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迅速,石油化工企业为我国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在分析石油化工行业特点的基础上,探讨了当前石油化工建设项目施工监理中存在的某些问题,指出了风险及危害。重点分析了建设期的质量缺陷给生产运行留下的隐患。提出了消除石油化工建设项目施工监理常见病的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石油化工;施工监理;问题
引言
石油化工项目特点是高投入、高风险高投入、高风险,资金、技术高度密集,参与的单位以及人员非常多、建设周期较长,技术复杂度与集成度较高、关联范围广,因此该项目对于监理有着更高的要求,特别对安全质量控制工作的要求更高。本文主要以事实为依据,全面阐述石油化工项目监理质量控制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1石油化工工程建设的特点
石油化工工程的投资规模非常大,企业对石化工程的管理水平直接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生一系列的变化,目前石油化工设备装置已经逐渐的朝向大型化发展,对于传统的石化采集装置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的发展需求,逐渐的被人们所淘汰,因此目前对于石化工程建设的质量要求也是越来越高。而对于施工现场来说因为工作人员非常多,同时在实际过程中会签订很多的合同,因此也会进一步增加现场管理的难度。综上,石化企业在建设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确保工程管理水平,从而才能够更好地满足工程建设发展需求。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石化工程建设中需要不断地引进新科技、新技术以及新材料,石化工程技术发展的特别快,因此目前在石化工程建设中也有越来越多的新材料、新设备及新技术的应用,例如超大型的设备、特殊的焊接材料等,这些都是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引进的高端技术和产品,其被应用于石化工业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对于这方面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因此化工行业建设标准的更新也是非常快的,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石化行业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对于生产条件和安全要求都非常高,在进行操作的时候通常情况下都是在高温、高压以及高速度的恶劣环境下进行的,同时在运行的过程中相应的媒介物质都是属于易燃易爆气体。因此这种生产工艺特殊性非常强,对于工程建设的要求也非常高,在建设的过程中必须要符合相应的设计要求,否则很容易引发一系列的安全事故,因此进一步加强对其的研究非常有必要。
2石油化工建设项目施工监理中常见问题
2.1工程监理人员能力和责任问题
监理制度在国内的大中型石油化工项目的建设中都在应用。由建设单位委托,并与签订委托合同,监理单位依据监理制度、委托合同来监管项目工程的具体实施。
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是委托合同的关系,监理单位开展监理工作的前提“公平、独立、诚信、科学”。随着近几年国内石化项目尤其LNG项目的极速增加,监理单位业务量也在快速增长,造成监理人员紧缺,进场监理队伍存在专业能力不齐、监理经验不足等,甚至出现毕业大学生“顶岗”现象发生。监理单位在实际项目监理过程中,工作有时会受到建设单位的影响和干扰,他们常常认为“我花钱委托,你应该听我的”,使得监理方难以有效开展各项工作,在项目监理中不能很好地履行监理责任,监管不能到位。
2.2多个监理方共同介入,协调不力
一个大型石油化工建设项目在几平方公里的地面上拔地而起,施工方多,监理方也多。以2000万t/a炼化一体化项目为例,工艺生产装置数十套,监理方可达近十家,虽然标准规范是统一的,但各家仍有各家的习惯做法,起码在格式上就存在差距,造成管理混乱。这就有一个统辖管理问题。由于统辖能力差,协调工作不到位,造成的工作返工,效率低下,也是当前的一个突出的问题。
2.3工程监督管理力度不足
石油化工工程管理涉及的内容极多,如现场管理、安全监管、环境管理等各方面,然而实际管理工作中,仍表现为监督管理力度不足。
如在现场管理方面,企业对于入场设备、材料审查不严格,或对于工程施工现场的各设备、材料管理过于疏忽,许多如炼化装置、化学材料极可能引发安全事故,增加风险发生可能性。再如安全监管方面,主要表现为工程审核把控缺失,未能及时识别风险,无论从工程施工质量或安全管理上均难以保证。另外,在环境管理方面,由于石油化工企业大多项目涉及化学物品、污染装置,作业活动中很可能产生环境污染问题,如污水影响等,且可能产生噪声污染问题。
3消除石油化工监理常见病的措施及建议
3.1监理人员资质符合性
监理单位在组建项目监理部时,配备的人员要符合投标文件和监理合同要求,如人员有变化,可以与业主协商办理变更手续,但变更后的人员业绩、水平、资质等不能下降;所有人员都要持证上岗,设计到国家和行业注册证的,必须在本单位注册,做到合法合规。
3.2对“设备种类多、超限设备多”的监理对策
(1)仔细阅读本标段设备专业详细设计文件,弄清具体设备数量、重量、安装位置及安装要求,根据批复的监理规划编制专业监理实施细则。要求监理人员严格按细则要求开展工作。
(2)格审查承包商报送的动、静设备安装及吊装方案,按规范和以往同类工程的工作经验,提出监理意见,要求承包商修改方案并遵照执行。
(3)要求监理公司派驻具有大件设备吊装经验、同类装置改造经验的设备工程师进场,加强现场设备安装过程中的监理工作,并对关键设备安装实施旁站监理。
(4)要求承包商对外委设备进行驻厂监造,本监理组将不定期的对其制造商的制造过程和质量进行检查。
(5)对照设计图纸,严格设备进场的开箱检验,对不符合设计要求的设备坚决要求退货或现场整改,直至合格方能进行安装。
(6)加大起重机械的进场检查力度,明确必须检查安检合格证原件,同时对实体性能和符合性进行检查,明确不符合要求坚决不允许进场施工。
(7)充分利用监理公司的技术优势,在设备吊装特别是大型设备吊装开始前,邀请监理公司专家组到现场指导整个吊装过程。
3.3推进监督信息化系统的应用
随着监督工作不断深入开展,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标准化、信息化是发展的必然,工程质量监督信息化系统应用,对监督创新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首先监督信息化系统为各方共用,工程质量监督信息公开透明,能够实时上传项目质量情况、监督检查问题情况以及项目总体质量管控情况;监督信息化系统中设置了质量行为问题、严重质量问题红线,一经触犯会引起监督信息化系统的自动识别,并根据问题严重程度触发整改通知书、质量问题通报等,严重的可纳入不良诚信行为名单,避免了人为因素干扰,为项目质量设置了红线,把好质量监督关;各方均能登陆监督信息化系统,实时看到在建项目质量状况,同时也引导了领导对工程质量的关注和重视;监督人员和各方责任人员共同对对监督信息化系统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对于质量通病问题进行归类分析,共同商讨参与,通过这种方法能够消除对信息化监督系统应用的抵触情绪,并为其今后的监督工作高质量开展打下坚实基础。另外通过大家积极献策,对监督信息化系统应用的不断改进升级提供了基础支持。
结语
强化风险控制、安全管理是目前石油化工企业工程管理工作的要点。实际开展工程管理活动中,应正确认识石油化工工程项目特点,立足于当前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包括更新管理理念与管理模式、强化工程监督管理力度,并注意构建高素质人才队伍。这样在工程管理水平提高基础上,对帮助石油化工企业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提高有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邵文均.最低价中标法在建筑工程项目招标应用中的问题与对策[J].煤炭工程,2012(11).
[2]王磊.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标准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J].科技创新导报,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