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水利水电工程在不断地改革和进步,逐渐促进了我国的水资源高效利用。水利工程中有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即防渗技术,对整个水利工程的质量和性能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会有很多出现渗水的原因,本文将对水利工程施工中防渗技术的重要性进行详细分析,并对水利工程中出现渗水现象的原因进行仔细研究,最后对水利工程施工中的防渗技术及其要点进行深入探讨,促进水利工程顺利进行。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防渗技术;分析
引言
当前,我国正在大力发展水利工程,对水利工程建设给予了大量的资金支持以及政策支持。在水利工程施工时,渗漏问题不但对整个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产生影响,还会直接危害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影响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所以,在当前新时代下,为了可以更好地推动我国水利工程的建设发展,有关人员需要通过现代化科学技术来深入分析水利工程建设,加大水利工程防渗漏实施的力度,进而给水利工程顺利施工提供保障。
1水利水电工程渗漏的原因
1.1防水设计不合理
设计图是水利水电的首要任务,有了设计图才能继续后面的工程,开始的设计图纸与之后的工程质量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而且在设计中可以充分体现出渗漏的现象,若是设计出现了严重问题,自然而然的就会影响整体的稳定,以至于渗漏情况的出现。在工程前的准备过程中,有些设计工作人员并没有按照实际的情况进行设计,而且也没有实地观察地势、地貌等特点,不曾考虑天气以及人为等不可控制的成分,从而做不到设计全面进而做不到准备充分,即使保证了设计中的合理,还是避免不了设计上可能出现的问题,从而引起的渗漏问题。
1.2施工复杂导致渗漏问题
水利工程是一个较大的工程,因工程程序相对繁琐,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繁多的工程项目,经常是一些企业为了缩小时间工期而增加的工作量,这些项目可以分成几个小的施工单位进行的。小的单元能够使施工进行顺利,并且能够井然有序的结合到一起,因为小的工作单元较多,会造成的结果就是负责的施工单位也随之增加,因每个单元的工程施工水平不等,使得施工设施以及质量也会大不相同,同时在出现问题时也会各不相同,因而在工程中这些小的施工单位之间的衔接就成为了重大问题,从而导致裂缝现象的出现也会异常频繁。在进行查缺补漏时,也会出现检查不彻底的现象,这样的现象经常会导致其中出现大量的杂质,在无形中增加了渗漏的问题,使得渗漏问题更加严重,为减少可能会出现侧漏的问题,更好的延长工程的使用寿命。
1.3形变渗漏问题
水利水电工程一般使用时长过久,但同时会因为时间过于长久,使得建筑材料的结构等,出现大面积老化的状况,这样结构会出现大量的裂缝,若是长此以往,工程中会出现更多的渗漏问题,渗漏现象也会更加严重。结构发生这样的变化是非常常见的想象,造成这样形变的原因较为繁多,且多样化,特别在这种接连的施工过程中,由于工程的施工人员的施工问题,或是因为施工企业的自身的疏忽,都会导致使用不符合国家标准的材料的情况,这样在无形之中埋下了巨大的隐患,从而出现引发渗漏的问题。
2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防渗技术的应用
2.1高压喷射灌浆技术
利用高压喷射灌浆技术能够有效防止水利工程中的渗水现象,这种方式比较特殊,是通过灌浆技术将水泥与水利工程地层下的颗粒物进行有效融合,防止水分的渗漏。在运用这种防渗技术之前,应该对水利工程地表结构进行详细地考察,然后进行合适的喷射灌浆方法的实施,高压喷射灌浆技术的优点是成本较低,操作性极强,设备也比较方便,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水利工程中的防渗技术。
2.2射水成墙技术
射水成墙技术也是在水利工程中应用较多的一种防渗技术,主要是利用相关的机械设备发射高速的水流进行水利工程中土层的切割,然后利用泥浆保护墙面,在整个过程中出现的渣土应该及时进行处理,然后是进行混凝土的浇筑技术的实施。射水成墙技术的整个实施过程操作比较简单,而且能够有效地节约成本,对整个水利工程的防渗效果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
2.3注浆灌注桩防渗漏技术
此技术是现代化应用技术,将某些具有固化作用的浆液向地基裂缝中进行注入,利用注浆的挤压稳定岩石,利用注浆的填充增加地基的强度。不仅如此,利用此技术还要有效地结合施工地质的物理特性,保证施工工程地基有较高的质量,进而保证水利工程的稳定性。此方法的利用可操作范围较广,简单便捷,有良好的防渗效果。
2.4锯槽法成墙技术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要保证一定的倾斜角度,利用锯槽机刀杆来重复进行切割运动。切割的方向为前、上、下。在切割作业过程中,要根据具体条件来明确切割速度。通常情况下,较为理想的切割速度为0.7-1.6m/h。在确定切割方法和切割运动速度后,采用循环方法来排出切割土体,利用浇筑塑性混凝土制造防渗墙体。另外,防渗墙体宽度为20-30cm。采用锯槽机来执行开槽操作可将防渗墙的深度提高到40cm,然后完全满足槽连续性的基本要求,让整个工程得到更好的防渗效果。
2.5多头深层搅拌法防渗墙施工技术
在开展作业时首先使用多头深层搅拌机进行钻进,然后将相关的浆液放进土层中,重复搅拌处理,等到浆液与原有墙体充分融合会自然形成防渗墙。使用这种技术对成墙的深度有一定要求,一般最大为22m。该技术具有操作简单、价格低下、质量好等优点,而且还不会出现浆液污染的情况。主要用在黏土、砂土和粒径在5mm以内的较细沙砾层中。
3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防渗施工的要点分析
3.1严格控制施工混凝土的温度
在水利工程施工时,混凝土温度对工程施工质量影响较大。因此,在水利工程施工时,要强化工程施工温度的控制,进而降低产生混凝土施工裂缝的概率:(1)搅拌混凝土时,要科学地利用冷水,达到冷却降温的效果;(2)在夏季,应采取有效措施,减小浇筑厚度,做好散热工作;(3)在混凝土中放置冷却管,施工人员可以通过这些冷却管实现冷却作业。
3.2加强处理表面渗漏问题
在水利工程施工时,往往更加容易发生渗漏现象。为了可以确保较高的水利工程施工质量,表面渗漏现象要广泛引起人们的关注。在对水利工程进行施工时,为了预防渗漏问题,可以利用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来进行处理。
结语
上文是本人对水利工程施工中防渗技术重要性及技术要点的具体分析,只有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防渗技术的实施,并不断改革和创新防渗技术,才能促进水利工程的高质量进行,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提高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张亚雄.农田水利工程中灌溉渠道防渗施工技术要点[J].乡村科技,2018,29:125-126.
[2]何昕瑶.水利工程防渗处理施工技术及管理注意事项[J].湖北农机化,2019,21:91-92.
[3]唐孝勋.水利水电工程防渗技术的施工要点初探[J].居舍,2018,20:83+23.
[4]王春.探究水利工程施工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科技与企业,2014,15:261.
[5]申国磊.水利水电工程防渗技术施工要点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9,4(12):194-195.
[6]程亮.关于水利工程施工中防渗技术的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