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针对沥青老化现象进行试验,选择70号基质沥青及回收沥青进行对比分析。具体内容包括:1)分析服役沥青路面各层沥青老化现状,重点采用沥青的针入度、软化点和延度指标;2)分析交通荷载、路龄、空隙率等对沥青老化的影响;试验结论表明:受回收工艺影响,沥青常规指标变化很小;受通车路龄影响,路面下面层老化性能变化不大;受交通量影响,交通量越大路面面层空隙率越小,呈负线性相关关系;
关键词:公路;沥青路面;老化性能;路龄;交通量;空隙率
0引言
服役沥青路面,因长期承受车辆荷载,道路表面的沥青可能逐渐出现断裂、脱落现象,甚至开始产生裂缝。沥青路面路用性能降低后,给车辆造成困扰、路况越来越糟糕,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建设路面的原材料质量十分重要,有必要对于老化的沥青路进行评估,作为展开道路养护的依据。所以本文研究分析服役沥青路面各结构层老化性能及影响因素,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试验方案
(1)某沥青路面原始车道是第一、第二车道,扩建车道是第三、第四车道,改建车道已服役10年、原始车道已服役20年;此高速公路交通量极重,特别是原始路面使用年限更长,承受的交通荷载差异较大;
(2)沥青路面沥青老化性能试验,一般利用“三氯乙烯溶剂”从沥青混合料中“抽提回收”;
(3)试验步骤:1)先采用室内模拟比对的试验方案进行评价;2)依据路面不同断面芯样,采用抽提试验,回收老化沥青;3)对沥青老化性能评估,采用沥青的针入度、软化点和延度指标,并分析交通荷载、路龄、空隙率等对沥青老化性能的影响;4)试验分析沥青老化性能的对比方案见表1:
表1: 沥青老化性能对比试验方案
2沥青回收试验可行性验证
2.1试验方法
沥青抽提试验采用离心分离法执行,具体步骤为:
(1)将沥青抽提液注入旋转烧瓶,放置在离心分离器上高速旋转至少30 min,保证离心加速度在770g以上;
(2)将离心分离后溶液,在6.67 kPa的负压,温度为(50±5)℃条件下,采用蒸发器进行蒸发,沉淀析出物为矿粉;
(3)蒸发试验完成后15 min内,将蒸发温度提升至(155±2)℃;
(4)为清除残留的三氯乙烯蒸汽,分离试验完成后以1000 mL/min的速率通入气体2 min;
(5)收集旋转烧瓶中的残留物,即为回收沥青胶结料;
2.2方案可行性验证
(1)用于试验对比组的原始样本用1#表示, 原始样本采用的沥青是70#道路沥青;
(2)另一组用于试验的成型马歇尔试件,用样本2#表示,此用于对比研究的样本,其回收沥青采用离心法方案;
(3)对两组试件进行试验研究,主要检测沥青的针入度、软化点、粘度,试验结果见表2:
表2: 原始沥青1#和回收沥青2#的三大性能指标试验结果对比
由表2可知:
1)实验显示,在允许的变化范围内,发现原始沥青与回收沥青的软化点、针入度变化都不大,只有粘度的变化最大,粘度变化率达6.9%,但仍处于允许误差标准内;
2)从沥青的性能变化上来看,离心法对其影响不大,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3沥青老化性能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
沥青路面的老化情况除受材料本身质量问题影响外,其所在的自然环境,例如水侵蚀、紫外线照射、
温度及湿度的交递变化等,成为主要的影响因素。为了进一步研究服役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在长期车载运营后的路用性能衰变状况,采用在旧沥青路面抽取的代表芯样中抽提回收沥青进行试验分析,综合评价老化后性能变化率,来评价性能现状。
3.1交通量因素分析
(1)对表1中沥青样本进行试验分析,具体包括:1)原始沥青三大性能指标检测;2)检测不同交通量前提下,路面结构各层抽提出的沥青其针入度、软化点和延度指标;(表1中A、B、C代表不同交通流量); 试验结论见以下图1-图3:
图3:不同交通量状况下沥青路面各层的15℃延度
由图1-3可知:
1)路面服役10年后,通过试验分析得出该项目沥青路面,各结构层老化程度相对较轻;
2)该项目沥青路面,各结构层胶结料老化程度,随着路面深度的增加而降低,面层老化严重、基层明显降低;
3)A断面路面因交通量最小,其老化程度相对较严重;相反B断面交通量最大,反而老化程度相对较轻;试验分析是因为交通量高会造成沥青路面进一步碾压而密实,路面空隙率变小对沥青老化形成有利影响;
3.2空隙率因素分析
(1)随着氧化反应不断地加剧,使其沥青中的CH3和CH2基团不断增加,其中的羧酸基团产物也不断增加,从而形成更加复杂的高分子胶团,进而沥青的硬度随着粘性的增加而变大,影响沥青路面的路用性能,所以沥青老化的根本原因是氧化反应;
(2)依据此项目质量验收数据,对服役15年后的沥青路面,检测不同空隙率路面样本的回收沥青性能指标,其试验结果见以下表3:
表3:不同空隙率沥青混合料回收沥青试验结果
由表3可知:
1)试验样本的空隙率为4%时,服役15年后的沥青路面各样本回收沥青,各项基本性能指标没有明显变化;
2)试验样本的空隙率为5%时,服役15年后的沥青路面各样本回收沥青,各项基本性能指标变化较为明显;
3)试验样本的空隙率为7%时,服役15年后的沥青路面各样本回收沥青,各项基本性能指标变化显著;其中针入度减小64%、软化点增大约34%,由此说明空隙率对沥青老化性能所造成的影响十分明显;
4)依据此沥青路面2012、2014、2017三年交通量状况,进一步分析A、B和C断面空隙率情况,且检测了2017年此路面各结构层芯样的空隙率,各断面试验检测结果见表4:
表4:各断面交通量状况及不同层位芯样的空隙率
(4)影响沥青老化情况的因素包括多方面,例如混合料的配合比、施工过程中的工艺水平、施工质量控制效果、交通流量等,但由试验可得出最为直接的原因就是沥青聚合物的空隙率,空隙率与沥青的老化程度直接相关。由表4可知:
1)车流量越大,当量轴载次数越多,随着车辆荷载的不断作用,空隙率就会不断变小。因此沥青路面的空隙率,在车流量较大的路段减小得越快。
2)从表4的数据分析可知,相对于路面中面层,其空隙率为A>C>B,沥青老化程度为A>C>B;各试验样本断面交通量情况为B>C>A,沥青老化程度为A>C>B;表明沥青空隙率与老化程度正相关,沥青路面交通量与老化程度呈负相关;
3.3路龄影响因素
沥青路面使用年即路龄对沥青老化性能的影响,采用对比分析A、D两个断面的试验样本的方案。检测其芯样的性能指标,试验结论见以下图4:
图4:老路沥青的三大性能指标
由图4可知:
1)服役路面的下面层试验样本D,其老化性能检测软化点、针入度指标值,介入A一下和A一上之间;
2)说明服役20年后的沥青路面,下面层回收沥青各项基本性能指标良好,受路龄影响不大;
结论
(1)回收的沥青经过各项试验检测,其针入度、软化点和延度指标与回收前基本无变化,说明沥青回收过程,基不会对沥青常规性能指标产生影响;
(2)高速公路服役10年之后,沥青路面各结构层样本回收沥青,经试验检测性能指标变化较小,老化程度均较轻;服役20年后的沥青路面,下面层回收沥青各项性能指标良好,沥青老化程度相对较轻,受路龄影响不大;
(3)沥青路面空隙率与老化程度正相关,沥青路面交通量与老化程度呈负相关;交通流量大的沥青路面,因受行车荷载反复作用会更密实,其沥青结构层空隙率越小则老化程度越轻;
参考文献:
[1]王黎明,谭忆秋,姜利.路面旧沥青回收与基于耐老化性能的再生沥青评价[J].中外公路,2016,31(6);
[2]周志刚,辜丽萍,姜旺恒,等.基于SHRP方法的不同层位旧沥青性能试验评价[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9(3);
[3]张俊,乔兵,朱春祥.旧沥青路面沥青老化情况评价[J].科技展望,2015(10);
[4]马翔,倪富健,李强.SBS改性沥青的回收与评价[J].公路工程,2014,39(6);
[5]杨洪波,闫峰,高健,等.两种沥青抗老化性能研究[J].化学与黏合,2012(2);
[6]唐颂,孙元鹏.抽提回收过程对不同沥青结合料适用性研究[J].中外公路,2014,34(4);
[7]汪莹.沥青老化评价指标分析及老化程度研究[J].路基工程,2014(6);
[8]熊出华,张永兴,凌天清,等.一种新的沥青回收方法探讨[J].中外公路,2016,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