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强化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措施

发表时间:2020/7/16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39卷第6期   作者:周亮
[导读] 当前,在建筑项目逐渐增多的条件下,建筑安全管理工作成为了建筑施工过程中需要重点管理控制的内容。
        摘要:当前,在建筑项目逐渐增多的条件下,建筑安全管理工作成为了建筑施工过程中需要重点管理控制的内容。建筑施工单位要想提高建筑单位在行业中的地位和信誉,就必须要不断提高建筑工程施工中各环节施工的衔接性以及施工技术的规范性,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和建设效率符合人们对现代化建筑物环境的需求。
        关键词:建筑安全施工;管理策略;应用要求;存在问题;解决对策
        引言
        随着建筑业的发展,各种安全事故一直居高不下,一定程度上是由作业环境复杂、劳动密集所致。对此,如何通过完善的安全管理与防护工作,最大限度的减少事故的发生一直是业内研究的重点所在。
        1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意义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意义主要涉及到以下方面具体内容:首先是提高安全意识。建筑工程施工时一定要将安全管理放在首位,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制度,使所有的施工人员都有较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发展的进程中,建筑施工企业必须高度重视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问题,创建科学合理的施工安全管理体制,使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得到不断提高,从而促进整个建筑行业朝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其次是提供安全保障。传统建筑工程施工为了经济利益最大化,让施工项目在工期内交工,没有高度关注施工安全管理问题,使施工现场安全事故时有发生,给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和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以及施工进度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为了使这一情况得到彻底解决,企业要对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管理摆在高度重视位置,创建完善的施工现场安全保障措施,使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稳步开展,以控制施工安全问题导致的经济损失。
        2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因素
        2.1安全管理方面
        开展安全管理工作会直接影响到施工中的安全等级。而安全管理工作就是为了控制现场中的风险及隐患,只有保证施工中的安全管理效果,才能减少施工现场的风险。大多数建筑工程都忽略了施工中的安全管理工作,并且管理监督体系并不完善,安全管理力度不足,没有落实好员工的权责、缺乏专业性的安全管理技术,直接影响到工程的安全管理效益,增加了安全事故的发生。
        2.2物质方面
        开展建筑的建设必须要建立在资源、资金的基础上,其中包括员工、材料、设备、能源等方面的支出。并且还要保证施工材料达标、员工的专业性、设备的适应性等,从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其次,在施工中,难免会出现施工设备故障的情况,不能及时的检修和维护,进一步对机械设备造成伤害;在开展建筑的建设时,还要重点关于能源问题,尤其是大型设备,一旦电气系统出现问题,就很可能会出现电击、烧伤的情况。
        3控制建筑施工安全风险对策
        3.1强化施工安全意识教育,落实安全技能培训
        安全意识的养成,有助于建筑施工人员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提前预警,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来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或者降低安全事故带来的损失。而安全意识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做到,需要依靠政府部门、建筑企业等多方共同参与来完成。1)对于政府部门而言,应一手抓体系建设,一手抓监督管理。

一方面,建筑施工企业所构建的安全管理制度从根本上来讲源于相关的法律法规,政府部门只有不断的健全、完善法律法规,为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提供政策性、方向性的准确指导,才能确保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体系符合新时代建筑行业发展的要求;另外一方面,新时代政府部门已经从传统的行政领导转变为服务型指导,政府部门应充分发挥其在专业信息资源、行业发展规划等方面的优势,强化宣传、重视监督,两举并措引导建筑企业加强员工的安全意识教育工作。2)对于建筑企业而言,应扎根基础,落实安全技能培训工作。建筑施工企业应打破传统被动式安全管理模式的束缚,向安全隐患主动出击,建立标准的施工流程和规范,落实安全生产制度的执行,并积极引入现代媒介如微信、微博、小程序、APP等在企业内部完成安全技能、知识、法律法规的培训教育工作。首先针对建筑施工人员受教育程度低、自我保护意识差等特点,运用多元化、多层次的教育手段因材施教,例如播放安全事故视频短片、安全操作图片教学等浅显易懂的方式落实安全技能培训工作。其次针对特殊作业工种,严格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和考核,确保每一位上岗人员通过考核审查,持证上岗。最后企业内部用心创建浓郁的安全文化氛围,开展知识竞赛、科普讲座、先进榜样等安全文化活动,寓教于乐,进一步加强安全技能、知识的落实。
        3.2加强现场监督管理,建立安全风险防控体系
        施工现场是安全管理的一线,也是确保整个建筑工程安全有序建设的关键。施工现场一方面提前建立安全风险防控体系,现场落实监督管理,识别安全风险,根据安全风险等级采取对应的防控措施。另外一方面落实应急保障机制,确保人员、设备、工具、物资等准确到位,并定期演练应急处置预案,确保全员掌握安全操作标准和规范,降低和控制安全事故所造成的损失。此外,建筑施工企业,在进行工程开工前,必须开展全面的施工安全预评价工作,对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立即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整改。对于预评价不达标的建筑工程项目,应严令禁止开工建设。
        3.3建筑企业安全管理应做到重点明确
        建筑施工企业在落实安全管理工作中,应做到重点明确、兼顾发展。建筑企业安全管理工作在企业层面以基础性工作为重点,组织教育培训、落实安全生产经费的提取和使用、组织对项目的周期性检查等,加强法律法规、安全技术规范的贯彻是工作重点。在建设项目层面,企业的安全管理重点是对危大工程和超过一定规模的危大工程的监督管理,防范重大安全隐患产生,杜绝发生等级安全事故为工作重点。
        3.4提升作业环境安全,为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物的不安全状态也是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所以,提升物的安全状态是抓好安全生产的关键,但由于人的原因,物的安全状态会被随时破坏,恢复其有效性既增加成本又耗费时间,且稍有不慎则可能引发事故。由此可以看出,作业环境的本质安全是提升施工现场安全管理,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重要方法。本质安全理念认为,所有事故都是可以预防和避免的:第一点是人的安全可靠性。不论在哪个岗位都能按既定的操作规程作业,杜绝“三违”现象,实现个体安全;第二点是物的安全可靠性。不论在动态还是静态过程中物始终能保持安全运行的状态;第三点是管理规范性和持续改进的机制。通过规范管理制度、科学管理,杜绝管理过程的失误,在生产中真正实现零缺陷、零事故。
        结语
        总之,建筑工程的开展对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同时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与限制,所以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加强意识的提升,积极引进各种先进的施工技术和手段,加强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不断完善和优化安全质量监督管理机制,进而不断推进整个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徐红艳.高层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1).
        [2]冯振.关于建筑安全管理及风险控制的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3):59.
        [3]宋江樑.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研究[J].商品与质量,000(031):282-282,283.
        [4]张平贤.高层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研究[J].企业技术开发旬刊(20):173+17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