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现场施工管理

发表时间:2020/7/16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39卷第6期   作者:王新喜
[导读] 现阶段,全球经济大爆发的背景下,国民经济增长迅速,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随之增高。
        摘要:现阶段,全球经济大爆发的背景下,国民经济增长迅速,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随之增高。而建筑工程作为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物质,人们对其品质也有了更高的追求。施工技术的运用效果以及施工现场的管理成败,直接决定房屋建筑工程的最终品质,所以其也成为了相关人员的重点关注对象。基于此,文章对建筑工程中的相关施工技术以及现场管理做出分析,并提出提高现场施工管理水平的有效方案,希望对该领域研究工作有所助益。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现场施工管理
        引言
        伴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建筑行业得到空前发展。在新经济环境下,人们已逐渐提高对房屋质量的关注度,提高建筑工程的效率与质量,已成为建筑行业发展的重要价值目标。实践证明,通过创新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强化现场施工管理,能够起到提高房屋建筑质量,增强企业形象,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的重要作用,同时也能够使人民群众的需求得到满足,促进建筑行业的健康、持续、稳定发展。
        1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的重要性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工作对建筑工程整体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在建筑工程中,严格管理施工人员的施工技术和现场施工规范,可以保证建筑工程按照原定的施工计划安全进行,施工过程中不会产生建筑原材料的浪费。避免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受人为因素、环境因素等影响而影响工程施工质量,切实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保证建筑工程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保障建筑居住者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同时,通过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工作提升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后,还能间接提高建筑工程企业在建筑市场的竞争力,推动建筑工程企业良性发展。
        2建筑工程施工的技术分析
        2.1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影响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是否能够顺利进行的主要因素就是地基的稳固性,地基作为建筑物的基础,直接决定着建筑的整体质量。我国最常见的施工地质就是软土地基,因此在开展地基施工时,应根据建筑区域的地理环境以及地质条件进行。由于软土地基没有很好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很容易出现变形的情况。所以,工程管理部门应对这些问题进行加强重视,一旦出现沉降的问题,就很难保证地基的实用性,对施工的安全性造成了严重威胁。
        2.2钢筋施工技术
        钢筋施工技术又称之为基础钢筋施工,其是房屋建筑项目中非常重要的施工技术。钢筋施工技术的运用效果能够直接决定建筑物的最终品质,因此在具体施工作业时,管理人员以及施工人员要重点关注下面几点:(1)钢筋品质需要进行严格的检查,以确保其能够达到施工所需标准。审查对象主要包括钢筋生产厂家的各项资质、钢筋的合格证书等内容。(2)依据施工规范,做好钢筋的折弯等施工内容。同时,施工人员应该要全方位的明晰设计图内容,从而通过图纸要求,结合现实状况,确定出钢筋的最终长度,唯有如此才可以防止接头处出现品质问题,另外还能预防钢筋被浪费,继而控制施工成本。(3)重视施工细节,在进行钢筋施工时,应该将接头交错安装,同时确保其处于相同的平面,施工人员还应重点关注接头的品质。
        2.3新型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技术
        新型的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技术主要包含预张拉施工和后张法施工两个方面。对于预张拉施工,首先需要对钢筋进行固定,再运用新型预应力的方法对其进行张拉,然后再进行混凝土浇筑工作,经过一段时间后,混凝土会与钢筋相互结合在一起;对于后张法施工,需要先把构件制作出来,并根据构件来保留张紧孔位,等构件的混凝土到达一定的强度时,就可以把预应力钢筋穿入到孔位中,并通过锚定工具把预应力钢筋固定到组件的端部,当一系列的工作完成后,就可以准备进行灌浆工作。


        3完善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实施的策略
        3.1建立健全建筑工程现场施工技术管理机制
        现阶段,部分建筑企业已经对现场施工技术管理做出了严格规范,但仍存在些许问题,尤其是现场施工技术管理机制不完善问题。针对此问题,应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管理机制,从施工各个方面抓起,主要包括施工安全、原材料选购、操作技术、工程进度等内容。在此基础上,紧密结合现场施工的实际情况,合理统筹人力、物力等资源,做好各个环节的检验和督察工作,明确责任分工,将责任落实到个人,并针对不同岗位责任落实情况,制定清晰的奖惩策略,形成相互促进的良性竞争机制。这样既可以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又能够确保现场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得到有效落实。
        3.2施工材料的优化管理
        积极优化施工材料管理的前提是要牢固把握采购环节,本着“货比三家”的原则,采购物美价廉的施工材料,优选高信誉度厂家的产品。入场材料采取登记台账管理制度,也就是入库、领用、发放等都要及时登记,其中材料要凭出库单发放。入库材料根据其质地、性能等分类存放,而且要重点保护原材料、半成品,科学掌控材料使用量。其中必须要重点关注施工材料的质检,质检人员充分要考虑施工材料(例如:砂石、水泥、混凝土等)质量离散性特点,既要做好书面质检报告核查,又要在不同工序、不同时段采取适合的质检方式。砂石等施工材料进场时需接受试验检测,施工运用前要再次接受检测,牢固把握每个环节,掌握好各个阶段的质量检测,这样才能从根本上确保施工材料的质量。
        3.3强化施工人员培训
        为有效强化建筑施工现场管理,施工单位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力度,保障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性。施工单位还要强化对现场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通过定期开展交流会议、创新管理理念学习会议等形式,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以此保障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得到持续、高效运转。施工单位要强化对采购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与各部门的沟通能力,提高其采购水平与采购效率,使建筑设备、材料的质量得到根本保障。此外,施工单位还要强化对施工人员的岗前培训教育,使其能够了解设备的安全使用规范以及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相关规定,树立良好的安全意识,以此保障各项施工技术都能够达到标准要求。
        3.4提高建筑现场施工监督管理水平
        为了增强现场施工管理机制落实的有效性,有必要加强现场施工监督管理。建立健全现场施工监督机制,选择责任心较强的施工监管人员,对现场施工涉及的相关负责人员进行监督,听取负责人的汇报,做好详实记录,并进行现场查看和核验,确保监督工作有效落实。同时,坚持公正公开的原则,运用旁站及时追踪等方式,对于施工技术人员施工观念等问题进行及时把控,逐渐提高现场施工监督管理水平。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工作对于建筑工程整体质量和后续使用年限影响非常大。然而目前情况受落后的施工技术、过低的施工现场监管力度以及不够科学的施工现场管理等因素影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和现场施工管理工作的效用无法有效发挥。对此,应对针对性解决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以及现场施工管理工作中的问题,最大化挖掘建筑工程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邓晓亮.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现状与创新方法[J].建材与装饰,2019(33):211-212.
        [2]邵子洪,常宁,王涛.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现状与创新方法研究[J].居业,2018(9):168-169.
        [3]邹余.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9(27):170-17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