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理念在城乡规划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0/7/16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第7期   作者:杨开智
[导读] 在城乡建设过程当中,城乡规划是基础和依据,从根本上
        摘要:在城乡建设过程当中,城乡规划是基础和依据,从根本上决定着城乡建设的科学性及质量,因此对于城乡规划工作我们必须要引起高度的关注与重视。在当前,我们更是应当将以人为本理念应用到城乡规划中来,以其作为思想指导,以保障城乡建设的长远、稳步发展。本文基于作者自身的实际工作经验与学习认识,首先简单分析了以人为本理念对城乡规划的重要意义,然后主要就以人为本理念下的城乡规划提出了部分探讨性建议,以期能为相关工作的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以人为本;城乡规划;策略
        当前,我们应当将以人为本理念下的城乡规划作为一个关键课题,积极加强研究、探讨与实践,一方面要客观认识到以人为本理念对城乡规划的重要意义,另一方面更要采取切实、有效策略,在城乡规划中将以人为本理念贯彻到实处。
        一、目前城乡规划设计工作存在的问题
        城乡规划设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城乡规划设计行业在我国的出现时间较短、我国在这方面的经验较少、专业人员的素养较低等因素使得我国的城乡规划工作还存在很多问题,主要分为以下方面。第一,城乡之间的发展不协调。由于历史原因和发展机制等因素的影响,大量优质资源倾向于城市,推动农村发展的政策与资源较少,这就使得农村地区的发展受到严重的阻碍,城乡居民之间的贫富差距逐渐加大;相较于城乡居民的居民幸福感与生活舒适度,城市在发展过程中更加关注经济效益,还有部分城市只注重眼前的既得利益,忽视了对城镇环境的保护。第二,城乡发展不均衡。现阶段我国城乡之间发展不均衡主要体现在基础设施、生态坏境、教育、生产生活等各方面,城乡规划设计中以人为本理念也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应用与体现,不仅不利于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也不利于我国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第三,城乡规划设计的预见性不足。我国早期的城乡规划设计方案都是短期的、暂时的,经过长时间的实践,城乡规划项目逐渐暴露出一些新的、原有设计方案无法解决的问题。例如:现阶段我国城市交通拥挤问题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在早期的城乡规划设计过程中由于早期拥有私人汽车的城市家庭较少,规划设计单位并没有设计大量的停车场,城市交通干线四通八达但宽度较窄。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拥有私人汽车的家庭越来越多,老旧的停车场与交通路线已经不能满足实际需求了,也就产生了车辆乱停、交通堵塞等问题,严重影响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二、城乡规划设计中以人为本理念的应用原则
        2.1公平共享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以人为本理念的应用也是落实和应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重要体现,也是对城乡规划设计进行根本性改变的重要路径。只有科学地引导人口流动、应用以人为本理念、提升公共服务质量,才能真正确保城乡规划设计目标的实现,公平共享原则的遵循就是实现上述目标的重要保障。
        2.2集约高效
        城乡规划设计与建设施工是一项工序繁多的、涉及大量建筑材料与能源的复杂工程,其中还涉及大量的不可再生资源,因此必须提升能源的利用效率,集约、高效地利用各项能源,这也是保障资源、能源得以科学、合理应用的基础。只有提升对能源利用的重视程度,推动城乡规划项目的建设施工朝向低碳、循环的方向发展,才能真正推动城乡规划设计的可持续发展。
        2.3因地制宜
        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的城乡规划设计方案也不同,其具体要求也不相同。因此,工作人员在进行规划设计时必须与当地的地形地貌等自然条件和原有的规划设计进行结合,进而制订出有针对性的规划设计方案,有效提升城乡规划设计的质量。此外,经济社会的发展使我国的城市逐渐向特大型城市发展,在进行城乡规划设计时必须提升城市布局的层次感,因地制宜,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居民的不同需求,促进城乡规划设计的质量与水平。


        三、城乡规划设计中以人为本理念的应用措施
        要想推动以人为本理念与城乡规划设计工作的有效融合,不仅要严格遵守上述原则,还要采取具体的措施,以更好地提升以人为本理念的应用效果。
        3.1城镇化建设与工业化相结合
        近年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但这期间暴露出了诸多问题,传统的规划设计方法也亟需进行改革和创新。相关工作人员在进行规划设计时必须将以人为本理念充分、真正地融入城乡规划设计工作中,并推动城镇化与工业化之间的融合发展,使这两者之间进行有效的、良性的互动,优化配置产业结构,加快推动工业的转型升级,促进城镇化的健康发展。
        3.2城镇化建设与信息化技术相结合
        我国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信息化技术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并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城镇化建设与城乡规划设计行业也不例外。在实际的城乡规划设计过程中,工作人员要将规划设计工作与信息化技术进行紧密的结合,积极应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建设网络城市、数字城市等。城镇化建设和信息技术进行结合,不仅能进一步加强城乡之间的交流、联系,实现城乡之间的资源、信息共享,还能进一步缩小城乡之间在经济、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的差距。
        3.3进行生态文明建设
        在实际的城乡规划设计工作中,进行生态文明建设是以人为本理念最直接的体现方式,它能有效提高农村居民的文化素养,加强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之间的交流、沟通,缩减城乡之间的差距,推动城乡之间的有效衔接。第一,提升城乡居民的生态环保意识。在城乡规划设计中,以人为本理念的应用目的就是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即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要严格遵循大自然的发展规律,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社会的短暂发展。政府部门要利用各种宣传渠道、通过各种宣传方式向公众宣传生态环保方面的知识,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和提升居民的生态环保意识。第二,在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护自然资源,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率。第三,以人为本理念不仅强调提升人们当前的生活水平,还要关注后代发展的需求。在城乡规划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不仅要应用以人为本理念,还要渗透可持续发展理念,科学、合理地配置资源以达到物尽其用,更好地推动城乡建设发展过程中生态文明的建设进程。
        结束语
        总之,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才能更好地推动城乡规划工作的发展和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同时还能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早日建成生态文明社会。因此,在城乡规划过程中,工作人员必须全面、综合地考虑各个方面,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提升城乡规划设计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推动城乡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与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葛昕雨.微探在城乡规划设计中如何更好地体现以人为本[J].居舍,2018(22):132.
        [2]汤兴.基于以人为本的乡村规划建设管理制度创新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7(35):208.
        [3]祁雪贞.城乡规划设计中如何体现以人为本[J].居舍,2017(32):72.
        [4]杨超,陈玲.以人为本视角下的小城镇规划思考[J].小城镇建设,2017(11):57-64.
        [5]万韬.微探在城乡规划设计中如何更好地体现以人为本[J].建材与装饰,2017(30):97-98.
        [6]冯现永.关于在城乡规划设计中如何更好地体现以人为本[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6(07):102-103.
        [7]黄正兴.坚持以人为本 努力实现城乡居民对城乡规划的新需求[J].重庆行政(公共论坛),2013,14(05):57-6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