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桩基础施工技术

发表时间:2020/7/16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39卷第6期   作者:陈国锋
[导读] 在高层建筑中,桩基础施工技术是一项重要基础,桩基础施工质量也对整个高层建筑的稳定性、耐久性等有直接影响。
        摘要:在高层建筑中,桩基础施工技术是一项重要基础,桩基础施工质量也对整个高层建筑的稳定性、耐久性等有直接影响。为进一步优化桩基础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应用,此文根据高层建筑工程施工经验总结,提出桩基础施工技术应用的质控策略,共享给相关人员参考。桩基础作为整个建筑系统的重要支撑部分,起到关键作用。可以说“桩基不牢建筑性能不佳”,影响着建筑使用的安全性与质量等,要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优选桩基础施工技术,严格落实施工技术方案和质控措施,打造高品质桩基础。
关键词:研究;高层建筑;工程施工;桩基础施工技术
引言
        建筑工程施工中,施工区域的岩土应力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改变,在建筑荷载的影响下,基底下部也容易出现变形。为解决以上问题,有效提高工程施工的有效性以及安全性,可应用桩基础施工技术来提高基底部分的承载力与平衡力,提高地基的稳固程度,从而防止变形、沉降、下陷等问题的发生。高层建筑具有特殊性,对建造的细节部分把控要求更严,因此深度分析此课题,提出有效的技术质控措施,有着重要意义。
        1桩基础施工技术类型
        根据以往的工程施工经验总结,常用的桩基础施工技术手段如下:①人工挖孔桩。一般来说,灌注桩作业中,多运用人工挖孔方式,可快速便捷施工,支持多桩同步作业,单桩的承载力性能较好,通过外形尺寸大小和桩地质检查,能够判断工程质量。②钻孔灌注桩。选用旋挖机设备,发挥设备高效和低噪音等优势,组织开展施工作业,钻孔的质量水平很高,钻孔深度大。若遇到粘结性好的岩土层,选择干式钻进作业法或者清水钻进作业法。遇到松散极易坍塌的地层,那么运用泥浆护壁钻进作业法。桩基础施工中运用此工艺,施工工期比较短,作业人员数量很少,安全系数较大。③振动沉桩工艺。选择打桩机设备作业,利用其产生和基础方向垂直的力,获得强化基础紧凑性的作用。从技术应用反馈的效果来说,电动机设备的振动时间越长,基础的紧凑性就会更高。严格按照操作规范,保持设备振动位置相对固定,经过多次振动之后,在土层内逐渐完成打桩操作。④静压力桩工艺。桩基础作业中应用,能够获得突出的抗冲击和振动等优势[1]。
        2高层建筑工程中桩基础施工技术的要点
        2.1案例概述
        以某高层建筑工程项目为例,为32层建筑,地下部分1层,作为停车场,总占地面积大约诶2553m2。工程前期组织勘察作业得知,作业现场的环境相对复杂,给土建工程施工的开展带来很大难度,经过综合分析,最终决定运用桩基础施工技术,采用钻孔灌注桩工艺,防范工程结构失稳的情况。现结合桩基础施工实践,总结技术要点。
        2.2前期准备
        实现桩基础技术的应用价值与作用,要注重前期的准备。组织勘察技术人员,围绕作业现场进行勘察,获得现场的位置信息和环境资料,了解现场地形地质特征,为后续的基础工程设计,采集完整且准确的资料信息。按照桩基础施工作业的计划和需求,组织机器调试,保证性能处于正常水平,能够达到作业的要求[2]。
        2.3选择桩基础的尺寸
        作为高层建筑的基础部分,负责承载整个建筑,保修具备较强的承载力。若想达到承载力的要求,要选择适宜的尺寸大小,保障承载力要求得到满足,同时实现对经济性的控制,确保桩基础的质量达标。
        2.4开挖作业
        桩基础施工作业中,开挖作业的开展,要结合桩基的特点,选择作业工艺。对于淤泥和亚黏土等,利用铁锹以及铁镐等方式,进行人工开挖作业。对于风化岩石层,运用风钻打眼爆破作业法。若桩基比较大,则利用混凝土护臂,对于壁厚仓控制为20-25m。开展桩基灌注操作,保持1m的灌注高度,同时按照隧挖随护的方式操作。结束桩孔的挖掘作业后,遵循设计方案,进行混凝土浇筑,观察孔内的情况,看是否存在返浆的现象,把握施工的质量[3]。
        2.5断桩的处理
        ①桩基设计要合理,保证桩基承载力可以满足作业要求。②把关测量结果的质量。测量的数据,直接作为桩位布置的依据,若桩距很小,那么先使用钻孔机开展钻孔作业,再进行植桩和沉降处理。

③若发现倾斜的情况,则开展调查,根据桩身倾斜决定处理方案。
        2.6注浆管的埋设与浇筑
        运用钻孔灌注桩工艺,使用机械钻孔成桩,作业中必须要严格按照工艺设计,做好钻孔和放样以及埋桩等要点的把控。组织开展注浆管的埋设作业时,结合设计的要求,设置管道。使用镀锌管材作为管道材料;对连接位置,运用无缝隙焊接工艺处理。如果桩基很深,则要考虑压力因素的影响,采取相应的处理,以免管道受到过大的压力影响产生断裂情况。结束管道埋设作业后,组织开展检查,保证没有误差之后再注浆。运用二次注浆作业法,事前按照设计要求配制浆液,利用注浆机配合作业,完成注浆操作,并且封堵孔底[4]。
        3高层建筑工程中桩基础施工技术的质控措施
        3.1制定完善的桩基础施工管理制度
        高层建筑建设质量的控制,既需要做好整体把控,也需要注重细部工程。实践中,结合桩基础施工的特点和要求,制定完善的施工管理制度,为后续施工作业的控制,提供有力的保障与支持。结合采用的桩基础施工工艺,分析潜在的风险和问题,组织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等进行分析,提出防范和应对方案,落实到桩基础施工实际。通过制定桩基础专项质量管理制度,明确管理人员的职责和桩基础施工质控任务,对管理的效果进行评估,实施奖惩措施,确保桩基础施工的质量达标。通过不断优化质量管理措施,严格把关桩基础施工技术的应用效果,确保建筑质量和效益目标的实现[5]。
        3.2做好施工现场的监督检查
        实践中桩基础施工作业,极易受到机械设备和现场作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产生各类问题,因此要注重现场的监督检查。组织工程质量管理人员,划分管理区域,结合桩基础施工作业的情况,采取巡视检查或者旁站监督等方式,落实桩基础施工质量管理职责。考虑到材料与机械的设备等对桩基础施工技术的影响,现场管理重点围绕这些因素,采取严格把控措施。对现场的材料,督促负责人严格按照存储管理和质量检验等要求,做好防护措施与质量检验检测,把关桩基础施工作业的质量与效益。对使用的机械设备,要定期组织开展运行维护,使其处于高性能状态,以免产生问题,影响桩基础施工的效果。
        3.3做好工程质量检验
        按照桩基础施工质量管理要求,结合工序进行的情况,组织开展质量检验工作。对每道工序采取严格地把控,利用相应的检验手段和设备,对桩基础开挖和灌注等环节进行质量控制。完成所有内容的施工后,组织开展桩基础施工质量验收。整个作业期间,做到随时发现问题随时解决问题,保障桩基础施工的整体质量[6]。
        4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层建筑工程实践中,桩基础施工技术的应用,发挥着重要的价值。文中结合实例,总结了桩基础施工技术应用的要点,从管理制度的制定和落实等方面,提出把控桩基础施工质量的策略。通过规范桩基础施工,防范常见问题,保障高层建筑的建设质量。
        参考文献
        [1]魏帮明.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桩基础施工技术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36):107.
        [2]攸明亮.桩基础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的探究[J].建材与装饰,2018(49):14-15.
        [3]马永宣.浅谈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8(49):31-32.
        [4]叶伟.关于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的应用分析[J].智能城市,2018,4(22):65-66.
        [5]李震.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的应用及作用分析[J].中外企业家,2018(26):109-110.
        [6]初月朗.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的应用探讨[J].低碳世界,2018(08):174-17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