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协建设咨询有限公司
摘要:安全质量监督管理对于提升建筑工程施工安全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和意义。本文以安全质量管理为主要研究对象,针对当前建筑工程存在的相关问题,给予必要的策略和建议。为从事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相关人员,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和支持。仅供参考。
关键词:质量监督;施工管理;现场监督
引言:随着建筑工程施工安全质量问题日益多发,施工安全问题受到了社会的强烈关注,如何利用先进的安全质量监督管理措施,实现建筑工程施工安全质量的有效保障,成为当前建筑行业发展的热门议题。
1 安全质量监督管理的若干问题
1.1 缺少安全质量监督管理体系
由于安全质量监督管理体系的缺乏,导致施工现场问题多发的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同时,当施工现场发生安全质量问题时,由于无法确定相应的安全责任管理人员,导致施工管理人员利用体系漏洞相互推诿,形成监管困难。由此可见,在安全质量管理体系内,没有确定所有管理人员的责任和意义,造成管理混乱的现象,是相关工程的主要问题,缺乏相应的管理体系,进一步加剧了施工项目安全隐患的发生,从而导致施工项目的推进存在一定不确定性。
1.2 安全质量监督管理制度执行力不足
当安全监督管理制度执行力不足,会导致相关的制度形同虚设,一方面浪费了前期大量构建安全质量监督管理制度的精力和物力,另一方面,加剧了施工现场安全问题的产生,造成一系列施工安全的潜在危机。
1.3 施工人员安全防范意识不足
施工人员安全防范意识不足,会导致施工过程中极容易产生潜在的安全事故,进而对施工项目的顺利推进造成阻碍。同时还可能引发一系列的人员伤亡问题。另外施工现场人员众多,安全防范意识不足,很有可能引发连带效应,造成施工项目的中止或者中断。类似的事件,每年均有发生。
1.4 缺少安全质量监督管理手段
安全质量监督管理手段的缺失,会造成施工现场由于监管不足,产生一系列的潜在危险因素,这些都是安全事故发展的重要前提。作为现代化建筑工程施工项目,应该广泛应用多元化的监督管理措施,从而保障施工现场的顺利推进,单纯依靠制度或者人力来进行施工现场监管,难免会存在一些疏漏,进而导致相关问题的产生,作为施工项目的负责人,应该与时俱进,增加现代化的科技手段,开展相关的安全质量监督管理工作。
2 安全质量监督管理的应对措施
2.1 构建全面的安全质量监督管理体系
安全质量监督管理体系的构建,是帮助施工企业建立全面的管控体系,通过对施工团队的管理构架进行相应的调整和管理,从而让所有的施工管理人员明确管理义务和管理责任。当施工现场发生安全质量问题时,可以迅速按照管理体系的要求,有针对性地找到对应的管理人员。从而让施工现场的安全质量问题快速解决。构建全面的安全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可以帮助施工项目在问题发生时,不会产生推诿等事情的发生。用管理体系来规范施工团队的管理责任,从责任义务、责任明细、工作安排等一系列内容,按部就班地开展和实行。通过建立安全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实现施工项目的稳定推进,保障项目的顺利开展,是现代化施工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高效管理施工人员的重要内容。由于不同的施工项目,其施工现场的问题各不相同,需要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开展安全质量监督管理体系的前期调研工作,其工作内容要包含项目的整体造价、施工周期、施工作业安排以及施工组织设计等一系列内容,结合施工管理成员的构架开展安全质量监督管理体系的构建。通常不少施工企业在管理体系构建初期,其管理效应会出现一些波动,一方面是施工管理人员对管理体系不够适应,另一方面从施工管理人员自身出发,增加了管理工程的任务量和工作量,必然会受到一定影响,但是从施工项目的安全管理的发展思路中,可以产生不可估量的意义和作用,同时为施工项目的安全层层把关,以项目发展的大局出发,实现施工现场安全有序、平稳推进。由此可见,构建质量监督管理体系是每个施工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项目的总负责人,应该加以重视,并逐步完善。
2.2 严格执行安全质量监督管理制度
构建完善的安全质量监督管理体系,还需要相关人员开展行之有效的执行策略,进而确保前期的所有努力可以取得丰硕的成果。例如,严格执行安全管理制度,让所有管理内容有效落实。不少施工企业的管理人员,由于种种原因,对于施工现场的安全质量问题,区别对待,没有形成统一的管理力度,进而造成施工人员对于制度的内容没有建立相应的认识和重视,导致安全质量问题频发。以“佩戴安全帽”为例,不少施工人员在施工作业时,没有佩戴安全帽,但是施工管理人员没有相应的责任意识,对于相关违规问题见怪不怪,导致施工项目安全隐患众多。强化安全质量监督管理制度,不仅仅是单方面约束施工人员,对于施工管理人员同样重要。一方面,施工管理人员,要严格执行相应的制度规范,用制度的内容和细则,要强化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另一方面,作为施工管理人员,应该严于律己,以管理制度规范自身的工作行为,从而保障施工现场的安全和有序。强化安全质量监督管理制度,需要施工管理人员对相关内容建立清晰的认识和深刻的理解,以施工现场安全质量为核心,不断提升安全监督管理意识,以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开展相关的施工安全质量管理。切实有效执行相应的管理内容,让所有施工人员对安全问题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在施工过程中,时刻防范安全质量问题的产生,同时进一步规范日常的施工内容,形成一定的管理常态,进而对施工现场形成强有力的安全保障,切实有效执行相应的管理制度,让管理规范这张无形大网时刻保护施工现场的安全[1]。
2.3 强化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
当施工人员安全意识不足,随时都可能引发一系类的安全事故。通过构建全面的安全质量监督管理制度,强化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进而为施工现场的顺利推进奠定良好的基础。众所周知,施工项目的施工人员,鱼龙混杂,并且大量的施工作业人员流动性较为频繁,其中对于安全意识的重视程度残次不齐,因此所产生的一系列的施工安全问题需要采用行之有效的策略来制止和改善。强化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是其中重要的措施之一。可以采用培训、教学、考核等一系列措施,帮助施工现场的施工人员素质水平、安全意识、安全知识全方面提升,需要注意的是,相关施工管理人员,应该对施工人员的情况有所了解,进行一次摸底调查,详细了解施工人员的具体情况,结合相应的安全培训内容,开展相关教学。通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和教学,深化施工人员的安全施工意识,表现突出的要加以鼓励和奖励,成绩不合格的要强化安全意识,从而为施工现场的安全问题把关。通过采取行之有效的管控措施来实现施工现场的安全和顺利。另外,对于施工现场,要采取不定时的检查和抽查,以此来强化施工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同时也要让所有施工人员明白,安全意识是所有施工内容的首要任务,务必加以防范。针对施工管理过程中,发现的违规行为,要开展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一方面可以深化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另一方面可以对施工现场的作业人员加以警惕。通过一系列的安全举措,实现施工现场的平稳推进,进而打造具有较高安全等级的施工项目[2]。
2.4 应用高科技设备,提升管理成效
高科技设备的应用,有助于提升施工现场的安全质量等级。例如,智能监控系统的安装,可以实现对施工现场的动态管理。在白天开展施工作业时,施工现场的作业人员,如果存在未佩戴安全帽、安全服等一系列问题时,智能监控系统可以将相关画面进行动态捕捉,从而传送到施工项目管理中心,通过人脸识别技术,将相应施工人员的照片、资料有效调出,同时会迅速对相关人员进行短信提醒,其施工班组的负责人员也会得到相应的提示,一方面,应用智能监控系统可以迅速捕捉到施工现场的违规事件,另一方面,应用智能监控系统可以降低人工的监督力度,从而减轻施工管理人员的压力和工作量。在日常工作期间,可以有效把控施工过程中的相关违规问题,从而保障施工项目的正常作业。在夜间,当施工人员结束施工任务后,智能监控系统可以起到良好的安全预警功能,由于施工现场的建筑材料众多,且造价不菲,因此应用智能监控系统,可以采取动态监控手段,结合红外线高清摄像头可以将夜间的画面有效记录,同时相关系统可以连接当地警务系统,进而为施工项目的安全层层把关[3]。
结论:综上所述,安全质量监督管理措施的有效应用,可以实现施工企业相关项目的顺利推进,从而有效改善当前施工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安全问题,结合施工管理体系、执行力度、安全意识、科技手段等多方面的内容进行相关的改进和提升,从而实现更为高效的安全质量管理。
参考文献:
[1]孙菁.安全质量监督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中的分析[J].居舍,2020(05):173.
[2]李东晔.安全质量监管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运用[J].建材与装饰,2019(20):211-212.
[3]吴铧.安全质量监督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中的分析[J].居舍,2019(20):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