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施工存在问题及质量控制

发表时间:2020/7/16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39卷第6期   作者:吴官华
[导读] 高层建筑已成为现阶段我国主要的建筑结构形式之一,与一般建筑物相比, 高层建筑基础埋设更深,建筑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材料,墙体更加坚固稳定,对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要求更高。

        摘 要: 高层建筑已成为现阶段我国主要的建筑结构形式之一,与一般建筑物相比, 高层建筑基础埋设更深,建筑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材料,墙体更加坚固稳定,对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要求更高。在进行上述工序施工过程中,容易受到多种因素作用,出现各种质量问题,例如开裂、蜂窝麻面等,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时处理,会直接影响到工程结构质量,投入使用后会容易出现渗漏等问题,要修补起来也非常困难,因此,必须做好有关防控措施,做好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工作,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质量达到设计和有关规范标准。
关键词: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质量问题;应对措施
1 高层建筑施工中混凝土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建筑行业行政主管部门,发布了一系列提高工程质量的有关法律法规、强制性条文等文件,对促进建筑工程质量起着重要作用,经过施工企业管理者们的不断努力,我国建筑工程质量已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随着建筑技术不断进步,目前高层建筑结构更加复杂、高度更高、规模更大,层数更多,需要使用的钢筋混凝土材料更多,高层建筑所具有的特点,决定了其对施工技术和管理难度要求更高,其中截面尺寸较大、混凝土设计强度高的高层建筑,施工期间更容易出现各种问题,
钢筋混凝土施工,其质量直接影响建筑结构的耐久性和安全性以及稳定性,必须认真研究其施工过程存在的问题,如蜂窝麻面,露筋烂根等,及时采取防控措施,消除各种质量隐患,确保工程顺利竣工交付使用。
1.1 混凝土浇筑后出现蜂窝、露筋的问题
        总结过往施工时间,高层建筑在浇筑混凝土后,容易出现以下质量问题:部分柱、 剪力墙底面混凝土局部酥松,砂浆少碎石多,碎石之间出现空隙,形成蜂窝状孔洞及局部露筋现象。
        深入分析问题原因,只要包括有:混凝土在搅拌过程中出现不均匀、时间短、和易性差、振捣不够密实。配合比计量不准确,如水泥材料、碎石、加水量计量错误,导致碎石多、砂浆少;没有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混凝土浇筑作业,下料工序不正确,导致碎石过分集中,引发混凝土出现离析问题。
        在混凝土浇筑以及振捣期间,工作不细致,造成钢筋垫块出现移位,或者漏放或小放垫块,钢筋与模板紧贴;每次混凝土下料太多,灌注不按规定分段、分层进行作业;振捣混凝土不够密实,或者振捣不充分的前提下又下料。
模板孔隙未堵好,或模板稳定性不足,振捣混凝土时模板移位,造成严重漏浆。
1.2 混凝土出现麻面、孔洞的问题
导致上述问题出现原因包括有:
        拼接模板时严密度不够,引发板缝位置出现漏浆问题;模板表面没有清理干净,或没有在模板上涂上隔离剂;混凝土和易性欠佳,其入模时自由倾落度过大,出现离析问题;振捣混凝土时密实不够,导致出现麻面等问题;搅拌混凝土时间过短,达不到规定要求;
加水量不当, 浇筑混凝土后石子和砂浆分布不均匀,导致出现蜂窝问题;混凝土没有按规定分层浇筑,导致出现离析问题,出现麻面等。
1.3 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问题
引发上述问题出现主要是由于:
混凝土模板支撑不牢固,导致模板出现变形以及局部出现沉降问题;
        混凝土和易性差,浇筑后出现分层,进而出现裂缝;不按规定顺序拆模引发出现裂缝;如结构属于大体积混凝土时,由于水化热而引发内外温差过大,导致出现裂缝问题;混凝土养护措施不当,导致出现裂缝;混凝土构件受力不当或者超载而产生裂缝;基础部分沉降不均匀导致开裂问题。
1.4 混凝土强度过低或者出现较大波动
        分析其产生原因,主要有:混凝土原材料质量不合格,导致其强度过低;混凝土土配比不正确、不按规定要求投料,搅拌时间不足;混凝土运输时间较长,引发出现离析问题;混凝土振捣不密实以及其养护时间达不到规定要求等。


2 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问题的应对措施
2.1 混凝土浇筑后出现蜂窝、露筋问题的应对措施
        一是要严格按照设计和施工规定,确定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搅拌和浇筑要符合有关规定要求,采用振动棒作业时要快插慢拔,保持插点均匀,振动期间振动棒要避免接触钢筋、模板,要做到随浇随振,防止出现漏振或过振问题。
振动棒要落在沟壁中间,振动棒不能碰及模板,混凝土必须振捣密实,不出现气孔,要安排专人负责振捣混凝土;混凝土浇筑前一定要先检查模板,确保其模板孔隙要封堵,保证模板稳定性,防止混凝土振捣期间出现模板移位,出现漏浆问题。
        二是当混凝土出现小蜂窝时,可以采用钢丝刷子,加入水进行洗刷干净,待其充分湿润后表面凉干,然后用用一品牌,同批次 1∶2或 1∶2.5 水泥砂浆修补,如果蜂窝较大时,则要先剔除出现松动的碎石以及突出的颗粒,尽量呈现喇叭口,外口稍大些,之后采用清水进行冲洗干净湿润,待其凉干后进行支模,采用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捣实,并做好养护工作。
将外露钢筋上的混凝土残渣和铁锈清理干净,用水冲洗湿润, 再用 1∶2 或 1∶2.5 水泥砂浆抹压平整,如露筋较深,将薄弱混凝土剔除,冲刷干净湿润,用高一级的 C50 细石混凝土捣实,认真养护。
        三是后期预防措施主要包括有:要求搅拌站必须按照制定的配合比进行配置混凝土,要准确计量材料,拌合混凝土时必须均匀进行,保证颜色一致,根据规定严格控制搅拌时间,现场混凝土浇筑探路度,混凝土塌落度要控制在两米以下;
        如超过要采取串筒、溜槽等过渡措施下料;混凝土的振捣分层捣固,浇注层的厚度不得超过振动器作用部分长度的 1.25 倍。 对商品混凝土拌合物,不大于其作用半径的 1 倍。 振捣器至模板的距离不大于振捣器有效作用半径的 1/2; 为保证上下层混凝土结合良好,振捣棒插入下层混凝土 5 cm,混凝土振捣时,必须掌握好每点的振捣时间。 浇注混凝土时,应注意观察模板,发现模板移动,立即停止浇注,并在混凝土初凝前及时修复。
2.2 混凝土出现麻面、孔洞问题的应对措施
        一是在浇筑混凝土前一定要认真检查模板,确保板缝严密,并彻底清洗模板,用水润湿,不能存有积水,保证模板缝隙严密;二是控制浇筑混凝土的高度不得超过2m ;三是混凝土浇筑到模板内后,必须按规定控制振捣时间,通常每点振捣时间应保持在 20~30 s 之间,当混凝土没有出现明显下沉、气泡等问题后,可停止振捣作业。 注意混凝土表面不再出浆,并呈水平状态,模板边角位置,要填满混凝土。
2.3 混凝土结构裂缝问题的应对措施
        第一,使用模板前要进行计算,保证其强度、刚度以及稳定性达到设计和规定要求;第二,如结构属于大体积现浇混凝土,必须预先制定完善的施工方案,防止浇筑期产生施工缝;第三,强化混凝土浇筑管理措施,并要求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制定防控措施,防止混凝土出现早期裂缝等质量问题;第四,强混凝土浇筑后,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养护。
2.4 混凝土强度较低或波动较大问题的应对措施
        第一,混凝土的原材料需要送检试验,保证测试结果合格;第二,结合施工工程现场测得的各类砂石骨料的含水量、直径等计算出实际使用砂石料的施工配合比。相关的计算参数:骨料理论配合比质量=试验配合比质量×(100%-饱和面干吸水率),含水量=理论质量/(100%-含水率)×含水率,施工配合比量=调节质量 1+调节质量 2+理论质量。 同时要按照砂子—水泥—石子—水的顺序进行上料; 第三,
确保混凝土搅拌的均匀性,要按照混凝土塌落度以及搅拌机容量来确定出搅拌的时间。
3 结束语
        高层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是一项重要的施工内容,其质量对整体工程质量有直接影响,还关系到高层建筑投入使用后,建筑物使用寿命以及住户的财产安全。因此,必须严格按照有关规范要求和工序进行混凝土施工,并做好各环节的质量管控工作,针对施工期间出现的各种问题,要做好有关防控措施,消除各种质量隐患,确保高层建筑质量达标。

参考文献
[1]容国雄,高层建筑施工技术要点分析,住宅与房地产,2017,(21)
[2] 何永添,浅析高层建筑的混凝土施工技术[J].中华民居(下旬刊),
2013(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