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施工与养护管理的改善措施探讨

发表时间:2020/7/16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39卷第6期   作者:王琳
[导读] 近年来,我国对生态环境的重视度非常高,园林工程的建设是改进生态环境、提高城市形象的有力措施,因此管理部门应重视其建设施工质量以及后期养护管理工作。
        摘要:近年来,我国对生态环境的重视度非常高,园林工程的建设是改进生态环境、提高城市形象的有力措施,因此管理部门应重视其建设施工质量以及后期养护管理工作,通过实际调查及统计情况来看,在园林施工及养护管理工作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不利于园林的可持续利用,对此,笔者在文章中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几点建议,详情如下:
关键词:园林施工;养护管理;存在的问题;改进措施;重要性
一、园林施工与养护管理对我国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与进步,我国逐渐趋向城市化建设,城市园林绿化不仅能够提升该城市的整体形象,更能够为生态系统的平衡起到较高的应用价值。同时因园林施工与养护工作与其他工程有着较大的区别,因此相关单位应当秉承着可持续发展理念加大对项目的建设力度,通过合理的养护工作使得该园林能够为城市的发展起到有效促进作用,并提升群众的生活质量水平。
二、现阶段园林施工与养护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
(一)园林施工过程中的问题
        在园林施工时因工程规模较为庞大且周期较长,并顺应时代发展需求呈现多样化的方向发展。但是因工程中涉及到的环节及内容较为繁杂,在施工时若稍有不慎之处,就会影响到该园林工程的整体质量。同时因监管制度不够完善,且力度不足,工作人员会出现操作不规范现象,给园林工作的开展造成较大影响。其次,因现场施工人员对环境问题的重视度不足,会给周边的自然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从而影响到园林整体生态系统的平衡。
(二)养护管理中较易出现的问题
        园林养护工作是一项长期性工作,会影响到园林植被的成活率以及美观性,因此对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有着较高的要求。同时养护管理部门也需要根据不同植物的生长需求制定针对性的养护方案,定期修剪枝叶、施肥、浇水、防病害等,其次也需及时的对园林中的杂草进行清理,为植被的成长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但是当前园林养护部门对工作较为懈怠,未能严格按照养护标准开展作业,并且因专业水平有限,在养护作业时因方式不够合理,会导致植被出现干枯、死亡状态,不符合城市生态建设的根本目的。
三、园林施工与养护管理的相应改善措施
(一)保证施工设计方案的科学合理性与可行性
        园林的施工质量水平与该工程的整体效果有着密切的关联,因此相关单位应当对其加强重视度,并运用科学手段设计合理的图纸方案,以此来保障该园林施工作业能够顺利进行。同时合理的工程设计图纸是该园林绿化的灵魂,若缺乏科学的支撑,会导致该施工效果不符合原定标准,因此相关设计人员应当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在保证该园林能够展现艺术性效果同时,保障其成活率。园林是由众多植被、花卉、乔木等组成,每种植物对生存环境都有着不同的需求,且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因此若想使其能够为当地生态环境发挥最大的绿化作用,相关技术人员应当对植物的习性了如指掌,并对土壤情况、光照等进行全面掌握,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理的实际种植区域,从而才能保证园林施工整体质量。
(二)严格把控施工材料质量并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种苗作为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材料的优劣影响着工程的整体质量,因此在选择种苗时,应当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以及土壤环境等因素,选择较为适合的植被种苗,同时尽量减少外来植物的引进量,因外来植物的购入不仅会增加成本支出,并且较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导致其成活率无法得到有效的保障。同时,因土壤作为植被生存的重要条件,对植被的健康生长有着重要意义,因此技术人员需对园林中的土壤进行相应的检测,对其渗水性、酸碱程度、持水性以及孔隙度进行测试,并根据土壤的情况选择合适处理改进措施,以此来保证土壤的条件符合种植标准需求。在此应当注意的是,在对园林工程开展施工时,需对苗木的质量、机械设备、土方的质量做好严格把控工作,在苗木移植时若未能及时的进行种植,需先在合适的位置进行移栽,并尽量放置于阴凉通风位置,以此来保证苗木的质量能够为后期效果起到最大的作用价值。


(三)选择合适的种植时机
        在对苗木进行种植作业时,因每种植物的生长规律不同,技术人员应当根据苗木的需求特点选择合适的种植时机,根据以往的经验来看,苗木的种植时机一般是在晚冬一直到来年的春季。这段时间主要植被会从休眠状态转至发芽时刻,其成活率相比其他种植时间高出许多,同时若想提升苗木土球的标准,施工人员应当根据苗木的疏忽属性对其进行修剪,并适当对其喷洒水分蒸发抑制剂,最大程度的降低水分蒸发速度,其次可以为其搭建遮阳棚以及防冻设施等,从根本上提升苗木的质量以及成活率,进而降低园艺单位不必要的成本支出。
(四)建立完善的养护管理制度并加强对养护管理工作的重视度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提升,群众对生活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相关单位也加大了城市园林建设的步伐,但是因发展速度较快,其园林施工技术与养护管理的制度还存在少许不足,无法跟上实际发展需求,从而无法保证园林整体效果。因此相关单位若想提升我国园林的管理整体水平,应当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并落实于每一个部门,贯彻至每一个施工环节以及养护工作中。同时需引进国外先进的绿化管理技术,定期对园林工作人员展开培训作业,提升其专业技术水平以及综合素养。其次相关监管部门应当定期进行巡查,在发现问题时及时进行补救作业,并运用科学手段进行养护管理工作,最大程度的展现出该园林设计的中心目的,管理人员应当严格按照标准开展工作,加大管理力度,进而保证该管理工作更加具有科学合理化。
(五)养护管理工作的重点
①加强对病虫害的治理力度
        病虫害作为影响植物生长重要因素之一,威胁着植被的生存,因此相关单位应当对此加强重视度,并将物理防治以及生物、化学防治技术结合,使得病虫害防治达到预期理想效果。在选种时进行药剂拌种工作,为种子提供一层保护作用,从根本上降低植被病虫害的侵入力度。同时因病虫害有较多的种类,技术人员应当注意防虫工作的兼治性,并根据当地区的病虫害类型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综合防治作业,从而确保病虫害防治效果能够保障植物生长需求。
②利用修剪来控制植物的生长速度
        修剪植被作业是园林养护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其可以促进植物的可持续生长。基于此,相关部门应当做好规划工作,定期对植被进行修剪整形,以此来控制植物的生长速度符合园林美观的整体需求,降低因植被过于茂盛影响整体效果。因该项工作涉及到审美观以及专业知识水平,且作为长期性的重复工作,因此应当严格把控工作人员专业素质,从而提升园林整体的绿化效果。
③定期进行水分灌溉排水作业以及施肥
        苗木在生长过程中离不开水分、养分的供给,且土壤内的养分无法跟上生长所需。而合理的施肥能够为植物的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对此管理部门需提高重视度,根据植被的生长情况制定合理的灌溉及施肥规划,给园林苗木的生长提供充足的水分及养分,刺激其能够更加优质化、高效化的生长。
结语:本篇文章中,笔者阐述了园林施工过程及后期养护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保障施工合理性、做好材料质量把控等前期准备工作、选择合适的苗木种植时机、建立完善的养护管理制度以及重视养护重点等措施,希望能够对我国的园林建设提供有力帮助。
参考文献:
[1]陈祥. 试论园林施工管理与后期养护在园林工程中的重要性[J]. 现代物业(中旬刊),2018(10):259.
[2]文茜,张悦,唐世斌,何艳燕,黄慧敏,吴维龙,韦晓竞.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养护管理[J]. 绿色科技,2020(03):21-23.
[3]王科英. 关于园林施工的技术管理分析与后期养护的几点建议[J]. 河南建材,2018(01):235-236.
[4]杨艺璇. 转变监管思路,突出监管重点——园林绿化工程项目管理研究[J]. 中外企业家,2016(09):210-211.
[5]胡学兵,冯博,吴迪,王晓玲. 对园林施工新工艺的管理与技术难点研究探讨[J]. 农业与技术,2016,36(08):199.
[6]张永波,刘海燕,李猛,梁初杰,郑法铎,王鹤. 浅谈园林工程施工技术中存在的难点问题及处理[J]. 农民致富之友,2015(07):5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