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建筑施工技术优化管理

发表时间:2020/7/16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39卷第6期   作者:朱梅香
[导读] 本文对建筑技术优化管理问题进行了具体分析。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国民经济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在大量建筑企业激烈竞争的情况下,要求建筑施工企业必须提高施工技术,只有做到严格管理施工技术,才能不断提高施工建设效率,提高工程管理水平,同时合理降低工程施工成本。基于此,本文对建筑技术优化管理问题进行了具体分析。
关键词:建筑施工;施工技术;优化管理
一、施工技术优化管理的意义分析
        建筑工程实施施工技术的优化管理能够有效的提高工程施工质量。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优化管理应结合实际施工情况,对施工技术的应用、控制及调整等进行科学的管控。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整个建筑工程在高标准的质量下完成施工。建筑工程实施施工技术的优化管理能够保证工程项目的安全生产。施工技术的优化管理就是要保证建筑工程施工具有良好的科学性、合理性及规范性,并有效的提高施工人员的操作规范性,提高安全生产意识,进而有效的防止在工程施工中由于操作不合理导致的安全事故。另外,科学的施工技术优化管理,也能有效的对工程项目的资源进行优化,这主要表现在控制建筑施工资料浪费,改善工程设备的利用率,有效提高建筑施工的作业效率,提高整体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二、建筑施工技术优化的趋势
        建筑施工技术是经过长时间的实践检验衍生而来的,其与建筑行业的发展形势有着密切联系,会随着建筑行业发展需求进行不断优化和完善。现今我国在钢筋混凝土框架和钢结构的应用上已经趋于完善,新材料、新设备的使用与施工技术之间也较为贴合,所以其自身已经没有任何可提高性,相反还会造成经济损失。另外,建筑结构功能体系的构建需要根据地质条件、环境气候等进行合理设计,虽然没有统一标准,但是功能形式较为统一,如果对其进行更改和优化很可能影响建筑的正常使用。所以在新形势影响下,要想加快建筑行业的发展速度,就有必要对建筑施工技术管理进行优化,对施工中所需的材料、设备予以审图分析和研究,保证建筑工程质量。同时,在材料设备不断优化的过程中,还应完善技术管理平台的构建,为工作人员及时掌握市场信息,了解国内外新型技术手段,进而增强企业竞争实力。
三、建筑施工管理中存在问题
        3.1施工管理体系不够完善
        我国虽然已经颁布了一些较为权威的法律法规,建设企业内部也颁发了一系列安全标准化规定,但是这些法律法规比较零散,还没有形成一种综合性、系统性的标准化管理体系,而且大多数企业都是只将管理放到施工过程中,很少将其放到其他施工环节中,这样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管理效益和项目技术水平,但是也仅仅这是针对施工环节,没有按照建设项目的内部联系形成一个整体。总体而言,当前许多建设企业的管理还存在一定的缺陷,管理模式仍需要完善和提升。
        3.2质量管理的发展比较落后
        社会经济以及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意味着施工工艺也在不断地更新,迈入信息化时代以后,各种先进的施工技术和机械涌入了建设行业,给这个行业带来了大量的物力,但是带来新设备和新技术的同时,也对建筑行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大跨度钢结构的应用、巨量混凝土浇灌、大型施工设备的安装,导致管理制度变得相当滞后,所以现在的管理制度已经不能满足建筑企业发展的需求。
四、建筑施工技术优化管理措施
        4.1优化技术管理制度,提高员工专业素质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要想提高管理人员的执行力度,必须建立健全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制度,不断优化管理施工体系,切实推动施工过程顺利进行。但是体系和制度的建立并不是单纯的建立一些书面标准,更重要的是要与实际施工过程相符合,且对企业的长远发展有利。为了达到这种目的,要求建筑单位和企业必须要严格遵循国家的法律制度,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创造出具有自身施工特色的管理制度。该管理制度中,必须要着重突出对一些重点环节的优化管理,提高人员认识,并不断规范施工过程。在施工后期,企业要落实对施工项目的质量监管,提高施工质量。

此外,企业必须要加强对员工的施工培训,使得管理人员能够深入了解技术管理制度,从而更好的落实在实际管理中;使得基层施工人员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水平,在施工过程中能够采用科学手段来处理突发问题。
        4.2完善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组织体系
        在建立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组织体系的过程中,应该对每一级的分包商进行彻底的了解,建立一个能够切实落实到每一级分包商中的制度,同时将每个环节和岗位的责任都落实到个人。在对建筑进行施工的过程中,首先应该对管理人员进行储备,注意各个部门之间的配合和调度,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每个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及安全意识。
        4.3对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监督制度
        进行完善在对建筑施工进行监督管理的过程中,每个监督工作人员都要承担起各自的职责,对监督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保证每个监督人员的专业素质,在监督施工工程中,一定要严格按照相关的规章和规程进行监督。在对监督人员分配任务时,每个人的责任和目标都要落实到位,同时让监督人员充分地认识到监督工作的重要性,监督工作人员在工作时都按照相关的行为规范进行,一旦工作人员没有按照相关的规范进行工作,应该立刻对工作人员进行警告,并加以整改,保证施工工程中的安全和工程质量。
        4.4提高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执行力度
        能够将工程的质量和效率达到最大化的前提条件是需要完善的组织体系、管理制度以及监督制度,想要使得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的作用完全发挥出来,就必须要加大执行力度,如果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执行力度,一切都是空想,所做的努力也都是画饼充饥而已,所以企业在对施工技术管理进行优化,执行力度是必不可少的。首先要将施工技术监管落实到实处,对工程的每个环节都要认真负责,施工过程中所有的环节操作都要必须遵守相关的行为规范;其次就是对建筑工程的内在和外在因素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保证建筑工程按照原有的程序完成,保证工程的质量和施工效率。
五、优化工作中的注意事项
        当管理人员对管理工作的步骤细节初步确定后,还要及时对所在企业的实际状况给予充分的考虑,同时根据相关业主的需求,并结合施工人员的配置情况,以及相关设备机械等,从而制定出有效的管理方案,让管理方案符合国家法规标准,并符合科学规律。在对“四新”技术进行推广,并融入到日常建设中时,必须要充分做好试验鉴定的前提;不论是哪种技术的应用,首先必须考虑到自身经济状况,以及该技术能够带来的经济效益,从而择优选择;在日常施工的时候,对技术的管理必须要经过事先的实践,只有将两者结合起来,才可以有效保障技术的可靠性;在进行技术管理的时候,管理人员必须将重点放在基础上面,不仅要保证管理工作的全面性,还要保证管理工作的重点性;根据工程项目的特点来制定合适的管理对策,做好人力调配,严格选取施工技术,从而最大限度地保障工程的质量与进度,以及经济效益。
        结束语:
        建筑工程技术要点较为复杂,实际应用存在一定缺陷,就现状而言,既往的建筑施工技术已经不能满足时下的需求,因此,技术必须不断发展,以时刻跟进时代的需求,以此推动建筑行业的良性发展,使城市有较好的基础,稳健发展,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张雪花.新时期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优化措施探讨[J].中国住宅设施,2018(08):119-120.
        [2]李朦.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优化措施的探讨[J].居舍,2018(24):133.
        [3]邵建耀,阳益.浅析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有效优化方法[J].建材与装饰,2018(38):137-138.
        [4]黄志秀.浅析建筑施工技术管理问题及优化方案[J].四川水泥,2018(06):26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