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市政工程建设的全面开展,深基坑支护技术也被广泛运用。因深基坑支护技术对施工技术的要求相对较高,为了保证其施工质量,在实施此项技术时,施工单位需要加强对施工区域的现场勘查工作,并选择合适的支护方式,确保工程施工顺利开展,并保障深基坑支护的施工质量。
关键词:市政施工;深基坑支护;技术施工;难点;突破途径
1导言
城市化进一步发展过程中,很多地方都开始使用大量的地下建筑项目,而这些项目开展的过程中,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应用有着重要的意义,技术的合理有效应用也是确保工程整体运行效果的重要策略。
2深基坑支护技术在市政施工中的作用
市政工程施工因工程的施工结构以及工序相对复杂,导致其施工周期较长,随着施工难度的加大,为了保证市政工程施工能够顺利进行,需要加强施工技术的创新。为了提高工程施工的效率,深基坑支护技术被广泛运用在现阶段的施工中,从而减轻施工人员施工压力,保证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目前,深基坑支护技术也在不断改进完善,随着我国对该技术的应用愈发广泛,其相关施工经验也在不断累积,施工理论知识也在不断完善,因此,我国深基坑施工技术水平在现阶段有着较为明显的提高。深基坑支护技术的运用,能够保证施工过程中,基础结构具备安全性以及施工周边的建筑物和地下管道能够正常使用,并预防施工区域周边的路面塌陷,因此,此项技术的运用能够保障现场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进而降低该施工单位的施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3施工难点
3.1地质因素
在深基坑喷射混凝土和锚固结构的建筑工程中,由于同一地区的地质环境和地质结构的不同,土壤内圈的环境压力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巨大的土壤压力也会受到影响,进行重大更改,因此不选择深基坑高级支护的整个结构的施工工作。在土壤质量方面,由于地区和环境的不同,土壤的密实程度和含水量将大不相同,此外,气候的重大变化也将导致地质结构中其他因素的重大变化。因此,即使在相同的建设时期和相同的区域内,地质构造因素也会发生轻微变化,这些变化可能会导致施工过程出现问题。因此,地质环境的许多重要因素都具有很大的影响。深基坑锚固支护基本结构受力点减小了较大的不稳定性和易变性,并在一定程度上大大降低了支护结构局部受力分析的难度和数据计算的难度。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结构的稳定性。深基坑先进支护结构的工程建设不利于提高深基坑锚固支护结构的工程建设和质量。
3.2淤泥层的问题
设计在老河道以及淤泥回填场地区的一些桩基,往往在较深处存在一些淤泥。在一次冲击成孔之后拔出锤头,淤泥也会非常迅速的拥入孔内,造成塌孔的现象,甚至会将锤头进行掩埋,非常难以冲击成孔。即使可以冲击成孔,将钢筋笼安装之后进行二次的清孔时也非常容易造成塌孔的现象,甚至会把钢筋笼掩埋,这样一来非常容易出现废孔或废桩,后果比较严重。
4市政工程深基坑施工技术的应用及突破
4.1选择合适的支护结构,优化施工技术
在市政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需要根据不同的施工内容选择合适的支护结构,这不仅可以提高施工效率,还可以减少施工成本,并提高该工程的施工质量。因此,在施工前期,该工程设计部门需要进行现场勘查工作,针对施工区域的地质情况、排水情况、周边的环境考量深基坑需要开挖的深度,并对支护结构的稳定性是否符合标准进行分析计算,从而不断优化设计方案,制定符合施工标准要求的支护方案。为了提高深基坑工程的施工质量,需要对施工技术进行完善,在施工过程中,工程项目的管理层需要加强和现场施工人员的沟通,实时了解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制定完善的市政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方案。还需要加强对施工人员专业技能以及综合素养的培训工作,提升工程的施工效率,进而保证了市政深基坑支护的质量。
4.2对深基坑结构的施工进行全程监控
在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保证其建筑地基的稳定性,从而保障其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在地基施工过程中,需要加强对深基坑结构的建设,其技术水平影响着地基的强度,因此需要重视对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创新建设工作。同时,在进行土方挖掘时,现场施工人员要严格控制施工标准,在施工过程中若挖到地下水管、天然气管道等,应及时停止挖掘工作,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补救,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对居民生活的影响。在进行支护作业时,要根据现场施工地形情况选择适合的支护结构方案,并按照施工计划方案对钻孔灌注桩以及挖孔桩进行有序排列,从而提高深基坑支护结构的稳定性。另外,须对施工时周边的地形情况进行检测,若出现边坡变形及施工区域周边建筑物结构发生变形时,要及时更改方案,降低因该工程施工对周边环境造成的风险,保证施工作业的顺利开展。
4.3重视深基坑排水与降水工作
在开展深基坑支护作业时,基坑的开挖面临地下水的影响。在挖掘过程中,若出现地下水渗漏等现象,会影响该施工区域的地基稳定性,导致塌方等。因此,施工人员需要重视深基坑的排水以及降水工作,在基坑的施工过程中,现场施工人员需要结合该路段地质条件进行实地勘察和计算,在必要情况下建设排水沟和集水井,使其可以起到排水作用,并降低地下水位的高度。传统的连续抽水作业,会导致施工区域以及附近的建筑物出现沉降以及结构变形等现象产生,所以,为了避免地下水较多的聚集,大部分施工单位采用止水帷幕施工技术,可以确保基坑边坡的稳定性以及干燥性,同时也防止周边地下水的渗入影响施工的进程。
4.4重视土方开挖的流程
在深基坑挖掘过程中,需要做好现场排查工作,并按照施工计划开展挖掘、破土以及运输工作。在对土方进行开挖前期,须将施工地面进行清理,并绘制挖掘区域的开槽灰线,并利用定桩木等确定开挖位置,因现阶段的开挖分为明挖、洞挖等方式,要根据施工区域的地质条件来选择较为合理的挖掘方式,并确保其开挖方式能够和设计方案保持一致,从而保障后期支护结构的稳定性。在进行开挖时,要运用分层开挖法,根据施工区域的土质情况确定分层挖掘的厚度,从而确保深基坑挖掘不会对周围建筑物的结构造成影响。同时,须及时对挖掘区域进行垫层处理,给坑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作用,在回填过程中,需要对回填的土质进行严格审查,降低因水分过多给基层的硬实度造成影响,并运用强夯技术,对垫层进行夯实找平,进而保证施工质量。
4.5做好现场施工安全管理
在深基坑施工过程中,为了保证施工现场的安全,首先需要完善责任制度,并根据每个环节的工作内容落实责任方,并监督其施工作业是严格按照原定计划进行支护作业,保证其支护质量,防止该工程出现坍塌事故的发生,做到及时预知风险,采取相应措施后立即上报,降低因坍塌事故给施工单位造成更大的损失。其次,要保证施工材料符合施工标准。对现场材料进行抽查检验,避免出现因材料不合格给市政工程埋下安全隐患。最后,需要制定险情发生的应对方案,因深基坑施工作业相对较复杂,对现场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要求很高,因此需要提高现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责任心,保证该市政工程能够顺利开展。
5结语
城市化的发展推动了深基坑技术的进一步应用,在应用该技术的过程中,必须充分做好相关的技术应用,提高操作水平和施工质量,进而避免其受到的外界影响。
参考文献
[1]郝举英.市政施工中深基坑支护技术施工的难点与突破途径[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9(08):191-192+221+24.
[2]吴炜.市政施工中深基坑支护技术施工的难点与突破途径[J].门窗,2019(08):57+59.
[3]王京.浅谈市政施工中深基坑支护技术施工中的难点与突破途径[J].居舍,2018(36):63+173.
[4]朱维青.浅谈市政施工中深基坑支护技术施工中的难点与突破途径[J].绿色环保建材,2018(10):127-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