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述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及创新

发表时间:2020/7/16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39卷第6期   作者:骆俊中
[导读] 本文就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及创新,进行探究与分析,以供同业者参考。
        摘 要:近几年来,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崛起,建筑行业间的竞争也是变得更加激烈,建筑企业要想更好的发展与进步,就必须通过不断地对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进行创新,以此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促进建筑企业自身发展的同时,还能有效的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本文就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及创新,进行探究与分析,以供同业者参考。
        关键词: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分析
        伴随着更多的建筑公司涌入市场,建筑行业间的竞争也变得愈加强烈,建筑的安全问题成为了制约建筑公司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土木工程施工对其整体的质量安全有着极大的影响,土木工程的施工质量决定着建筑企业的发展走向。目前,传统的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已经满足不了社会和建筑企业发展的要求,这就需要建筑行业不断地探索与创新,以此推动建筑行业的发展。
        一、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应用现状
        对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现状进行分析,要从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这两方面开始入手,这样才能全面的对建筑施工技術的应用现状做出一个较为准确的分析。
        (一)理论研究方面
        我国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方面的理论研究工作开始的时间较晚,因此,相比于西方一些先进的发达国家处于较为落后的一个状态,其大部分的研究理论知识大多都是借鉴的。但随着我国社会不断地发展,现阶段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的理论知识体系已经较为完整,更多符合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的理论被纳入其中。随着知识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一些理论知识也开始慢慢进入该知识体系中,如最优路径以及非线性分析等。
        (二)实际应用方面
        虽然,我国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知识理论方面已经发展得较为完善,但在实际应用方面还是存在着许多的问题。首先是知识理论方面与实际应用方面严重的脱节,导致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知识理论起不到应有的指导作用。其次,由于大部分的知识理论是借鉴其他国家而来的,这种生搬硬套相对而言缺乏一定的创新, 导致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不能结合土木建筑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从而与预期效果产生偏差,甚至还会严重土木工程的施工质量。最后,在土木工程建筑施工过程中,缺乏固定的专业管理团队,技术创新工作也就没有人负责,严重影响了技术创新的发展。由此可知,我国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的创新还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及困难,这些不良因素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土木工程的施工质量及施工效率,阻碍了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
        二、土木工程建筑基础施工技术
        (一)地基基础施工技术
        地基基础是建筑工程项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基基础的质量决定了整个建筑项目的质量,要想建造高质量的建筑工程,首先就要保证地基基础的质量,一旦地基基础出现质量问题,不仅难以进行补救工作,且后续的工作都将化为泡沫。因此,在正式施工前,要做好所有的准备工作,如地质勘探、工程设计等,通过运用先进的施工技术,以此确保地基的质量。地基基础施工的主要方法就是桩基基础施工,具体施工流程如下:测量放线→桩位复核→桩机就位、调整→桩就位、三心同线→双向调整垂直度→沉桩→接桩→沉桩→送桩→收锤→拔送桩器、挡桩孔口→完成一根工程桩。测量放线:按照红线要求对建筑物进行测量定位,在甲监理等有关人员复核测量基线、水准点、控制点、桩位点并签字认可后方可使用。根据单位提供的测量控制点及设计图纸,测量标定各个桩位中心点,打入短钢筋并辅以醒目标志,并测放出场地标高,将测量定位成果图报监理或建设单位复核验收签字确认后方可开始施工。测放桩位误差不得大于20mm,并且施工过程中测量人员在沉桩前应对短钢筋头进行复核,以避免沉桩和桩机行驶造成的土体隆起影响桩位的准确性。

对所施工后的桩也要跟踪观测两到三天,判定土体是否发生位移,震动挤土效应是否强烈。
        (二)预制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预制混凝土装配整体式结构施工,指采用工业化生产方式,将工厂生产的主体构配件(梁、板、柱、墙以及楼梯、阳台等)运到现场,使用起重机械将构配件吊装到设计指定的位置,再用预留插筋孔压力注浆、键槽后浇混凝土或后浇叠合层混凝土等方式将构配件及节点连成整体的施工方法。具有建造速度快、质量易于控制、节省材料、降低工程造价、构件外观质量好、耐久性好以及减少现场湿作业,低碳环保等诸多优点。尤其预应力叠合梁、叠合板组成的楼盖结构,更具有承载力大、整体性好、抗裂度高、减少构件截面、减轻结构自重和节省钢筋等特点,完全符合四节一环保的绿色施工标准。其主要结构形式有:预制预应力混凝土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预制预应力混凝土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预制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梁、板、楼盖结构;预制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预制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等。
        (三)预应力施工技术
        预应力混凝土施工主要分先张法和后张法两种:1.先张法。清理底模--钢筋绑扎--安装预应力百钢筋--张拉度预应力钢筋--支侧面模板--浇筑混凝土--预应力钢筋放张--切割预应力钢筋--吊移预应力构件。2.后张法。清理底模--钢筋绑扎--安装预留孔道胶管--支侧面模板--浇筑混凝土--拔出预留孔道胶管--在孔道内专穿入预应力钢筋--张拉预应力钢筋--孔道内压浆--封锚--吊移预应力构件,(如预留孔道采用埋入波属纹管,则无拔胶管工序)。预应力施工技术主要是为了保护混凝土结构不受伤害。
        三、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的创新策略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部门首先要对施工理念进行创新,时代在不断的发展、变化,市场对于建筑行业的需求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只有时刻保持先进的施工理念,才能更好的满足时代的发展需求,从而为建筑企业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加强建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推动建筑企业的发展和进步。其次,要设立健全的创新机制,以此保证有专业的人员负责施工技术的创新,从而不断地优化和完善施工技术。在设立创新机制时,要明确施工技术创新的制度及规定,保证其工作人员在进行施工技术研究创新时,有明确的规定进行引导,避免发生错误。最后,建筑企业应积极组织企业员工向其他先进单位学习先进技术,重视对专业优秀人才的引入及培养。只有通过不断提高团队的综合素质,才能为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的创新注入源源不断地动力,从而推动创新工作不断地进步和发展。除此之外,建筑企业还应设立相应的绩效工资制度,以此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增强建筑企业的凝聚力,从而更好的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创新,建筑行业的发展也得到前所未有的机遇,无论是从规模上,还是结构、技术等方面,综合性的实力有明显的提升,逐渐的成为新时代社会发展重要的力量。
        参考文献
        [1] 王天祥.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及创新研究[J].商品与质量,2019,(1):258.
        [2] 范贾建奎.对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及创新研究[J].建筑·建材·装饰, 2019, 000(003):90,96.
        [3] 孙立娟.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与创新研究[J].电子乐园,2019(4):76.
        [4] 饶龙俊.试论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及创新[J].中国室内装饰装修天地, 2019,(2):265.
        [5] 许世杰.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及创新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9,(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