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工程中钢筋混凝土基础施工技术

发表时间:2020/7/16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39卷第6期   作者:丁辉
[导读] 现阶段,建筑工程的施工环境和条件不同,钢筋混凝土灌注桩基础施工的重点也有差异。
        摘要:现阶段,建筑工程的施工环境和条件不同,钢筋混凝土灌注桩基础施工的重点也有差异。传统的工程施工中,使用最广范围的是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随着现代施工技术的不更新和发展,钢筋混凝土灌注桩基础施工也得到了大众的关注。
        关键词: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基础施工技术
        引言
        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体制深入落实,为建筑行业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建筑工程数量不断增多,工程规模逐渐扩大,建筑行业的发展不仅直接影响人们的居住体验,更是城市发展的标志性工程,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所以,应重视建筑施工质量,不断提升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严格把控建筑施工中的各个施工关键点。混凝土工程是建筑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建筑施工整体稳固性与安全性,应严格按照建筑施工质量标准采购混凝土,加强对混凝土工程的质检工作,质检结果需符合相关质量标准,为建筑整体施工打下坚实基础,一旦混凝土质检环节出现问题,将对造成企业严重经济损失。
        1 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检测的重要性
        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加快促使建筑工程朝着更高、更大的规模方向发展,导致建筑工程地基的施工要求也不断提升。我国土地辽阔,南北地区地质差异较大,地形地貌及气候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地基基础设计及施工标准和要求都不一样,因此必须要根据不同的土层性质选择适合的检测技术,譬如软质淤泥土层、季节性冻土、杂填土等,这些施工地区地质条件较差导致建设要求较高,如果不能清楚掌握地基基础实际情况,工程项目就不能顺利进行,很容易造成施工质量问题,并因此需要进行返工维修,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情况严重时还会导致基础上层建筑结构坍塌,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与人员伤亡。而通过地基基础检测技术可以准确检测地基各部位承载性能和相关技术指标是否符合工程建设标准要求,为地基施工和后续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提供必要的数据信息,只有根据检测结果对地基薄弱部位进行相应的加强加固处理,才能减少施工和建筑物使用过程中的地基过度沉降等问题的出现,保证地基基础质量满足建筑物使用要求,降低安全事故率,减少工程损失。
        2 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常见问题概述
        2.1 容易出现蜂窝和孔洞
        在钢筋混凝土施工的过程当中,混凝土结构表层结构极易导致出现蜂窝现象,这主要是由于在施工的过程当中,部分施工人员操作不合理、混凝土浇筑程序违规等因素所导致的,在上述因素的影响下,使得混凝土结构表层不均匀,最终出现了蜂窝现象。与此同时,钢筋混凝土内部结构孔洞也是常见的问题,这主要是由于混凝土施工中所应用的混凝土配比不合理所导致的,如果混凝土中加入了过量的水及水泥,就会导致混凝土内部出现离析,最终出现大量的孔洞。
        2.2 容易漏筋
        众所周知,钢筋混凝土施工离不开钢筋的支撑,钢筋的应用能够极大的提升混凝土结构质量。但是在施工中极易出现露筋现象,这主要是由于在浇筑混凝土的过程当中,内部结构钢筋垫块厚度不达标、钢筋垫块出现位移等因素所导致的。不仅如此,在钢筋混凝土施工的过程当中,如果钢筋使用量不足,钢筋和钢筋彼此之间的间距过大,或者浇筑水泥浆不到位,均会出现露筋现象。此外,在钢筋混凝土施工的过程当中如果混凝土配比不科学,也会导致出现离析现象,再加上混凝土振捣工作不到位,振捣的过程当中混凝土水分流失,会影响到振捣效果,最终引发露筋等一系列的问题。
        2.3 连接部位缺陷
        在浇筑混凝土的时候,竖向、水平构架连接处极易出现外观质量缺陷问题,这也是影响钢筋混凝土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

在钢筋混凝土施工当中,竖向构件主要以墙柱为主,而水平构件则主要包括板根台和大梁等,无论是水平构件还是竖向构件的连接位置,如果在施工的过程当中施工技术不先进,施工材料质量不高,极易导致出现缝隙以及夹渣等一系列的质量问题,因此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3 建筑工程中钢筋混凝土基础施工技术
        3.1 建筑工程中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的应用
        在钢筋混凝土施工之前,要科学合理的分配各项材料,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健全完善的钢筋混凝土承重体系,提升钢筋混凝土性能,使其价值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在搅拌混凝土的时候,也要严格的按照相应的操作流程来进行搅拌,确保达到最佳的搅拌效果,避免出现质量问题影响到工程建设的整体进度及质量。此外,要善于借助材料的特性来展开施工,确保施工技术应用的合理性,提升施工效果。
        3.2 严格把控钢筋混凝土材料质量
        钢筋混凝土材料作为钢筋混凝土施工的重要材料,其质量是影响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施工及管理人员必须要充分的重视起这一方面的问题,严格的把控好钢筋混凝土材料质量,确保材料质量及性能满足施工标准要求。在实际施工的时候,监管人员及时的检查所使用的钢筋混凝土材料,确保质量符合相关标准要求,避免引发一系列的质量缺陷问题。此外,施工人员在施工的过程当中,要严格的按照设计图纸来加工处理钢筋,规范操作流程,保障钢筋混凝土施工质量。
        3.3 对于优化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施工的措施建议
        针对以上工程施工存在的问题,建议对应的施工单位做好混凝土的施工管理和研究,分析混凝土的泥浆比重和水位管理,整个孔壁成型后,对应的单位要注意正常施工管控,清管道的时候要保证泥浆有一定浓度,若发生转孔偏移的问题,对应的施工单位要加强对管架的进度矫正,若倾斜过大,要及时投入石头控制器稳定性,也可以放入20-30的块石垫在下面,让其表面平整。若桩底有隔层,也要注意控制桩的承载力,及时做好清空的处理工作,观察其内部是否存在夹泥的问题,也要注意防止重物撞击。浇筑混凝土的时候,施工人员要检查整个混凝土表面的标高,若标高变化显著,要及时观察周围环境,了解是否存在坍塌的问题,若发现了坍塌的隐患,也要及时制止,并尽快的清理泥土,再继续浇筑混凝土,对于已经施工好的混凝土,对应的工作人员要注意后期的养护和保存,反之外界环境对其的影响。混凝土终凝短时间内,其强度不高,稳定性差,可以根据打桩的方向,确定打桩的走向和路径,可以采用跳打施工法,减少对整个建筑的压力影响。且对一些土质很差的地段,也要控制其中的饱和水淤泥问题,要控制打压的时间,若发现了断桩的问题,要及时上报,在处理断桩的时候,也要增大打桩面积,可以加紧控制,及时采用比原等级高一个级别的混凝土重新浇筑,填补断桩。混凝土灌注桩施工前应当分析地形地貌,若地质是含水量大的黏土,淤泥,就应当在施工前做好处理,在客观条件下,打入空管,拔出孔,并在特定的位置下放入光源,检查内部的缩孔现象,也观察其收缩程度以及积压的影响。
        4 结语
        综上所述,钢筋混凝土施工作为建筑工程的重要内容,保障其施工质量是提升整体质量的关键。针对当前钢筋混凝土施工中所常见的问题,施工企业要足够的重视起来,科学合理的应用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有效提升施工专业水平,降低缺陷问题的发生概率,保障混凝土施工及建筑工程整体质量达标,促进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聂晓丹,李朝辉.浅析水利工程施工中钢筋混凝土的施工技术[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24):196.
        [2]周锐.建筑工程中钢筋混凝土基础施工技术的实践探究[J].企业技术开发,2019(18):32.
        [3]孙喆,刘文.试论建筑工程中的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J].中外企业家,2019(21):225-226.
        [4]刘青,陈柏昆.解析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混凝土施工与后浇带技术[J].城市建筑,2017(27):5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