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桥梁施工混凝土裂缝防治探讨》

发表时间:2020/7/16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第7期   作者:刁其剑
[导读] 公路桥梁施工建设过程,要重视有效的应用更加科学的施工方法
        摘要:公路桥梁施工建设过程,要重视有效的应用更加科学的施工方法,从而才利于不断提高公路桥梁建设质量。本文通过对混凝土裂缝技术的研究,分析了具体的技术应用对策,希望分析能够不断提高公路桥梁施工混凝土裂缝防治水平,从而进一步为公路桥梁施工混凝土裂缝防治工作开展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公路桥梁;混凝土裂缝;防治对策
         引言
        随着新时期发展,公路桥梁工程项目不断增多,为了保证工程建设质量,要科学的研究公路桥梁施工混凝土裂缝防治方法,从而才利于保证施工效率。希望通过本文分析,能够不断提高混凝土裂缝防治工作的研究水平。
         1公路桥梁工程混凝土裂缝的种类及成因
        1.1收缩裂缝
        收缩可作为混凝土出现裂缝的主要诱因,大致可分为两种。一是塑性收缩。该类收缩一般在浇灌混凝土后5h左右发生,混凝土中水和水泥之间产生一定的化学反应,导致水分流失,骨料下沉,从而出现裂缝。混凝土在此时质地较为柔软,因此会形成塑性收缩。在骨料发生下沉时,钢筋会在较大程度上起到抑制作用,导致混凝土中有钢筋的部分出现缝隙,裂缝还会沿着钢筋方向不断延伸。二是干缩。混凝土可对桥梁结构起到一定的稳固作用,当混凝土硬化之后,其所包含的水分蒸发,自身体积缩小,表面和内部的水分蒸发速度具有差异,导致整体收缩不同步,因此混凝土的表面在此过程中也承受了较大的拉力。当拉力超出混凝土的承载范围时,便会在表面出现缝隙。
        1.2温度裂缝
        实施公路桥梁的混凝土施工时,水与水泥的化学反应会导致温度升高,使混凝土的内部与表面温差较大,促使表面产生裂缝。一旦出现裂缝,施工人员需使用循环水或者调整水灰比例来合理控制温度,从而使混凝土的内外温度趋于均衡。此外季节差异也会导致混凝土表面产生裂缝。冬季实施桥梁工程时,如果未对混凝土采用科学的养护手段,也会导致混凝土的温度不稳定,内外温差较大,在混凝土的表面产生缝隙。最后实施T梁的方式不当也会形成裂缝。如果在焊接支座与调平钢管时出现问而提,焊接周围的温度急速上升,便会严重影响混凝土的结构和质量,使混凝土发生裂缝现象。
        1.3荷载与钢筋锈蚀裂缝
        公路桥梁在投入使用后,在动静荷载及次应力的作用下,会相应产生荷载裂缝。因此在工程实施前的调查环节,技术人员如果对此方面缺乏认知,便导致对地势和地质条件的调查数据不够准确。实施桥梁部分施工时,设计不科学、使用材料质量未达标、养护措施不到位等原因均可导致混凝土表面产生裂缝。桥梁在使用时,由于受到较高的承载压力,也会使混凝土在次应力的压迫下产生裂缝。
        此外公路常年受到光照和风雨的侵蚀,钢筋会严重受损,导致出现裂缝。具体说,桥梁在受到自然因素的侵蚀后,自身的承载能力相应减弱,钢筋逐渐受到侵蚀,导致体积增大,周围混凝土所承载的压力也变大。出现上述情况后,如果不及时采取必要的养护手段,极容易引发混凝土出现裂缝现象。
         2公路桥梁施工混凝土裂缝防治
        2.1壁可法灌注
        该种方式对裂缝处理具有一定的普适性。在施工时工作人员需对处理部分的表面进行全面的清理,通常可使用钢丝刷在裂缝5 cm范围内展开清理,或者用清水除尘。此后按照规定比例配置封口胶,沿裂缝方向每隔30 cm设置一个注入座,此后将封口胶注入裂缝内。为了提升修补的效果,应尽量一次性注入封口胶,待较完全凝固后,再配置灌注胶。具体可运用专用的注入设备将胶注入到裂缝捏。待胶完全凝固后便完成了全部修补工序。这种方式能够极大提升混凝土构件的强度和承载性能,且操作工序较为简单,操作性强。
        2.2粘贴碳纤维布
        粘贴碳纤维布也可对裂缝进行有效的控制。该种方式主要利用碳纤维较强的抗拉性,与纵向的钢筋共同承载拉力。在实施粘贴前,应对待粘贴的位置进行全面的打扫和打磨,以保证表面的光滑度,从而提升粘贴的效果。此后在表面涂抹环氧树脂基液,在涂抹时应保证不出现气泡,厚度应在1 mm以内。如果梁底的表面不平整,还需使用平胶进行修整,待平胶凝固后再用浸渍胶将碳纤维布粘牢。此过程同样不宜出现气泡,粘贴完毕后再涂抹环氧水泥胶砂,从而保证整个工序达到理想的美观效果。
        2.3加强对载荷的控制
        针对载荷作用产生裂缝的情况,施工人员应加强防护手段的应用力度,在整个施工环节加强控制载荷,从根本上防止出现裂缝现象。在施工时应严格按照载荷的具体参数进行工序安排,保证混凝土的载荷强度达到标准要求。此外施工时还需注意避免使桥梁承受的载荷量过大,应妥善放置过重的材料和工具,避免对桥梁造成过大的压力,从而减少裂缝的出现。
        2.4加强对温度的控制
        温度也是影响裂缝形成的重要因素。在施工时采用有效的措施对温度进行控制,可名下调节混凝土内外的温差,避免由于温度原因而形成裂缝的可能。桥梁工程的实施时间应尽量选择在春秋季节,此时段雨水天气较少,因此可有效降低混凝土的外部温度,防止裂缝出现。如果在温度较高的季节施工,便需在浇筑混凝土后,对桥梁表面定期洒水或覆盖防晒膜,从而达到降低表面温度的目的。如果选择在温度较低的时段施工,则需相应使用一定的保温手段,具体可应用塑料膜或者草垫将混凝土表面覆盖住,从而降低混凝土自身的内外温差,防止出现裂缝的情况。
       
         图1施工工艺流程图
        2.5对裂缝的预防措施
        科学配比和良好的原料质量是保证混凝土质量及强度指标的重要因素。在制作混凝土混合物质时,需对水泥、石等原料按照科学的比例进行混合配置,精确控制各类原料的使用量。施工人员还应在质量方面加强管控力度,从购买环节严格审核原料质量,同时科学安排原料的摆放位置,从而避免由于放置方法不当而影响混凝土的强度指标。此外还需进一步规范施工的流程,为了防止混合料出现离析现象,导致材料分布不均,应尽量缩短材料的放置和运输时间,同时在运输后期还需加强养护,避免水分快速流失。在实施规模较大的工程项目时,为了提高散热效率,需结合设计要求对混凝土进行分层浇筑。无法一次完成浇筑的构件需控制好两次浇筑中间的间隙,通常在第一次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初凝前实施二次浇筑,以此保证两次浇筑的连续性。
         结束语:
        总之,在有效的开展公路桥梁施工混凝土裂缝防治工作过程,要结合具体工程实际,要有效的引入科学的施工技术,从而才利于加强防治能力,以确保公路桥梁建设水平不断提高,从而进一步推进社会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曹莎.公路桥梁施工混凝土裂缝分析其防治措施[J].科技资讯,2019,17(14):60+62.
        [2]申东.公路桥梁施工中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J].交通世界,2019(Z2):166-167.
        [3]司玉金.公路桥梁工程施工中的混凝土裂缝成因及防治措施[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9,42(02):144-14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