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与时代的发展,以建筑工程为代表的国家经济体量发展正在冲刺着整个社会。在建筑工程领域,以大工程、机械化、快施工为代表的大干猛干精神也一直存在。基于此建筑机械成为了工程进展中不可或缺的因素。其相关建筑机械设备的性能、效率和稳定性决定了工程进度与质量成本。在此全面做好施工现场的建筑机械维护保养,在利用率使用寿命和功耗节能上采取多维一体的管控成为施工企业综合项目盈利的基础。笔者常年供职于中铁十九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在现场经验支撑下发觉建筑机械设备在保养上存在诸多问题,以至于出现“小病拖大”导致维修困难等不良现象。在此在保障生产任务的基础上,笔者全面体现系统性建筑施工机械设备的保养与维修技术。为同行展开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建筑;施工;机械设备;维修
引言
随着建筑施工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筑机械已成为影响工程进度、质量和成本的关键因素。保证施工现场建筑机械经常处于良好状态、提高利用率、延长使用寿命,已是施工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和增强竞争能力的重要环节。目前在工程机械维修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如何搞好工程机械维修管理工作,提高维修质量,降低维修费用,缩短维修时间是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
1建筑施工机械保养与维修中存在的问题
1.1大型设备过度使用
建筑工程一般任务紧,在大型协同施工中往往过于最求施工进度。而导致大型设备的延保、拖保和不保。常规小型设备也因为基础档案的缺失和工作时间的估算而忽略保养。在国企还存在岗位人员职责不清、消极怠工而导致的维护保养疏于形式或者干脆填写维保卡片做假资料而不保养设备。私有小型企业通常因为成本考量而对外围设备缺乏保养,甚至租用设备进行现场施工。在现场往往只有大型设备、特种设备和强检设备才会有专人专项的保养。其次,在设备保养环节会存在使用时限不明或者恶意延长使用时间,降低维保成本。在不同领域重使用轻保养的不良习惯以不同的形式进行表露,一旦遇到安全隐患往往悔之晚矣。
1.2工程机械设备的维修人员专业水平参差不齐
伴随我国的经济技术不断的发展和创新,我国工程建设过程中应用了大量的新型施工机械设备。由于先进的工程机械设备采用了最新的科学技术,因此在操作和维修过称中的相关要求也就要高一些。但是我国现在的工程设备维修人员水平参差不齐,对于新型设备的掌握程度不同,就导致了设备在维修中的维修质量不同,很多的维修工作人员不能够第一时间找出工程机械的故障点,就会在维修设备的过程中浪费时间,对工程的工期产生影响。
1.3设备维修滞后浪费严重
由于目前大部分施工企业还未能有效地实行点检制度等保养措施,设备维修管理往往局限于“事后维修”“预防维修”意识不够,对设备的故障及劣化现象未能早期发觉、早期预防、早期修理,以致造成人力、物力、财力不必要的浪费;施工企业机械设备“浪费维修”的现象也十分严重,个别维修人员为了贪图方便,对一些仍有很大修复价值的旧件不加以修复利用,任凭其主观随意地报废,更有甚者,不考虑其他设备的整体性能,采取“拆东墙补西墙”的做法,得过且过,只要机械能动就交差了事,结果也只会是事倍功半。
1.4设备维修人才建设不全
市场经济时期的施工企业追求的是经济效益,致力于工程机械设备的完好率和利用率,施工不仅要结构合理,更要有各有所长的各类人才。施工企业在设备管理方面都应配备机务管理、工程机械操作、工程机械维修、工程机械设备材料管理等人员。而有些单位为了节约开支,不顾个人能力,常常一人兼多职,比如管理人员兼设备材料管理,操作人员兼维修人员。由于技术能力不足和精力不够,这些兼职工作人员常常不能满足工程机械维修工作的需要。
工程机械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的技术水平直接影响着工程机械的技术状况、经济性和完好率。目前来说,大部分施工企业的领导都不是学机械出身的,他们认为维修技术人员的工作只不过是填填表,机器坏了换些零件这些简单工作而已,从而对维修技术人员的重视不够。
2做好建筑机械保养与维修工作的对策
2.1要对相关的维修人员给予专业的培训,不断提升维修人员的维修水平
保养人员除了应该熟悉设备的使用手册外,还应该弄清楚各台机器的性能以及工作情况。结合工人的具体情况,定期举办保养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从理论课堂到实际工作进行全面系统的学习。我们在培训工程中,要不断的提升机修人员的专业水平知识,提升他们的动手能力,对于一些随机或者紧急的设备维修问题,我们要给予专门的培训,让工作人员能够处理突发机械故障,提升他们在这一方面的能力和素质。在设备维修的过程中说明书或者操作说明非常的关键,要保障维修人员对这些维修资料的有效保存。
2.2保养与维修相结合
维护保养是修理的基础,修理是维护保养的保证,两者同等重要,缺一不可。做好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及时处理发生的问题,随时改善设备的技术状况,防患于未然,把事故消灭在发生之前,就能稳操主动权。大量事实证明,机械维修保养工作做得好与坏,很大程度上直接关系到机械能否正常运行,能否充分发挥效能和寿命,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生产安全。工程机械的维修保养工作目前仍旧坚持传统的清洁、紧固、调整、润滑和防腐。在此基础上,有条件的企业应尽可能地将状态监测与维护保养工作结合起来,提高维护保养工作的科技水平。
2.3采用适用的维修新技术
根据设备的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技术,在对设备进行维修的同时,适时地进行设备的局部技术改造和更新,建立专业分工的维修体制,配备先进的维修机具,掌握维修新技术,培育维修质量好、工期短的维修能力;对燃料、润滑油料实行科学管理,根据油质化验结果确定使用期。这样可以花费较少的资金,提高设备的整体性能,从而大大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我国众多施工企业中,有相当数量的设备存在陈旧、老化、技术性能落后等问题,但由于受资金限制,在短时间内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故采用状态维修与技术改造和局部更新相结合的方法,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措施。
2.4机械设备操作手和修理工的工作责任心、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通过对机械设备保管人员和值班人员的考核,发现基本常识和技术技能普遍较差,有的没有掌握所保管操作设备的基本结构性能和日常保养规范,不能辨别设备运转是否正常;有的不按规范操作和保养设备,不严格执行两班运转设备的交接制度,日常检查和保养设备不能全面到位;有的工作责任心不强,只开车不保养,小故障不报修,让设备带病运转,致使所保管操作的设备技术状况不正常、下降,甚至恶化。
结束语
随着建筑市场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建筑施工企业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与发展,须依靠机械化施工来实现。抓好机械设备的管理和维修工作,直接关系到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和企业能否维持稳定协调的发展。目前在工程机械维修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建筑施工企业应加强机械设备管理与维护工作,设法解决设备管理中的各种问题,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参考文献
[1]王晓阅.浅谈北方路桥建设中施工机械设备的维修和连接部位易出现松动情况[J].黑龙江交通科技,2006,(9).
[2]解明旭.浅谈建筑机械的维修管理[J].机械管理开发,2006,(3).
[3]舒霞,屠志忠.浅谈如何延长工程机械的使用寿命[J].黑龙江交通科技,20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