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机电自动化是机械制造业科技化的重要表现,科技化是该行业提高工作效率、参与国际竞争的必经之路。机电自动化代表了机械制造过程中自动化取代了人工化,在降低人力成本、减少人员伤害的同时,极大地增加了产能和效益。基于此,本文针对机械制造过程中机电自动化的应用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机械制造;机电自动化;意义;应用
引言
机械制造行业是我国的经济型产业,在整体社会发展中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因此加强其创新和改革以提高其生产效率与质量对于当今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而且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于机械生产制造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标准,为了能够更好的迎合市场的发展,也有必要加强机电自动化技术的合理应用。机电自动化技术包含多种技术学科,其能够大大提升生产制造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从而确保整体生产过程的稳定性,进而推动社会经济的高效发展。
1机电自动化的概述
机电自动化包括机械自动化和电气自动化,机械自动化是指机器或者装置利用机械方式来完成自动化控制的过程,电气自动化是指与电气工程相关的信息处理、系统运行、研制开发、实验技术以及经济管理等领域的自动化控制的过程,是复合学科的高级工程技术。机电自动化的应用极大地促进了机电制造业的进步,广泛应用与众多领域中,如制造业、冶金业、农业、纺织业等,促进工程机械制造水平的提高,对其科技含量、工作效率、工作质量等有显著贡献,可见机电自动化在机械制造领域有广阔的发展前景[1]。
2机电自动化应用于工程机械制造的意义
2.1强化提高相关企业日常生产效率与质量
机电自动化技术的最直观影响就是可以大大提升机械制造生产的效率和质量,能够更加精准的实现对整个生产过程的有效把控,进而减少了各种生产故障以及安全隐患等问题,加强对整体生产过程的可控性,确保企业的稳定经济效益;另外由于机电自动化技术能够实现对机械设备的有效把控,如果机械设备状态不稳定或出现各种安全隐患故障等等可以及时的对其进行有效调整和隔离,避免其发生二次恶化影响,有效确保了整体工程机械制造的生产力。
2.2加强机械制造生产条件的改善
目前虽然我国整体机械制造产业正在朝着现代化的方向发展,但是仍有不少的施工企业单位过分依赖人工操作,缺乏对于机电自动化技术引进的创新性,虽然能够在短时间内确保企业的经济效益,但是由于人工操作所带来的人为因素影响也十分明显,而且极易产生各种施工效率低下的现象。而机电自动化技术的合理应用可以有效的提高对于各项生产线的控制,在降低一线作业人员的作业强度的同时,还能够不断提高对于整条生产线的有效控制与把控,这既能够有效降低在人力方面的费用支出,还能够大大提升施工效率与质量,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进而不断推动整个企业的稳定性发展[2]。
2.3加强工程机械制造安全性的提高
通过加强机电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还可以在另一方面加强工程机械制造安全性的提高,研究发现,它主要是通过对工程机械制造过程进行实时监督,并采取及时的警报、诊断及维修等措施,以此来实现当工程机械制造过程中出现问题时,相关人员能够及时的发现并进行处理,确保在最大程度上降低危险性因素的出现及发展。
2机电自动化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
2.1柔性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柔性自动化技术依托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以数控技术为核心,是生产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三位一体的,新型的自动化技术。它能够实现操作性技术过程的全自动化,极大地减少了人力、物力、财力的消耗,能够高效低能耗地完成工作,还能提高机械质量、缩短制造周期与交货期,成为各国机械制造业提高竞争力的强劲武器。
柔性自动化技术有诸多领域,如柔性制造单元(FMC)、管理信息系统(MIS)、计算机辅助制造(CAD/CAM)、柔性制造系统(F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等都取得了很大发展。柔性自动化技术的开发,要注重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实用性,将方便联网和集成作为目标,做好单元技术的开发与提高。将柔性自动化技术用于机械制造中的计算机数控系统,使之实现高精度、高速度,迅速扩展CAD/CAM、CAPP、MIS功能,促进机械制造的网络系统的开放、集成、智能和实用有效。当前我国还未普及CNC机床,无法可靠地联系运行;FMS实用化程度低,还未掌握一些关键的基础技术,不能完全满足国内日益增长的需求,与国际先进水平尚有差距[3]。
2.2智能化技术的应用
智能化技术是能够全程控制产品的生产过程,同时在无人操作的条件下调控产品生产的新技术。智能化不单单将各种系统组合在一起,更增添了自我调节的功能。智能化技术参与生产过程的核心在于数据收集与处理,它有专门的处理中心,充分收集和传递系统内与生产相关的各项数据,通过系统中心对数据进行分析,科学检测运行中的各种机械的状态。如果是正常运行状态,则允许继续生产;若出现异常状况,则智能调整系统结构、参数。若智能调整后无效,则终止整个系统运行,并向管理人员发出信号,提醒人员介入。智能化技术是研究者模拟人类大脑的构造和功能开发出来的,目的在于以智能化技术代替人的判断、以机械智能操作代替人工劳动。芯片技术、集成电路技术、模块化设计等智能化技术融入机械制造行业,串联生产相关的程序模块,为不同的机械制造项目服务。除了生产智能化,利用网络信息技术科技,智能地将生产信息反馈给用户,使之网络共享。智能化技术还被应用到提高生产中的设计标准,增加销售渠道等方面,加快企业的蓬勃发展[4]。
2.3虚拟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虚拟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与人工智能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云计算技术、计算机图形技术、大数据技术等的结合,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科学性。虚拟自动化技术为企业提供了仿真技术,借助计算机操作,对机械制造的各个环节进行模拟演练,排查实际生产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提前做好风险防控工作,对企业实现安全生产具有重大意义。虚拟自动化技术被企业广泛应用在降低生产环节的失误率、减少资源能耗、避免不必要的生产环节上,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生产效率。虚拟接卸自动化技术是该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发的多方式交互技术,能够分析出虚拟环境下不同的人—机交互模式特点,结合人工拆卸产品装配体的操作过程,面向人—机—零件等多方式交互操作方法,研究出在虚拟环境下手势操作、3D虚拟菜单、语音指令、抓取操作等交互方式,方便更加自然、直观地对产品零部件进行人工拆卸,人际结合对产品进行装配和拆卸序列规划[5]。
结语
综上所述,机电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制造行业有着较为广阔的应用前景,为了提高生产力,有必要加强对于机电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研究与创新,同时这也符合当代社会的不断发展趋势与方向。希望相关工作者能够对其引起足够的重视,加强对于机电自动化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从而不断推动整个机械制造行业的发展,促进工业的改革与创新。
参考文献
[1]翟义.机电自动化在工程机械制造中的应用[J].中国设备工程,2019(04):208-209.
[2]李英硕.机电自动化在工程机械制造中的应用探析[J].科学技术创新,2019(04):179-180.
[3]张磊.简述机电自动化在工程机械制造中的应用[J].化工管理,2018(36):34-35.
[4]王增阳.机电自动化在工程机械制造中的应用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8(10):141-142.
[5]何磊.浅谈机电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J].世界有色金属,2018(13):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