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施工现场管理与优化措施

发表时间:2020/7/16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39卷第6期   作者:王伟
[导读] 现阶段建筑行业对国民总体经济的增长有着重要的地位,对国家经济的拉动作用也越来越大,而建筑行业的整体施工水平与施工的规模有了长足的进步。
        摘要:现阶段建筑行业对国民总体经济的增长有着重要的地位,对国家经济的拉动作用也越来越大,而建筑行业的整体施工水平与施工的规模有了长足的进步。在这种发展趋势下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对管理手段和管理理念进行优化十分重要,只有科学合理的现场管理才能确保我国的建筑行业能够走向更加专业的道路。因此,本文主要围绕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展开讨论,以采取合理的优化措施,提升施工现场管理的有效性,推动建筑工程行业的现代化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施工现场;管理;优化措施
        引言
        施工现场管理是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工作中的关键组成部分,是建筑行业实现发展的前提基础。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的成效,会对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进度、质量与安全产生影响。所以,建筑企业一定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管理,对管理工作进行及时优化,制定符合企业本身的施工现场管理工作措施,为建筑行业的现代化发展添砖加瓦。
        1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主要特征
        建筑施工的管理实际上就是对于人员和资源的管理。因此在实施施工现场管理的过程中,有必要规范相应的管理制度,并采用灵活的管理方法,从而实现对资源及其人员的科学合理的调配,从而使工程项目能够顺利实施。在当前随着建筑施工难度的不断加大,对于现场施工的管理也十分复杂,包含多方面的因素,其中最基础的就是对于人员的管理和分配,其次是对施工材料包括设备的控制和使用管理,管理和分配的工作要体现出一定的科学合理性,而对于管理工作评价的基准则是能否有效的利用各种施工的资源,来提高施工的效率和施工的质量,从而提高整个现场施工的水平。同时对于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也是现场施工管理中的重要一环,因为现代建筑业的现场施工十分复杂,施工现场涉及到较多的施工工序和施工的设备,如果对这些因素没有进行很好的管理,那有极有可能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不仅会对施工的进度造成影响,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更严重的会对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因此还要格外重视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此外,在现代的建筑施工中,涉及大量的材料,人员和设备,在实施项目施工过程中经常会有项目分散,极易导致管理混乱和分配混乱,使现场施工进入一个低效率的状态。
        2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施工现场管理当中存留的问题
        2.1没有切实执行有关的管理制度
        针对建筑企业来讲,在管理建筑现场之前应该建立成型的施工现场管理制度,但实际执行力度存有差异,要想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系数,就应该全面执行施工现场管理期间有关的管理制度。然而,大部分施工企业没有具备很强的施工现场管理认识,难以将施工现场的管理作用体现出来,这样在具体施工期间就难以真正执行建筑现场的管理制度。与此同时,因建筑现场的管理制度缺少完整性,因此在编制施工现场制度过程中,没有根据建筑现场的具体情况来做出配置,在这过程中存有很多的管理有关问题。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建筑现场期间,有些安全监督员工没有执行施工现场有关制度,在实际工作期间存在侥幸心理,也没有注重安全隐患问题,这样就会直接妨碍建筑场地正常施工,不单会引发许多安全问题而且还会干扰到总体的施工效果。
        2.2安全管理工作得不到重视
        一些施工单位只注重对经济利益的追求,而忽视了施工建设中的安全隐患,出现非法施工,疲劳作业等安全性问题。除此之外,一些工程企业为了有效地节约工程成本,进行表面的工程建设的安全管理,在提高安全隐患的同时,也无法对工程的质量进行保障。在工程建设存在着侥幸心理,使安全管理工作得不到有效保障,使工程建设受到严重的影响。
        2.3建筑材料方面的问题
        建筑工程中材料选择对工程的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建筑材料如果没有达到国家规定的相关技术标准势必会对整个工程的质量造成影响。

目前,在我国建筑材料的把控还是一件比较难的事情,建筑材料种类比较复杂,想要找到合适的高质量的且价格合理环保的材料是一件相当难的事情,即使找到合适的生产厂家也不能对所有材料的质量进行保证,目前市场上不守诚信的企业太多,即使不全部作假也存在材料制作偷工减料的现象。
        3优化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的有效措施
        3.1优化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管理制度
        (1)施工前,企业要对现场施工的情况进行调查,根据相关的规章条例,制定符合该次施工项目的管理制度,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特殊情况进行特殊的处理;对施工的人员的合理安排、施工技术的要求、机器设备的使用规范及设备养护等进行系统的安排。(2)施工过程中,对于突发的情况要尽快找到处理的方式,同时对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对施工环节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进行交叉作业,需要提前做好施工环节的协调以及人员的安排,避免出现施工冲突。通过对现场管理制度的完善,可以保证建筑施工的顺利开展,同时对施工现场的情况可以很好地把控。
        3.2强化提升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
        相关工作者一定要遵照施工现场具体情况,遵照企业安全生产的制度内容,构建完善而有效的施工现场安全制度,强化对工作者的安全教育工作,重视安全检查以及隐患整改,构建安全相关的奖惩制度。施工企业一定要依据制度内容对工作者职责进行明确,强化职工现场管理工作的能力,让其具备施工质量方面的职责、意识以及安全意识,达成安全至上的施工现场管理工作模式。对施工现场中的安全防护设备要及时进行创新改进,并且要制订安全隐患相关的应急预案。当施工现场中出现安全事故的时候,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积极开展救援以及应急处置,以免产生安全事故对整个建筑工程项目产生不良影响。
        3.3注重建材选择,完善现场监管
        性能优异的建筑材料是保证建筑质量的基础,对此相关的采购人员应该对工程的建设目标进行明确,对是施工的各个环节有所了解,了解施工的建材要求,在对建材市场进行充分调研后,进行建筑材料的采购。另外在现场施工中也需要注意现场的监管问题,建立起有效的监督机制,对目前监管机制中出现的漏洞进行封堵,从制度上对监管机制进行完善,对于工程的质量,建筑材料的流向,以及人员的工作进行监督,从而保证现场施工的效率性以及工程质量的稳定性。
        3.4加强人员的培训与交流学习
        安全问题是目前施工现场管理中的头等大事,对所有人员的定期安全培训是非常必要的,日常的安全知识树立能够增强人员的安全意识,并通过不断的安全意识培养提高企业整体的安全素质,使员工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对安全规范的重视。此外为专业技术人员提供必要的培训和交流学习机会,这样能够保障工程具体实施中相关技术的运用,提高技术人员的各种机械设备的操作水平,在通过技术人员在日常施工中对普通施工人员的培训指导从而提高整个工程团队的操作水平。
        结束语
        总而言之,管理建筑现场的效果除了直接决定建筑工程项目的总体施工品质之外,还会决定工程项目的总体施工工期,以及所有施工成本。所以,建筑现场有关管理人员应该增强个人的管理责任认识,加大建筑现场的管理力度,优化管理工作内容,以保证能够明显提升建筑企业的总体管理能力,继而提升建筑企业的市场竞争实力。
        参考文献
        [1]徐东.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施工现场管理与优化措施[J].住宅与房地产,2019(34):117-118.
        [2]王鹏,费晓军.建筑施工现场管理的探讨[J].工程技术研究,2018(1):155-156.
        [3]郑晓波.论述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施工现场管理与优化措施[J].中国住宅设施,2018(6):121-12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