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深,对于城市间连接的交通线路也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但我国由于国土面积辽阔,地质地貌较为复杂,在进行道路的施工过程中往往要进行隧道工程来保证交通线路的效率,文章通过对山地道路的建设过程进行深入的探讨,对于我国今后类似道路的建设有着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山地;道路;隧道设计
引言
我国国民经济水平快速发展,这也对交通线路的建设提出了一定的挑战,道路作为交通建设中较为高效的通行方式,但由于其较高的施工难度,导致目前有很多的山地道路工程还没有正式开展。相对于其他国家来说,我国国土面积辽阔且地形更加复杂,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有着过硬的道路建设技术来保证我国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在施工技术上我国发展较为迅猛,但工程由于当地地质地貌环境的差异会导致工程的难度不尽相同,施工的安全性受到巨大考验。
1山地城市道路路网的特征
山地城市道路布局受空间布局的影响,形成的道路特征也与非山地城市存在一定的差异,根据城市空间布局来说,城市的道路布局大致可以分为四种,即方格网式、环形放射式、带状式和自由式。山地城市在空间布局上,受到空间布局的影响,通常山地城市的道路布局具有开放式的特点,道路轨迹比较自由,在整体布局感官上没有鲜明的规则变化。
①山地城市道路的路网布局具有鲜明的特色,每个山地城市在空间布局上有一定的差异,因此在道路网布局上也有每个城市鲜明的特色,依据城市不同的空间布局,利用山体、河体等障碍物,依山旁水的修建特色鲜明的城市道路[2]。
②山地城市道路的路网布局层次鲜明,山地城市的路网布局从整体上可以分为城市骨架路网和组团内部路网,两个路网所承担的责任也是不相同的,内部路网主要是起集零为整的功能,而城市骨架则起到了解整体,连接功能区的作用。
2山地城市道路规划设计存在的问题
2.1路网容量问题
山地城市道路路网交通容量总体有限,且多呈现为骨架路网型拥堵。究其原因,一方面,山地城市组团间地形多为无法开发的大江大河等自然障碍,自然障碍处的可用用地有限,进而导致通行能力减小,引起组团间骨架路网型交通瓶颈;另一方面,山地城市在城市规划中缺乏对骨架路网的建设难度和投资匡算的预估,导致城市规划骨架路网落地率偏低[3],骨架路网无法成型,导致道路行车容量降低,影响城市交通出行。
2.2交通出行问题
交通出行问题是影响山地城市道路交通的一个主要问题,山地城市交通出行主要依赖于汽车与步行,非机动车出行比重受城市地形影响而差异极大,从参与过的城市案例分析[4],山地城市道路红线往往与平原城市宽度保持一致,这不利于用地集约化发展,和山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2.3道路建设形态问题
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山地城市道路设计受到的阻力较大,其中受历史原因影响,山地城市组团间道路均带有明显的公路特征。影响之一在于公路设计过于追求线路的经济性而并非区域整体经济性,这导致区域交通接入困难[5];影响之二在于公路设计往往忽视交叉口、公交停泊点等交通瓶颈处交通设计,这为城市区域开发后带来交通拥堵的隐患。
3山地城市道路设计优化措施
3.1山地城市道路规划设计的原则
山地城市在道路设计过程中需要遵循一定的设计原则,主要遵循的设计原则如下所示。
①城市设计与道路施工相结合原则。在城市设计中,道路施工是城市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环节,道路施工与城市设计互相促进,相互弥补,完善城市使用功能,需要在城市设计施工中加固道路设计规划,降低资源的浪费和成本的增加。
②统一标准原则。山地城市由于其鲜明的特色和层次分明的特点,在进行山地城市设计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将道路设计的准则进行统一规划,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设计,有助于城市道路的高度统一,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重复和缺陷,为城市后期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③环境友好型原则。保护环境一直以来都是我国高度重视的问题之一,规划设计城市道路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城市设计与环境之间的友好相处,不能因城市的规划发展需要,而大肆的破坏城市环境,应顺应生态平衡的发展模式,合理的设计城市道路运行轨迹,促进城市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发展模式。
3.2城市规划与线路设计
建议城市骨架道路设计应积极参与城市规划。与平原城市相比,山地城市规划设计的调整顺序应为:城市总体规划设计意图——骨架投资于道路设计——计算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布局调整——骨架路网详细设计—控制性详细规划总平设计或局部地坪设计——详细设计组织二级公路。道路总体设计主要包括道路平面设计的技术理念,主要体现在道路自身功能与城市建设的结合上。掌握这一技术理念对提高城市道路设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3.3道路空间综合布局
从整体出发,全面对山地城市道路进行布局,综合利用城市空间,综合设计,相当于城市的整体设计规划,在综合布局设计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各项因素对山地城市道路的影响,其中包括城市山体、历史文化、河体等对城市道路布局规划的影响,合理利用城市空间,科学设计道路结构,对山地城市整体布局优化起到重要的作用,在满足城市实际需求的基础上,不断优化道路功能,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3.4步行、自行车及公共设施空间设计
行人也是一个城市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步行街道,自行车道等的设计以及行人休息和公共区域的设计,对于山地城市道路网布局来说,有很重要的作用,可以很好的优化城市交通轨迹和布局,合理的设计步行道路,还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道路的合理性和利用率,减少区域资源浪费,所以,在进行自行车道设计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掌握合理性原则。
3.5公共交通空间设计
公共交通也是城市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公共交通的重视在逐年提升,城市公共交通的设计理念也在不断的更新和发展,目前已经有了一套成熟的设计理念,在保证城市基础通行的前提条件上,合理预留公共交通的行驶空间,也可以有效的提升山地城市道路网布局的合理性,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遵循合理性原则,城市道路交通网的布局会更加的优化。
3.6道路绿化与景观设计
绿化和道路景观做为城市道路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其进行合理的设计和优化,可以很大程度的帮助山地城市道路网线的布局,道路绿化与景观不仅影响到城市整体的市容风貌,还影响到城市的空气质量,在设计道路网的时候,充分合理的设计绿化与景观等配套设施,可以有效的提升城市环境指数,以及市民使用心情,提升山地城市道路的利用率和合理性。
4结语
综上所述,山地城市道路设计优化是目前解决山地城市交通拥堵、路容量较低的一个主要措施,通过科学合理的分析,根据提出的问题有针对性的解决,通过正确的设计观念和思想,城市道路建设在此基础上进行优化,可以满足除了城市道路交通的基本需求之外,还能满足城市交通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功能要求。本文通过公共交通、道路绿化景观、步行与自行车道等具体内容进行了优化,为山地城市发的道路发展提供一些建议,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宋艳彬.山地道路隧道设计关键技术[J].市政技术,2015(2):85-89.
[2]涂耘,王少飞,侯伶,等.浙西南山地道路隧道洞外亮度L(20)(S)研究[J].照明工程学报,2011(5):34-41.
[3]胡功宏,范云飞,高建平.山地道路隧道典型安全因素分析及其对策研究[J].西部交通科技,2014(6):89-92.
[4]赵丽红,曾盛,胡刚.山地道路隧道交通异常事件预警、检测与管理系统设计[J].交通与计算机,2012(6):112-116.
[5]江勇顺,李天斌,张广洋.山地道路隧道围岩分级智能判别系统初探[J].现代隧道技术,2013(5):6-11.
作者简介:任全营-1987年3月-男-本科-工程师-研究道路设计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