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科技进步和互联网技术的广泛推进,越来越多的领域开始引入信息技术做业务,这对于整体效率和质量提升都是极大的帮助。在诸多的信息技术中,数字化技术是颇具代表,将它引入到测绘技术中,可以极大辅助整个业务的推进。在本文中笔者试图结合所在的地区,以实际案例分解研究的方式,谈如何做好该项技术的具体落实,进而为实际业务开展打基础、也给测绘技术进步带来一定的理论上支持。
关键词:测绘技术 城镇测量 数字测绘
1 引言
新时期信息技术迅速发展让各个领域的整体生产力得到了迅速的提升,也解决了不少在过去各类传统模式下无法解决的问题。比如在测绘领域,随着各类的新的数字化技术广泛引入,地籍测量工作也得到迅猛的发展。在技术角度来看,主要是结合辅助计算机技术的推进,在机助测图上提升业务的质量。优势在于可以迅速的构建起地图的数据库特别是可视化的、这对于接下来业务分析很有价值。
笔者试图结合参与的A项目,谈对于数字化测绘技术的实际使用,结合国内地籍测量工作,归纳技术的经验,给接下来的研究打下基础。
2 业务依据和所持设备概述
2.1 业务依据概述
在实际业务推进中,业务依据和所持设备都是十分重要的,特别是对于本文所提到数字化模式。在A项目中,结合地区实际在充分考虑了地理条件和人文社会因素后,最终项目组以国家测绘局1992年颁布的定位系统测量规范、1993年颁布的城镇地籍调查设计规程、1994年颁布的地籍测绘规范,和地籍圈图式,以及1999年颁布的城市测量规范作了依据。这是整体业务具体开展的基础。
2.2 所持设备概述
所持设备也是在地区实际地理人文因素研究后,项目组在规范要求下所择取的。包括8台南方公司生产的GPS接收机,也配置了相关的计算机软件辅助业务推进;莱卡公司所制造专业地图测绘机和流动站1台以及全站仪系统软件;还包括了南方公司的测图软件CASS,笔记本电脑和外设等。所有设备都经过了专业人士的监测,符合业务需求和合规性的要求。也都接受了专业人士的检测。
2.3 数字化测绘的优越性
之所以在该项目中最终确定采取数字化测绘方式,主要考虑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该项技术在一些具体问题上有优势,比如在弥补过去传统模式下存在的方法中线条、符号、数字处理缺失有很好帮助,可以分门别类的作出相对比较细致处理,不过需要专业人士。结合计算机辅助可以迅速得到结论,这是过去没法想象的。其次,这项技术可以做出不同、多个区间的要素组合模拟,也可实现很多设想,满足不同的用户需求。在项目中地理业务工作者和人文社会业务工作者都可以结合自己的需求,来得到满意的数据。再次,结合计算机技术的引入,可以使得整个业务向着自动化、科学化和规范化角度迈进,这自然是符合时代所需的方向。比如,在A项目开发中就加入了城市价值估算和资源开发利用情况在数字化辅助下的设计,相互之间还可就所提方案做出对比,这是优势所在。此外,在及时存储查阅和打印等方面,也十分便利。
3 测量的作业流程及实施
3.1 测量的作业流程
结合大量走访和研究,在充分了解了数字化地籍测量基础,和规范要求及所持设备的功能后,项目组设计了整个作业的流程,在保证作业进度和数据安全基础上,设计了包括控制测量、碎部测量和内业数据处理、地籍信息系统的构建等在内的步骤。
3.2 测量的实施
1)控制测量
首先,控制测量。控制测量是业务基础,是由人操作GPS设备,来最终获取数据和处理的。A项目所采取的设备来自于莱卡公司生产的,包括了硬软件两个部分,定位方式是静态快速。
测试区域以2003年以来设置的3个D级控制点,作为根本的地籍数据变更的实际起算点。而对于全站仪的设置,以及碎部点的测量,大部分定位都安置在了建筑物上面或者是主干道、目的就是为了降低其他因素所带来的干扰。
结合技术规范要求,整体上定位设计在15°以上,要求上方是没有任何障碍物的,也不可以有比较强烈的反射金属,以及大范围的水面等。此外,还需要远离那些信号发射装置,比如区域的电视台、高压线。在技术平差值需要直接建立点数据文件,给其他测图需求使用。
2)碎部测量
其次是碎部测量。在A项目中主要采取了GPS和全站仪配合方式来测图。主要的任务在于绘制草图的难度处理,比例设计必须足够精确,尺寸过大过小都是难以符合实际需求的,必须要合理体现相互之间的关系。对于点号必须要标记足够清楚才可。如果有可以参考地图,必须提前拿出来讨论,这才可以提升整体业务的效率和实际质量。
结合笔者多年的积累来看,在碎部测量涉及的数字化技术上,可以分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是界址点在开阔的地带,大部分都采取界址点的ETK数字化测量技术,也就是实时动态的全球定位系统。比如在大平原、建筑物的角落或者是比较容易达到高大建筑的最高处顶部项目,大体都可以采取这类措施。在实际采集完毕后,需要将数据记录下来,手工或者内存记录都可以,还需要对80系的坐标和基础控制作对比和解算,带入基础的控制点,实施测算出来绘制出草图。
第二则是如果被测量的目标,比如是建筑物无法到顶部,或者相对比较隐蔽,那么则采取RTK测试。这类要求首先测设一组圈根点,再加入外全站仪辅助。对于这类测试区域,会有接收机问题,测量的状态是时断时续,这时也需要加入外部的全站仪辅助。由于该设备先进迅速,所以可以自动记录和处理数据,所以可以辅助解决很多问题。不过也需要注意绘制草图。
第三是对于那些十分隐蔽的区域,则必须要借助细节点和线之间的几何联系来确定位置,在此基础上量取了界址点和已测点相互之间相对数据的关系,在尺寸辅助下结合RDCIS系统,在绘图工具帮助下解读出来。如果实在没办法到达就可采取可以目视,结合着无棱镜激光,来测绘相互距离数据。
3.3 内页数据处理
大部分的内页数据处理都是为针对晚间的情况。结合着技术设施的引入,以全站仪为例将数据记录下载到计算机中,在草图和预设辅助下,结合JSGIS系统来做出编辑和数据上的分解。在A项目中多次采取了这类措施,取得了不错效果。在分解后还需要对其做出检测,看是否有处理错误或者不当的,必须要及时地做出修改,只有这样才可以保证数据的准确;在完毕后还需要注记相关的要素,打印出地籍图。在结合钢尺来测量,这是最重要控制保证,不可以忽视。整体上必须按着自整体向细节、层层控制分级测量模式。最终要得到地籍图,宗地图、界址点成果表等文件归纳好保存集合。
3.4 信息系统打造
信息系统打造还需要严格按着项目目标和实际测试情况来具体的展开,比如图表的一致属性,劫丈边长和反算边长检测等,在没有问题后做出设计,录入系统后打造专属数据库,做好相互的界面适配,最终提交给项目组。
4 结语
整体来看对于新时期的测绘工作,必须要采取可靠的字化技术,提升整体业务的可靠性,特别是在城镇地籍测量之中,只有这样才可以保证数据的精确性,给地区经济带来直接帮助。
参考文献:
[1]朱树先.城市地籍测绘与不动产测绘中的问题分析[J].低碳世界,2019,9(11):127-128..
[2]张晓娟.GPS RTK技术在城镇地籍测量中的整合运用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8(13):85-86.
[3]牛小倩.城镇地籍测量中测绘技术的应用分析[J].门窗,2019(12):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