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海绵城市在园林中的运用 ——以上海保利芦潮港项目海绵化施工工程为例

发表时间:2020/7/17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9期   作者:何云
[导读] 摘要:海绵城市在园林绿化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园林中水资源的循环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身份证号码:34292319881217XXXX
        摘要:海绵城市在园林绿化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园林中水资源的循环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基于此,本文将从海绵模块的计算与监测、基坑施工、地下管廊施工、园林景观工程施工、海绵城市在园林绿化中的具体应用五个方面论述海绵城市在园林中的运用,从而促进海绵城市在园林工程中的发展。
        关键词:海绵城市;园林;基坑;地下管廊
        前言:在城市中,随着时代发展,人们的生活环境逐渐被钢筋混凝土所包围,急需改善,在传统的城市建设施工方法中,通常采用绿化工程进行软化补足,给予城市中居民更多呼吸的空间。但是,传统的城市园林还是存在很多不足,如雨季来临时,很多城市发生内涝,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出行。于是,一个新型的城市绿化概念应运而生,那就是“海绵城市”。海绵城市,即利用城市中现有的空间环境,结合当下的技术、条件,打造一个良性的水循环生态系统,使城市既具有一个良好的“绿肺”,又能够在雨量大的时候变成一个大容量的“蓄水池”。新形势下,海绵城市不仅能够美化城市,而且有效降低了城市的热岛效应,所以,海绵城市的应用正逐渐被很多的城市推广,也相应了当下流行的低碳经济,是新时代绿化工程与城市建设的有机结合。
        在上海保利芦潮港项目,采用了海绵城市设计理念,结合现场条件,进行了精细化的施工,在施工过程中,遇到一些技术难点,主要是海绵模块的计算与监测预警系统;基坑开挖遇到流沙层;地下管廊设计标高不符,施工交叉复杂,影响下道工序;海绵模块与传统绿化种植冲突问题等,我们采取了以下几个施工技术方法:
        1 针对海绵模块的计算与监测,在考察了多家专业海绵蓄水模块生产厂家后,我们选择了一家技术配套较为全面的厂家,对本工程进行实地考察勘探,制定了专业的施工配套方案:1)计算:临港芦潮港社区C0204地块海绵城市建设主要包含:地块红线范围内的全部海绵设施建设、海绵设施溢流系统建设、海绵设施渗透排放系统建设、海绵设施景观种植建设,并经过海绵城市InfoWorks模型校核(模型校核有专业模型公司出具结果)。
        海绵设施调蓄量计算:
        序号 海绵设施 设施面积(㎡) 设施容积(m³)
        (1)下凹绿地 954 150
        (2)雨水花园 1027 377
        (3) 蓄水池   140
        (4) 蓄水池   110
        (5) 生态纤维模块   107
        (6) 雨水桶   27
        (7)设施总计   911
        场地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为80%,海绵设施所需调蓄容积为V=629m³;
        通过海绵建设,场地海绵设施雨水径流控制量可达到637m³(安全系数取值为0.70),大于地块产流量629m³,满足海绵城市建设80%控制率的指标要求。
        2)监测预警系统:“浦东临港芦潮港社区C0204地块海绵监测预警系统”由四部分组成:传感层、传输层、数据中心及展示端。传感层主要包括流量传感器、水位传感器、雨量传感器、SS分析仪组成,主要功能是实时在线采集流量、水位、雨量、SS信息。传输层通过2G/3G/4G将传感器数据传输至数据中心及展示端。数据中心是来自于各类监测设备上传的监测数据。展示端主要负责监测设备监测数据及运行情况的展示及报警[1]。
        3)为保障地块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及年径流污染控制率达标,满足市政排口水量及SS合规排放,在地块南侧两个雨水管网末端,选择调蓄量较大的调蓄池,在入口安装流量与SS监测装置,出口安装液位监测装置,对小区低影响开发设施处理过后的雨水的浊色度、悬浮物等指标进行监测。在市政管网排口安装液位、流量及SS监测装置,监测雨水排放量、含污情况和溢流情况,作为源头监测数据,支持海绵城市考核指标计算数据溯源。在地块楼顶安装雨量监测装置,将测降雨情况,辅助进行管网诊断和海绵城市排水防涝指标考核提供依据;
        2 在基坑开挖过程中,遇到流沙层,导致侧壁基础不稳,有部分倾斜,为了避免发生塌方风险,产生危险,采取了以下方法:1)降水,基坑深度在5米左右,基坑面积不大,降低水位不深,因此采用了轻型井点降水的方法,在四周保留足够的空间,用于放坡挖槽。2)、钢板桩支护,针对边坡不稳,采用了钢板桩支护,由于钢板桩是一种带有锁的型钢,这种特殊的构造,可以将钢板桩紧密得结合在一起,形成具有良好挡水效果的钢板桩支护墙,在挡土、挡水方面具有特有的优势,对基坑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从而为工程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保护[2]。


        3 在地下管廊施工中,设计标高与实际地形有偏差,施工交叉复杂,影响雨水花园施工,针对这个问题,我们通过现场水电总工进行了深入分析,理清每条管道所需要的空间位置,从技术上优化,合理得利用地形进行了调整,使得管廊施工能够顺利进行,从而进行下一道雨水花园的工序施工。
        4 对于传统园林景观工程,可以在基础做好的情况下,进行整地回土,造地形,然后粗平细平,达到理想的种植地形后进行苗木种植,但是,在上海保利芦潮港项目中,我们发现在海绵模块安装完成后,部分地形,无法做到回土良好,影响了后续苗木种植;另外,海绵城市需要有良好的蓄排水功能,对植物的选择需要较好的耐水耐湿性。针对这个问题,我们现场进行了优化,调整了部分乔木,如香樟,朴树,榉树的种植,改用了耐水、耐湿性好,且苗木造型优美的乔木,如水杉、落羽杉、垂柳等,还选用了一些根系发达、茎叶繁茂、净化能力强的植物,如芦苇、菖蒲、再力花、美人蕉等,这些植物配置既能够吸污,过滤大颗粒悬浮物、细小砂砾和易沉降的污染物,又能保持水土稳定,还能形成较好的景观效果[3]。
        5 海绵城市在园林绿化中的具体应用如下:
        1)下沉式绿地
        下沉式绿地能够有效地实现雨水的收集工作,对雨水具有储蓄、调节以及净化的作用,能够降低由于雨水流动引起的污染,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扩大地下水资源的数量,从而有效地防止城市出现洪涝灾害,减少洪涝灾害给城市居民带来的财产损失。下沉式绿地的水平高度一般低于普通地面,这样有利于雨水的收集工作,能够快速地将雨水聚集到下沉式绿地,从而实现储蓄雨水的目的。由于下沉式绿地的深度较深,导致在园林施工过程中具有很大的难度,需要施工人员具有专业的施工技术。下沉式绿地在植物选择上需要选择抗涝能力较好的植物,防止植物经过长时间的雨水浸泡出现烂根的现象,从而提高植物的生存能够。通过这种方式,可以降低绿地的维护成本,避免植物经常的移栽。
        2)园林植草沟
        在园林绿化过程中,需要在植草沟移植大量的吸水性较好的植物,以此来实现海绵城市的吸水效果。园林植草沟的过程较为简单,只需要合理地移植植物即可,并且保证植物能够在植草沟内顺利生长。植草沟对雨水具有极强的吸附效果,可以有效地对雨水进行净化,保证雨水能够正常的流动,因而具有较好的排水效果。在植草够植物种类的配置上,需要对植物进行合理的选择,通过不同植物的吸水效果有效地实现水资源的循环,从而更好地实现雨水的流动效果。此外,在对沟渠进行挖掘时,需要保证沟渠的互通性,并且具有一定的坡度,这样可以有效地促进雨水的流动,通过重力作用让雨水从高处流向低处,这样既可以防止植物被长期浸泡而影响生长,又可以减少人工排水的操作,节省大量的人力和财力[4]。
        3)雨水花园
        雨水花园具有较好的汇流效果,可以有效地将周围的雨水向中心汇聚,防止周围出现积水现象,具有较好的排水效果。雨水花园通常会建设在低洼地带,通过植物来吸收雨水,并将雨水输送到地下,对雨水具有较好的渗透作用。雨水花园在植物选择上会选择一些耐腐蚀、耐冲击的植物,提高植物的生存能力,同时还能够对雨水起到一定的净化作用,可以有效地避免渗透过程中对地下水造成污染,保障地下水的安全性。雨水花园在设计时,需要根据降水量的不同做好坡度设计,这样既有利于雨水的汇聚,又能够避免雨水出现溢出现象。此外,由于雨水花园具有较强的渗透效果,在雨水的长期渗透冲击下,容易使地下形成空洞甚至塌陷,因而雨水花园在建设是需要做好防范措施,减少雨水冲击对地下的影响。
        4)屋顶绿化
        屋顶绿化就是在建筑顶端移植植物从而起到绿化效果。采用屋顶绿化主要具有如下好处:第一,可以提高建筑的观赏性,具有一定的美化效果,能够净化周围的空气;第二,能够有效地吸收雨水,防止雨水流向地面,能够避免雨水在流动过程中造成污染,具有较好的环保效果;第三,可以对雨水进行储蓄,对流入地下的雨水具有一定的分流作用,能够有效地防止其他排水设施出现溢水现象,降低洪涝灾害的发生;第四,储蓄后的雨水可以进行循环再利用,例如:可以利用雨水冲厕、刷地板等,能够有效地节约水资源,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由此可见,屋顶绿化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是海绵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结语:海绵城市的发展已经成为当下城市绿化建设中一股值得大力推广的潮流,海绵城市的建设任务仍旧任重而道远,关键是如何最大限度的保留原有的河流,湖泊,溪流,结合城市建设,形成更多的“海绵样本”,打造雨水收集和综合利用系统,重点在于城市的建设规划理念,不仅仅局限于一个点,一个区域,而是结合整个城市的基础建设,将海绵城市的渗透到所有在建的新项目中。随着海绵城市的建设和推广,必定会对城市内涝积水问题产生积极的作用,使城市的内涝问题日趋改善,不再让“再到某某地看海”成为刷屏调侃,通过更多的海绵城市项目建设,联片成网,形成一个综合性的水生态系统,降低城市的热岛效应,改善城市的水循环系统。
        参考文献:
        [1]李佳音,肖伟豪.物联网应用下的城市水位监测预警系统[J].中外企业家,2018(03):24-25.
        [2]李鸿军.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在基础施工中的应用[J].价值工程,2020,39(13):147-148.
        [3]余辉.园林景观工程中的植物配置设计研究[J].建材与装饰,2020(13):89+91.
        [4]张娟.海绵城市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J].山东工业技术,2019(11):1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