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是主要的工作,也是施工单位管理的重点,对于促进现场安全性的提升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基于此,工程各个单位都要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明确安全管理责任和义务,有效地监管现场施工的各个方面。同时还要做好人员安全教育工作,使得人员具备较强的安全管理意识,为建筑工程总体质量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
关键词:建筑工程;现场施工;安全管理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在我国的经济社会中占有的比重越来越大,这就要求建筑相关的工作人员在进行行业业务拓展的同时还要时刻的注意建筑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安全问题。对于现阶段常出现的安全意识薄弱、缺乏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缺乏安全执行力度、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不强等等一系列的问题,就要加强相关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教育、积极进行安全知识的宣传、建立相应的应急解决措施、做好施工现场的监管等等,保障建筑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对我国的建筑行业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促进建筑行业的长远发展。
1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意义
1.1 提高安全意识
建筑工程施工时一定要将安全管理放在首位,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制度,使所有的施工人员都有较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发展的进程中,建筑施工企业必须高度重视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问题,创建科学合理的施工安全管理体制,使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得到不断提高,从而促进整个建筑行业朝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1.2 提供安全保障
传统建筑工程施工为了经济利益最大化,让施工项目在工期内交工,没有高度关注施工安全管理问题,使施工现场安全事故时有发生,给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和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以及施工进度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为了使这一情况得到彻底解决,企业要对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管理摆在高度重视位置,创建完善的施工现场安全保障措施,使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稳步开展,以控制施工安全问题导致的经济损失[1]。
2 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2.1缺乏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
完善的管理制度是保障工作顺利进行的首要条件,但现在的建筑工程项目中存在的另一个明显的问题就是缺乏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没有完善的制度来对施工过程进行具体的规划,就会导致在后期出现的一些问题的责任归属出现麻烦,比如,施工现场的安全问题、施工所用的机器保存问题、当出现纠纷问题时具体有谁来进行负责出面解决等等问题。由于没有具体规定相应的责任范围,当一旦出现问题时,就会出现“踢皮球”的现象,互相之间推卸责任,导致无法及时有效地解决各类突发情况,使得建筑项目工期的延长,不利于建筑工程的顺利进行,不仅会使得施工现场的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无法保障,还会影响企业的利润和效益。
2.2没有严格落实安全管理责任
在近几年发展过程中仍然出现了许多的问题,其中监督管理不足是最为主要的问题。例如,投资方在选择施工单位时,没有严格按照招标依据进行规范性的选择,监理人员没有对现场施工进行全面的监督,施工没有严格按照安全管理制度开展,施工组织缺乏合理性,这些都会直接影响责任主体的落实[2]。
2.3施工企业安全意识有待强化
虽然部分建筑企业领导对于安全生产非常关注,但是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只对生产更加关注,没有充分重视安全问题,也没有严格落实安全管理方针。部分建筑企业缺少安全方面的教育培训,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无法严格按照施工操作要求开展规范性的施工。
对于新进员工并没有进行全面的安全培训,只是将安全培训工作流于形式,无法发挥真正的作用和价值,也没有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制定安全预预案,安全责任制度没有严格落实,导致安全管理水平始终无法得到有效的提高,手段不够先进,制度成为一张白纸,无法对施工工作进行有效的约束和管理。
3提升建筑工程现场施工安全管理水平的对策分析
3.1 从制度、体制、机制方面进行施工管理体系的完善
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应该不断拓宽思路,从更高层面上分析和认识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的安全管理问题,正确理解安全管理体系的内涵和外延,从而有针对性地做好整改措施。首先,要建立更加完善、灵活、适应性和针对性更强的安全管理制度,对安全管理等级和管理手段进行细分,这可以使施工更好地适应我国复杂的建筑环境,实现制度管理能力的提升。其次,要建立健全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机构,提高安全管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必要时可引入第三方机构来提升安全管理机制的活力与效能,真正打破安全管理机构“形同虚设”的困境[3]。
3.2 提高工作人员责任意识
建筑工程现场安全管理实际情况分析,要想提升总体的安全管理水平,就要从人员责任意识的提升角度出发,这是施工单位管理的核心,也是重要的工作。施工人员责任意识、安全意识要全面的提升,能够有序组织开展各项工作,提高自身的素质和水平,对于现场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要想达到这一标准的要求,从以下的两个方面工作来组织进行:一方面,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就要全面开展现场管理团队的建设,组建高素质的管理团队,切实提升现场的施工管理水平。
3.3 强化对施工现场的材料、设备管理及人员安全培训
不论是建设单位还是施工单位,都应该以精细化的管理手段和规范化的操作规程,将施工现场的安全风险降到最低。要强化施工场所安全管理,其中包括做好施工材料、设备的堆放、施工现场的水电设计、安全设备与防护材料的配备等;对于一些高空作业行为,要提升安全防护等级,切实监督并做好现场安全防护设备的采购、摆放以及施工人员安全防护装备的穿戴情况;要做好设备的管理工作,建立设备工作管理台账,使设备的使用、维修、养护情况一目了然,保证设备以最佳状态投入工作,防止因设备不良带来的安全生产隐患[4]。
3.4建立完善的施工技术体系,积极引进技术人才
在建筑工程具体施工过程中,需要针对不同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中存在的差异性采取合理的安全施工方法,合理调整施工过程中所应用的方法和施工工艺,保证其与实际施工需要相符合。另外,施工方需要对安全保障工作更加重视,保证安全管理工作拥有足够的资金,避免由于资金不够影响安全保障措施的制定,从根本规避安全事故的产生。同时,需要加强科技创新,在实际作业过程中,需要对新工艺进行深度的开发,从根本促进工作效率的提升,充分发挥先进工艺的作用和优势,保证建筑工程可以在安全、稳定的环境中开展,促进施工质量和视功能技术水平的提高。
人才是保证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管理工作落实的重要基础,因此施工单位需要积极引进技术人才,并对人才专业的培养。①安全监管人员需要学习相关工程建设经验,督促是公共人员落实安全制度。②施工企业需要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全面考察安全监管人员的工作落实情况。
结束语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是主要的工作,也是施工单位管理的重点,对于促进现场安全性的提升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基于此,工程各个单位都要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明确安全管理责任和义务,有效地监管现场施工的各个方面。同时还要做好人员安全教育工作,使得人员具备较强的安全管理意识,为建筑工程总体质量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贾百涛.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探讨[J].城镇建设,2019(7):298.
[2] 冯阔.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9(21):185-186.
[3] 孟祥磊.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探讨[J].魅力中国,2015(19):309.
[4] 杨敬尧,董致远.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26):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