楼梯外围处的交接点,应用6.5钢筋固定板墙内侧双排钢筋,每平方米至少应用1根。
3 房屋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管理措施
3.1 安全管理措施
施工安全应贯穿于工程建设始终,管理人员应加强施工阶段中的安全管理工作。根据施工阶段中存在的安全隐患编制安全管理制度,要求施工人员按照安全管理制度施工作业,规范施工行为,严格依照规范标准操作。在施工之前,管理人员应组织施工人员开展安全意识培训,可利用实际案例的方式引导施工人员注重安全施工,从而在实际施工时能够约束自身行为。另外,施工设备也是引发安全事故的重要因素,应采取专人专机的方式,并要求操作人员定期维修养护设备,保证设备正常运转,避免发生故障。例如,某房屋工程建设中,施工企业为保证施工安全,要求管理人员加强安全管理工作。管理人员搜集了施工人员因未规范操作而引发“高空坠落”的视频,并在施工前开展安全意识培训时,向所有施工人员播放。由于事故中的施工人员与企业施工人员身份相同,企业施工人员认识到“危险离自己很近”,在实际施工中严格依照规范开展施工,施工安全得到有效保证。
3.2 模板施工管理
在模板施工时,经常会发生柱模板截面尺寸超标、柱身扭曲变形的质量问题。管理人员要加强模板施工管理工作,要求施工人员严格依照施工标准操作。如果发生这两种质量问题,应及时要求施工人员进行合理化调整,可采取修平钢模存在的凹凸现象,应用U型卡子加固。在支设模板之前,要根据图纸实施弹线,找出底部模板试样,达到精准要求。应经常核对钢筋位置,做好支撑与拉杆之间的配合。
3.3 混凝土施工管理
混凝土施工质量决定着建筑的稳固性、安全性,管理人员应注重混凝土施工管理工作。要求施工人员在浇筑混凝土时应及时清理模板,保证浇水湿润的效果,在钢模板涂刷脱模剂应达到均匀性。在钢筋施工时应检查施工位置,保证与设计图纸相一致,如果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防止发生钢筋移位的问题。另外,应加大振动棒的应用,应用时避免与钢筋碰触引发移位。严格把握混凝土搅拌过程,比例分配合理化。
3.4 钢筋工程施工管理
钢筋材料质量、施工质量决定着建筑建设质量,管理人员应加强钢筋工程施工管理工作,检查钢筋的位置是否与设计图纸相符合,核对钢筋套箍是否满足标准要求,必要时应运用卡子固定模板上口。在生产至绑扎钢筋时,严格依照图纸规定尺寸施工。在混凝土浇筑作业前,应实时保证钢筋稳定性。在浇灌混凝土时,应在钢筋下部支垫垫块。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房屋建筑工程施工阶段是容易发生质量问题的关键环节,施工企业应注重此阶段的质量管理,运用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保证施工质量。施工企业应挖掘出施工阶段存在的质量隐患、安全隐患,制定针对性的措施进行干预,达到保证建设质量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冯吉昌.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建设阶段的质量管理及实施解析[J].商品与质量,2019,(44):37.
[2]姚欣雄.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建设阶段的质量管理及实施解析[J].建筑与装饰,2020,(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