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小型水库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改善方法

发表时间:2020/7/16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39卷第6期   作者:曾令飞
[导读] 在水利工程项目中,小型水库施工管理是一项重要环节,必须根据项目特点、资金来源、建设单位管理状况等因素不断完善工程施工管理模式,以此来保证工程的施工效果,提高施工安全性和保证工程质量。
        摘要:在水利工程项目中,小型水库施工管理是一项重要环节,必须根据项目特点、资金来源、建设单位管理状况等因素不断完善工程施工管理模式,以此来保证工程的施工效果,提高施工安全性和保证工程质量。同时,为了更好的发挥小型水库施工管理的作用,就需要不断增强工程管理模式的建设,并尽可能运用各项资源,避免支出过高的施工成本,将所有的精力放在工程的施工质量上,为水利工程建设的更好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桐梓县目前实施的小型水库工程施工,大致分为两种建设模式:一是常规平行发包“四制”管理模式(槐子水库、楠木水库、大峡水库);二是PMC项目施工管理总承包模式(坛子口水库、岩门子水库、杨公岩水库)。基于此,本文将以小型水库施工管理为例,分析其施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善方法,旨在为接下来的小型水库施工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水利工程;小型水库;施工管理,改善方法
        一、小型水库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针对小型水库施工而言,首先就需要加大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并按照技术和施工要求展开施工,对施工工程可能会降低工程质量的因素进行控制,以此确保施工效果。同时,在小型水库建设中,不但需要按照我国相关部门对小型水库建设过程中提出的法律法规,技术要求和规范,还必须要根据现实情况,以及小型水库建设的质量要求,从整体出发充分考虑水库建成蓄水后正常运营管理等。在小型水库施工管理过程中极易发生如下问题:
        (一)质量管理问题
        对于小型水库施工管理而言,质量是其不可忽视的一部分,所以需要通过不断提高质量,并确保其能够与要求相适应,才可以充分发挥出小型水库施工的优势,创造出更多的效益,质量管理也是工程管理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在具体执行当中,一是建设单位质量意识薄弱,盲目追求工程进度和形象,现场管理专业技术缺乏等问题;二是施工单位在利益的驱动下,存在层层分包和违法转包现象,导致施工所必须的现场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水平低下,未严格按要求开展施工技术交底、配备现场试验室等,在施工中不能严格根据施工要求实施,降低了施工质量,限制了后期工作的有序开展。
    (二)安全管理问题
        对于水利工程建设而言,安全是前提,也是工程参建各方都必须严格遵守的红线和底线。基于此在工程管理过程中,就需要将安全管理作为重点来抓。一是建设任务重,项目数量多。2020年桐梓县在建骨干水源工程7座,计划新开工4座;二是施工危险源多,投入的建设主体有“三多”、投入的施工机械设备多、危险工程多、现场动火作业多、工程交叉作业多、施工临时用电设备多,安全风险大;三是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不到位,从业人员意识不强,现场生产管理流于形式,对项目的安全监管存在层层减弱现象,违规作业和违规建设时有发生;四是安全措施费用投入不足,安全防护措施难以保证。
        (三)管理机制不完善
        事实上,小型水库的工程要想更好的开展,就离不开健全的管理机制和严谨的考核机制,以及执行力。管理机制的创建必须要根据小型水库工程管理部门的具体情况,然后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管理方法。但在一些小型水库工程中,因为工作人员管理意识薄弱,所以并未正确的评价工程情况。再加上对工程的本质了解的比较少,管理目标比较模糊,由此就使得管理机制不够健全,不能有效的管控工程,最终造成施工存在较大的随意性,管理机制执行力低下,以及管理制度根本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最终降低工程的效果。
        (四)成本管理不合理
        对于小型水库施工管理而言,成本管理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是水库工程由于投资规模比较大,都采用公开招投标确定施工单位,但因为评标过程较短,评标专家不能详细阅读并评价投标文件及资料,给后期计量计价、工程变更等带来不确定因素;二是在工程施工时,因为并未设置成本管理模式,对于施工人员、机械设备缺乏严格的过程管理等,造成资源浪费,对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产生了不利的影响;三是外部环境因素制约,特别是前置性合规手续的办理,比如林地、环评、土地等评价及使用,现场封闭式施工和群工矛盾协调等,造成工程阻工或停工,导致工期延长、管理费用增加。
        二 、小型水库施工管理优化措施分析
        (一)加强质量管理
        在小型水库施工时,一定要严格把控质量,积极提升质量管理能力,通过现场管控,保障水利工程质量。质量管理并非是一项简单的事物,应该自始至终贯穿在整个工程的施工中。一是严格落实设计单位的规划设计和质量技术要求,组织开展制定专项施工方案和技术交底工作;二是严格落实监理单位现场质量监管的主体责任,充分发挥其应有的监管作用。如在施工过程中,就需要提高对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等不同类型的施工主体的监管力度;三是强化质量检测和监督,加强原材料、中间产品和成品质量检测,严格按规定和程序开展质量检测数量和频次,对检测不合格坚决返工;四是严格开展工程质量验收工作,特别是重要隐蔽工程的验收,未经验收不合格不得开展下一道工序。
        (二)加强安全管理
        对于小型水库施工而言,加强安全管理是其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为了提高安全管理效果,就需要创建完善的安全管理模式。不但如此,还需要创建和健全施工现场安全监督模式,确定责任到人,严格按制度管人管事。另外,还必须要给予安全教育培训充分的重视。安全教育培训需要贯穿在工程施工的各项步骤中,通过培训来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确保员工掌握更多的安全知识,提升员工的安全技能,为安全管理提供强大的支持。
        (三)深化水利“管养分离”
        强化小型水库工程建后运营管理。一是落实水管单位内部管理和养护相互制约的机制;二是实现水管单位和养护部门的分离,但依旧需要肩负原单位的养护责任;三是真正意义上实现管养分离:小型水库管理管养在分离后,就必须要明确水管单位和养护企业之间的关系,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水管单位和养护企业的关系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之前的上下级隶属关系开始趋向于平等互助方向发展。一方面,水管单位不再将所有事情包揽过来,而是需要主动引入市场竞争机制,确保企业不会存在恶意竞争的情况。另一方面,养护企业紧跟时代的步伐,实施现代企业制度,朝着专业的方向发展,树立强大的危机和竞争意识,积极参与到市场经济当中来。
   (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管理队伍
    在整个工程管理中,管理工作者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基于此要想有效提升小型水库施工管理能力,就非常有必要创建一支综合水平高的管理队伍。基于此,就必须最大程度上发挥培训所具有的作用。在具体实践当中,项目经理作为整个工程的灵魂,就需要其具备一定的综合能力,不但需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具备较高的专业能力和综合协调能力,并在工程实践中有着丰富的经验。职业教育也是教育培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培育施工人员细心、踏实能干、廉洁自律素养,而这些素质正好是确保水利工程质量所需要的,是提高水利工程管理质量的现实需要。
        (五)加强成本控制
        在小型水库施工管理中,成本管理是基础性工作,而成本控制又是成本管理的重中之重。基于此,就需要在具体工作中增强成本控制,提升成本管理能力。首先,要站在企业的角度考虑,科学编制施工成本定额,为更好的评价项目提供切实有效的参考;其次,要确定小型水库的特征及管理过程中的真实需要,并将其当成成本考核的衡量标准;再次,要健全的项目内部控制机制,提高项目成本管理工作的督查力度;最后,要确保成本管理的规范化,对于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不当之处要尽早改进,以避免损失情况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崔凯. 小型水库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问题分析[J]. 科技风, 2019, 375(07):181.
[2]白明松. 小型水库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问题分析[J]. 智能城市, 2019, 5(08):202-20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