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生活水平普遍得到了提升人们对于房屋建筑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提升房屋建筑的稳定性,就应该做好地基基础施工工作。针对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的特点,提出了改善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
为了满足人们日常生活学习活动中的需求,要对房屋建筑的质量进行不断监督管理。随着我国城市化脚步的不断加快,房屋建筑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对房屋建筑工程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房屋建筑中,通过合理的选择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能够保证房屋的质量。
1.房屋建筑施工中地基基础工程施工的概述
在房屋建筑的施工过程当中,我国国土面积的辽阔导致了地基基础工程场地地质的多样性,在不同的施工工地,地质也存在着比较大的差距。举个例子,我国西南部的地质大多数为熔岩地质,因为我国位于喜马拉雅地震带和环太平洋地震带中间,所以说,我国在房屋建筑施工中地基基础工程的施工要把这方面的因素考虑在内。复杂的地质环境给我国房屋建筑带来了不小的挑战,也为施工技术的提升和改进提出了必然要求。作为地下工程,如果在房屋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出现了地基基础工程方面的问题,后果不堪设想。地基基础工程的施工一定要保证其质量问题,给房屋建筑打下坚实的基础,避免一切安全事故的发生。
地基基础工程是房屋建筑施工中不可忽视的部分,根据近些年建筑行业出现的事故可以发现,常常有因为地基不牢固而导致的坍塌事故,造成经济损失的同时也会造成人员的伤亡,不利于我国建筑行业的推进和发展。房屋建筑工程对于工序有着比较严格的要求,在一道又一道工序之后,才能完成整个工程的建筑。要严格按照事先计划的工序来进行施工操作,才能够保证房屋建筑的质量。但是在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过程中存在着很多隐性问题,这就要求有关部门在房屋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加强对工程的监管,要及时的发现其中存在的隐性问题,对每一道工序要逐一进行验收工作。
2.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的特点
2.1复杂性
我国国土面积辽阔,并且地形环境十分复杂,导致了在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中具有复杂性的特点,增加了施工的难度,对施工技术有着更高的要求。如果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的地理环境比较复杂,形式比较严峻,还会对整个工程的工期造成影响。因此在开展地基基础工程时,要对其周围的环境进行调查,这样才能够保证在房屋建筑施工中,把环境因素对其质量的影响降到最低。要根据不同地区的不同地形,来制定相应的施工计划,及时调整施工策略。在房屋建筑地基建设的过程中,难免存在安全隐患,比如施工材料的质量问题、地理位置对其质量造成的影响等等,在进行施工之前,要仔细对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制定解决措施,面对突发情况要具备调整能力,尽可能的消除外界因素对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的影响。
2.2多发性
房屋建筑的质量是人们现如今普遍关注的问题,质量问题和房屋的安全性有着紧密的联系,国家可以针对房屋建筑施工质量问题出台相关政策,对施工的环节和监督产生一定的制约,在房屋建筑工程竣工之后,可以排出专业的机构对其进行验收,只有验收结果合格的房屋建筑才能够投入到使用。在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中,各项工序和施工技术已经相对比较完善,但是相关的法律法规依旧不够全面,对施工工程中出现的违规操作的处罚力度还不够严格,这些问题包括:(一)为了赶工期忽略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二)使用廉价施工材料,以次充好,对房屋建筑施工质量埋下了安全隐患;(三)对施工人员安全意识培养还不够到位。
2.3严重性
房屋建筑施工开始之前,首先就要打好地基,地基工作是房屋建筑施工开展的基础和前提。稳定的地基能够最大程度上保证房屋建筑的质量。
在地基基础工程完成之后,再想对其进行修改就非常困难,所以在地基施工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对各个环节的监督和管理,不能出现任何差错,对每一个步骤和施工材料的选择都要十分小心谨慎,及时发现地基基础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如果地基的建设不符合相应的标准,那么房屋建筑的质量也就无从谈起,会产生严重的后果。
2.4隐蔽性
地基基础工程需要在地下进行开展,所以也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在进行地下工作的时候,环境对其的影响比较大,导致工程进展艰难。所以在施工的时候,要认真仔细,不能对于小细节一定要充分重视,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3.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的应用
3.1土钉墙支护技术
在对地基加固的过程当中,土钉墙支护技术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该技术主要是利用土钉墙和混凝土的配合,来达到加固的效果。在施工之前,要对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环境的土质状况有非常明确的把握,并且结合房屋建筑设计中的相关要求,对不符合建筑要求的土质进行处理;其次,在对周围环境的土质进行了勘测之后,要收集相关的数据,以便明确钻机的摆放位置。在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期间,施工人员还要注意下面这些问题:(一)在地基基础工程施工之前,对房屋建筑周围环境的土质进行充分调研,根据不同的土质及时调整施工计划,对于不满足要求的土质,进行科学合理的处理;(二)施工人员要根据房屋建筑设计的施工要求,有序钻孔;钻孔完毕之后对现场进行清理,最后插入土钉;(三)根据国家和房屋建筑建设单位的相关混凝土喷射施工标准,加强混凝土喷射环节的监督和质量管理,以此提升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
3.2抛石挤淤法施工要点
抛石挤淤法作为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工艺,主要是在淤泥中抛出适量的石头。房屋建筑施工人员要结合具体的情况,对石头的质量、数量、尺寸进行严格把控,并且还要注重石头的抗风化性能。如果石头不具备抗风化性能,就容易被风化,变为土质,对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的质量造成影响,埋下安全隐患。对石头的质量要进行严格管理。在地基基础工程施工的阶段,施工人员要结合具体的实际情况来对石头进行抛掷,并且对石头抛掷的方向也有一定的要求。如果地基的土层坡度比较平缓,就可以把中间的石头抛向两边。如果地基土层的坡度比较陡,那么就需要采取从下向上的抛掷方法。要结合实际情况和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的特点,对石头抛掷的方法及时做出调整,避免出现淤泥回流的情况。
3.3注浆施工工艺要点
在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过程中,注浆施工工艺的运用能够提升房屋建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也能够提升地基的质量。在进行注浆施工的时候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在注浆施工开展之前,施工人员对钻孔的位置有明确的把握,并且对钻孔的深度要进行精确计算;(二)在钻孔环节完毕之后,开始进行注浆工作,在注浆期间,对数据要进行实时记录,方便后续的检查工作。
在进行注浆施工的实施,施工人员要把混凝土内部的气体全部排出,这样能够保证注浆工作更顺利的进行。施工人员还要对每一个环节进行监管,预防浆液渗透。如果发现了其中存在的问题,要及时的调整注浆的压力。
结语:
综上所述,在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开展之前,要对房屋建筑周围的环境和土质情况进行充分的调查,确保土质环境适合地基基础工程施工的开展,要不断对每一个施工环节进行监控,为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打下坚实基础,保证房屋建筑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黄苏叶.房屋建筑施工中地基基础工程的施工技术处理措施[J].低碳世界,2020,10(05):107-108.
[2]罗欢.房屋建筑施工中地基基础工程的施工技术处理措施[J].居舍,2020(13):48.
[3]贾新军.房屋建筑施工中地基基础工程的施工技术处理措施[J].四川水泥,2020(03):190.
[4]阎磊.房屋建筑施工中地基基础工程的施工技术处理措施[J].建材与装饰,2020(03):11-12.
[5]李少鹏.房屋建筑施工中地基基础工程的施工技术处理措施[J].门窗,2019(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