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电气的施工技术及防护措施探讨

发表时间:2020/7/15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2月第6期   作者:师会友
[导读]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也对生活条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也对生活条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提供更好的居住环境,建设规模正在逐步扩大。作为一项重要的建设工程,电气施工也要率先做好技术保证和安全防护措施,为人们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保证人们的生活质量,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
        关键词:建筑电气施工;技术分析;安全防护措施
        前沿:
        在建筑工程中,电气工程不仅要满足用户的供电要求,还要具有美观实用的功能。电气工程安装质量将对整个建设工程的施工质量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在建筑电气安装施工过程中,要规范相应的安装施工工艺,做好安装全过程的相应质量控制,在保证建设工程施工质量的基础上,更好地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建筑电气施工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既有强电设备又有弱电设备。电气施工技术需要对整个建筑进行全面分析,抓住工程重点,施工人员要以负责任的态度采取安全防护措施,确保施工质量,促进社会进步。
        1建筑电气施工技术分析
        建筑电气施工技术是一门精湛的技术,对技术人员的要求也非常严格,它要求施工人员了解建筑结构本身,并牢牢掌握电力知识,既要有负责任的态度,又要有安全文明的意识,掌握熟练的施工技术。下面对电气施工中涉及的技术进行分析,说明技术要点。
        1.1电线、管道敷设
        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1)电缆管道弯曲半径过小。导管半径应大于或等于电缆的最小允许弯曲半径;(2)无论材料是什么,金属管都应与跨接地线焊接。镀锌管采用螺纹连接时,连接两端用专用接地卡固定,未镀锌时采用跨接地线;(3)桥架内电缆敷设无明显标志,电缆排列混乱,固定点少,电缆铺得太紧,没有多余的。在头端和有分支的末端设置标志。电缆排列整齐。头端和转弯端应有固定点。每隔5-10米设一个固定点。垂直敷设的电缆应根据电缆材质设置固定点,并留有较多的电缆敷设余量。(4) 金属桥架支架未可靠接地。桥梁全长不少于两处接地;(5)绝缘导管埋入地沟时,保护层厚度不够。抹灰保护采用强度等级不小于M10的水泥砂浆,保护层厚度大于15mm。
         1.2 配电箱的安装
         注意事项:(1)配电箱的型号要严格根据设计图纸的要求;(2)铁制配电箱的箱体要用厚度不小于2mm的鋼板制成;(3)箱体要安装牢固,箱盖要紧贴墙面,垂直度允许偏差为1.5%,最底边离地面距离为1.5m,箱体安装时应放在合适位置,所需零件齐全,应采用开孔器开孔;(4)箱内接线要清晰明了,回路标号应正确齐全;(5)截面积在10mm2以下的单股铜芯线直接与设备的端子连接,截面积在2.5mm2以上的多股铜芯线如果这杯没有自带的插接式端子外,段部应该拧紧搪锡,2.5mm2以下的多股铜芯线应拧紧搪锡然后与设备的端子连接。
         1.3 开关、插座的安装
         安装过程中应该采取的措施:(1)安装前首先要核实开关、插座的规格、型号,确保所用的开关插座符合设计要求,检查它们是否有合格证,还要检查开关的切断位置是否一致;(2)安装的插座要紧贴墙面,牢固安装,不要留有缝隙,插座面板要光滑,不要留有划痕;(3)同一室内的开关应该保持同一高度,而且保证开关控制有条有序,不错位;(4)安装前要逐个检查开关是否漏电,确保用电安全;通过削去导线的表层绝缘层对盒内预留导线进行处理,在削皮过程中应该确保导线不被损伤;(5)如果同一场所同时安装有不同电流或不同电压时,应选用不同结构、不同规格的插座来进行区分;(6)插座接线时应该满足以下规定:单相两孔插座,插座的右孔或上孔与相线连接,左孔或下孔与零线连接;单相三孔插座,插座的右孔与相线连接,左孔与零线连接;单线三孔、三线四孔及三相五孔插座的上孔接地或者接零线。插座的接地端子不能与零线端子连接,接地或接零线在插座间不串联连接。
         1.4 灯具和设备的安装
         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所采取的措施:(1)灯具的型号规格与设计要求不符合。应严格检查灯具是否合格;(2)灯具安装位置与设计要求不相同。应该按照设计位置将灯具排列整齐,而且要适应装修风格;(3)设备安装位置出现偏差。

安装位置与预留管线位置出现偏差时,应该安软管进行保护措施,软管长度不应大于1m;(4)安装不满足接地或接零的要求。当灯具距离地面高度小于2.4m时,灯具的可接近裸露导体必须接地或者接零。
         1.5 通电进行试验
         当导线铺设完成以及开关、插座安装完毕以后,需要进行通电试验。在通电运行过程中,对线路进行检查和观察,对开关和插座进行逐一检查,查看是否存在电线短路,线路混乱,以及插座开关是否存在漏电等现象,并对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处理,排除一切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
         2 建筑电气施工安全防护措施
         当今社会是一个智能化社会,建筑设计也逐步趋于智能化,建筑中电缆密布、设备繁多、电子装备结构复杂,为了避免由于用电设备损坏漏电等因素给人们带来生命威胁,电气施工单位应采取专门的安全防护措施,保证系统的安全运行,主要从防雷、接地、抗干扰三方面进行分析,起到安全防护的效果。
         2.1 防雷保护措施
         防雷措施是将天线安装在建筑物顶端,而且与防雷接地装置连接在一起,连接点不应该少于两处,当天线的突出部分超出建筑的防雷范围时,应该安装避雷针,避雷针要与天线避雷装置进行可靠连接。除此之外,建筑物上的各种金属器件,电缆线等都应该与建筑防雷接地装置连接,电缆线应该在进出口处将金属外皮与电气装置接地相连。如果电缆转换成架空线,应在转换处装置避雷器。
         2.2 接地保护措施
         现代建筑的接地保护系统大多采用TN-S系统,此系统属于三相四线加PE线的接地系统。首先,接地保护可采用独立接地,将防雷接地与其他直流接地和保护接地分开的措施,目的是为了排除干扰因素,其次,系统的接地极与地线之间要保持绝缘,绝缘电阻在2MΩ以上,接地的电阻应该小于4Ω。而且,接地系统的距离要大于20m,为了人们的生命安全。或者采取联合接地措施,将各种接地装置通过接地线连接在一起。
         2.3 抗干扰保护措施
         抗干扰措施是现代社会建筑电气施工方面必不可少的一项技术措施。建筑物周围的自然环境和建筑物内部的仪器设备中都有大量的电磁波存在,电磁干扰使得建筑电气设备产生错误提示,混乱代码,使传播的信号受到严重扰动,而且产生噪声。强大的脉冲干扰还有可能损坏电子设备和仪器,使得电气设备功能降低,无法正常工作。为了避免这些现象发生,在实际工作中应该将建筑物电磁环境进行净化处理,提高建筑物内电气设备的抗干扰能力,防止混乱电磁波的干扰。常见的防止电磁波干扰的措施一般分为主动治理和被动治理两方面,主动治理主要针对的是干扰源自身而采取的措施,被动治理则是通过额外添加滤波器来达到抗干扰目的的措施。
         3 结束语
         总之,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对建筑电气施工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我们要严格遵守电气施工技术规范,秉着负责人的态度,时刻做到小心谨慎,提前做好安全防护措施,避免不必要的危害发生,保证电气施工质量,使电气行业朝着具有可靠性、经济性、适用性的方向发展,使其用电设备外观优美,使用方便,为人们提供更优质的生活服务,方便人们的生活。
        参考文献
        [1]马路春,赵云岳,金邦财.论建筑电气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J].浙江建筑,2010(04).
        [2]江峻.浅谈建筑电气施工技术与应用研究[J].中国新技2012.02:184
        [3]施清.浅谈智能建筑弱电工程施工中的常见问题和监理措施[J].建设监理,2017,05:108-109+114.
        [4]李斌,基于建筑电气安装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的分析[J].四川水泥,2018(12):248-249.
        [5]刘伯钧.智能建筑电气安装中的质量控制管理分析[J].环球市场,2018,(12):29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