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深基坑支护技术是比较常见的技术,深基坑支护技术能够保证建筑结构的安全、稳定,如何能够保证深基坑支护技术在建筑施工中能够高效的运用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在建筑施工中必须要选择科学、合适的施工方法。本文主要分析了深基坑支护技术的主要类型以及特点,然后对深基坑支护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运用进行具体的分析。
关键词:深基坑支护技术;建筑工程施工;运用分析
引言:如今,由于在施工建设中深基坑支护技术已经逐渐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深基坑的施工在建筑施工中的风险以及工程中出现不可控的因素都不能保证,因此高效的开展深基坑支护技术是必要的,它能够确保工程安全顺利的施工。想要增强此项技术的研究,对于支护的设计以及深基坑支护技术的施工都要有清晰地意识,对于施工中的细节都应该提前了解,从而确保工程安全、顺利、稳定的施工。
1 深基坑支护技术主要类型
1.1 深基坑支护技术
在工程建设施工中,会进行工程开挖,当开挖深度超过5m或者5m以上就叫做深基坑,但是基坑周围会有比较多的管线,环境也会比较复杂。但是目前我国已经出台了关于基坑验收的制度,很多的施工单位不是很重视,因为深基坑支护是一个临时的技术,但是相关的工作人员在应用这种技术时,会存在一定的风险,所以在施工前,应该对此技术做好分析,使用时要做好检测工作。假设真的出现事故,一定要及时采取措施,及时终止风险的扩大。在我们国家会有许多基坑的种类,比如说:基坑围护结构、深层搅拌桩、工字钢结构、地下连续墙、钻孔灌注结构以及SMW等,这些基坑的工程都有自己的优点,不同的环境可以采用不同的工程类型。
1.2 支挡型深基坑支护技术
对于基坑周边环境影响比较小的结构就是地下连续墙,地下连续墙对于基坑周边的环境适应也比较快,可以任意的变换地下连续墙的弯曲程度,可以将地下连续墙应用在各种不同的深度的基坑中,地下连续墙不仅可以当作基坑的主要结构,还可以为基坑提供支护的作用,从而节约工程的总成本。与此同时,为减少基坑对于周边交通以及环境的影响,可以利用逆作法,这样可以最大的展现出地下连续墙结构的抗弯的能力。如今,地下连续墙结构已经成为了我国建筑施工中的基坑支护的主要结构。当基坑达到要求的深度之后,地下连续墙还可以保障边坡的稳定,提升支护的能力。
1.3 加固型深基坑支护技术
加固型深基坑支护技术主要是通过液压、气压等方法,把化学材料以及水泥浆注入到土中,利用加固型深层基坑支护技术可以使地基的物理性质发生变化,这样可以让土质发生变化,可以让相关的材料下渗到土里。利用水泥搅拌桩对此方面项目进行工作,可以节省资金的使用,而且这种施工方法可以减少对周边环境的污染,防渗能力也相对比较强。如果应用其他强度较近的水泥桩搅拌,这样也可以让土的硬度变得更硬,边坡也可以变的更加稳固,但是如果不能保证边坡的稳定,就要加大土的厚度。另外一种加固方式是利用高压旋喷桩,它可以针对比较软的地基,但是这种方式所需水泥的含量比较高,水泥搅拌桩所需水泥的含量以及强度没有它所需的多。高压喷射注浆的压力程度可以给不同性质的土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在施工中,要合理的安排施工顺序,选用好的水泥材料,这样才能让地基变的更加稳固。
2 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主要特点
2.1 基坑的深度逐渐增大
为保证跟上时代的发展以及满足我国人口的生活需求,现在我国建筑的基坑深度逐渐上涨,最大化的合理利用空间面积。主要是因为我国人口基数不断上涨,可用的土地资源也比较少,现在许多土地已经不够让人们居住以及耕种了。为了人们能够最大化的节约空间,在建筑中,基坑越挖越深,如今,建设施工中最深的基坑已经达到了20m,足足有六层楼那么深,但是就我国的国情来看,如今基坑的深度还是不够。
2.2施工条件更加复杂
现在进行施工建设的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内外界的干扰,而且建筑环境还相对比较艰苦,施工技术比较复杂,尤其是利用深层支护技术的施工过程中,对于某些建筑环境比较艰苦,地质情况比较特殊的地方,施工会变得更加复杂。例如,在沿海地区,这种地区的地形地貌都会一定程度的影响施工进度,给施工带来麻烦,还会影响建设工程附近的建筑,对于自身的建筑和周边建筑的安全以及稳定都造成了威胁。
2.3 容易出现安全事故
在挖深基坑时,很容易给基坑周围的环境以及交通带来影响,其次也会增强工程施工的危险性,可能会产生一些安全隐患。假设在进行基坑支护中,受外界的干扰导致支护施工不合格的情况下,就会对后续的施工工程造成隐患,降低工程的稳定性。支护工程造成的安全隐患主要有,施工人员自身安全问题、施工进度变慢、加大工程成本等,甚至还会发生工程纠纷,这对施工单位以及建筑单位都会造成不好的影响,社会舆论压力会更大。
3深基坑支护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运用分析
3.1土钉与复合土钉墙支护施工技术
以土钉作为主要受力构件的边坡支护技术,它由密集的土钉群被加固的原位土体喷混凝土面层和必要的防水系统组成。这种方法的施工特点是施工设备较简单;比用挡土桩锚杆施工简便;施工速度较快,节省工期,造价较低。适用于地下水位较低的黏土、砂土、粉土地基,基坑深度一般在15m以内等基坑。这种技术通常对土体中预先按设置位置钻孔进行编号处理,放入处理好的钢筋同时进行钻孔灌注工作,对水平孔可采用高压灌浆技术来保证土钉的抗拔承载力,灌浆工作完成后在表面进行钢筋网片进行铺筑工作,然后自下而上的进行混凝土表面喷射工作,后即可开挖土方达到形成 基坑的目的。
3.2 周边放坡开挖施工技术
这里放坡开挖就是指将深基坑的周边围护结构进行按一定角度的放坡进行施工,这种施工方案相对而言施工比较简单、经济效果比较好,缺点就是挖方量比较大。对于部分建筑场地比较开阔的、地形地貌条件良好的、地下水位较低的、相邻建筑较远的高层建筑比较适用。这种方法在高层建筑基坑施工中一般分为完全深度开挖和局部深度的开挖两种。在高层建筑基坑开挖过程中,根据挖方深度、土质条件、填方高度、地下水位、施工工艺等多方面因素来对开挖土方的坡度进行确定。一般在施工过程中较为常用的边坡类型有直线型、折线型、阶梯型等。放坡过程中,对坡度要进行安全合理的把握,由于放坡太缓会导致工程的工作量增加、浪费空间等现象,但是放坡太陡又会导致边坡失稳现象的出现,容易引起工程事故。所以通过结合相关综合因素进行考虑,合理制定坡度能够较好的解决工程量和施工安全间的冲突。
3.3 地下连续墙、逆作拱墙支护技术
地下连续墙支护技术实际上就是合理应用机械设备,在泥浆护壁以及建筑工程周边轴线位置进行开挖狭长深槽,然后在深槽中合理的吊放一定的钢筋笼,确保能够和混凝土共同构成钢筋混凝土连续墙壁,以便于对工程进行支护,这种支护技术具备有效节约土石、比较高施工强度、施工速度快以及施工振动小的特点,在实际施工的时候,依据实际情况利用逆作拱墙支护技术来开挖基坑形成圆形或者椭圆形,沿着基坑侧壁利用分层方式来实施钢筋混凝土拱墙,把墙体处置压力合理变为拱墙切向力,以便于达到支护工程的作用,上述施工技术具备很好的应用效果以及施工简单方便的特点。
4 结语
为满足现代居民的日常生活,跟进时代步伐,高层建筑越来越多,那么想让建筑变的更加稳定,就必须应用深基坑施工技术。在对基坑进行施工时,会有许多的影响条件,因此必须一定程度上提高施工的安全性,确保工程顺利完工。同时提高深基坑施工技术也能够产生更好的施工效果,为建筑的质量提供保证。
参考文献:
[1]李恒伟.基坑支护技术在土木工程施工中的运用分析.建材发展导向,2014,12(21):46-47.
[1]魏琼阁.浅析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要点.建材发展导向,2019,17(1):202-203.
[1]欧阳峰.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要点及难点探究.中华建设,2019(11):0194-0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