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医学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0/7/17   来源:《时代教育》2020年3期   作者:刘永超
[导读]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基础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基础,是高校适应未来发展的重要保障。随着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医学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重大机遇和挑战,思政工作者应针对医学生特点,探索适应新媒体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策略。本文基于新媒体环境下医学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策略研究展开论述。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医学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策略研究
引言
         当前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人们的三观发生了较大的改变。特别针对于大学生群体,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使得他们能够勇敢的面临挑战和冲击。旨在对医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要了解其思想的特点,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加强思想上的重视,完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使得医学生能够始终保持积极的心态,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形成优良的医德医风。
一、当代医学生思想的具体特点
         在对当代大学生思想特点进行探讨的过程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学生更注重物质享受,而忽视精神的追求。一方面学生为祖国的建设贡献力量,但同时受到市场经济利益的影响,没有形成艰苦朴素的观念,过于重视物质利益;其次,学生够注重自我实现,而忽视奉献精神。在当前的实际过程,学生更注重以自我为中心,没有与社会和国家的发展进行联系,使得缺乏奉献精神的体现。再者,学生注重发展个性而忽视团队精神,学生过于相信自身的能力,在发展的过程中,没有正确的处理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导致没有形成全局观念,团队协作能力下降。最后,学生更注重知识能力而忽视政治理论。特别在当前的医学生学习过程中,更注重专业知识的提升,而忽视政治思想水平的提高,没有进行思想建设,导致忽略医学生所要承担的使命和社会责任。
二、新媒体时代下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
        
         (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更加复杂化
         现如今,随着各式各样的新媒体层出不穷,人们获取信息变得越来越便捷,各种各样的思想观念充斥于网络之上,对于高校学生来说,由于他们思想观念的发展还不够成熟,很容易受到误导,在各种良莠不齐信息的冲击之下,稍有不慎,就可能影响他们价值观的成型。比如说,随着网络游戏、网络直播的风靡,许多自制力差的学生沉迷其中不能自拔,甚至将直播中的一些不良内容作为时尚和潮流的引导,从而加以模仿,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后果。除此之外,由于高校学生自制力较差,有些还会陷入校园贷等金融陷阱。
         (二)思想政治教育认识不足
         医学学校在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中更加偏向于对学生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进行培养,而对学生思想素质培养不够重视。随着新课改和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在现代教育教学中不断渗透和深化,要求学校积极转变教育育人理念和育人方式,为社会培养和输送更多合格实用型人才,除了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知识和专业技能以外,还需要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素养。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一些医学学校办学理念受到经济市场影响,无论是对教学资源进行分配,还是对专业课程进行设置,都比较偏向于对学生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进行培养,虽然可以提高生源竞争力和满足市场发展需求,但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缺乏,不利于学生长期发展和进步。


         (三)新媒体时代给大学生带来了不利影响
         在新媒体时代之下,学生的学习状态也不再是以前那种“两耳不闻窗外事”的状态,他们能够接触到更广阔的天地,包括时事热点、新潮观点等等,在这种庞大的信息流冲击之下,大学生的观念和价值形成受到了更多因素的影响,丰富多样的思想固然会使得他们有些混乱,但同时,也能够帮助他们在更加了解世界的状况之下知理、明是非。这对于高校老师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来说,可谓是有利有弊
三、医学院校运用新媒体创新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渠道
         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背景下,互联网和新媒体为中职学生学习提供更加丰富的可用资源,也加大改变了医学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透过新媒体学生视野得到延伸和拓展,但是对学生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也造成极大影响,进而威胁到学生身心正常发展。
         (一)打造“智慧型”思政课堂
         作为思政教育主阵地,思政课堂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传统医学院校思想政治课教师往往采用单向、制式化理论灌输。新媒体环境下,思政教师应发挥技术资源和形态优势,打造更具灵活性、互动性、趣味性的新型智慧课堂。(1)可以使用新媒体技术手段探索改革教学方式。例如清华大学打造的智能教学工具雨课堂,可实现课前文字、视频、语音课件的一键发布。学生随时课堂扫码互动,同步接受教师课件,可随堂进行测验、线上问答等,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教学。(2)思政教师应根据医学生特点将网络热点、学生关切问题作为素材引入,让课堂内容更加鲜活。注重使用图片、视频、动画等多种形式结合的教案,同步上传新媒体平台,方便学生随时观看和下载。(3)思政教师要善于使用新媒体手段聚拢人气。使用微信、微博、头条号等,开设知识专栏、学习圈子,塑造具有人格魅力的新型思政教师形象。
         (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性
         首先,高校思政教育教师应摒弃以往传统教育理念,吸取新的教育观,以学生为课堂教学主体,依据新媒体时代学生发展需求,展开具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与规范的学习行为,为学生讲授更多价值意义较高的教育内容。同时,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师要努力提升文本内容的解释力,将具有抽象化的思政教育内容转化为生动、形象的教育内容,要培养学生既能用理论知识实现以理服人,又能充分利用生活素材以情化人。其次,在高校思政教育内容的选材上,应在已掌握当代高校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和疑难问题的基础上,结合思政教育理论知识去寻找社会现实的案例素材,把握好思政教育的主动性,从而更好地解决高校学生思想认识问题。
         (三)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社会实践活动既为医学生所喜闻乐见,又在高校思政教育开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借助新媒体技术手段提升社会实践参与感。将社会实践纳入医学生日常教育培养环节,使之常规化、阶段化。不同年级设计不同的社会实践内容,满足学生成长和教育需要。活动全程要在新媒体平台上以短视频、文字、图片等形式呈现,让更多学生参与,扩大传播效力。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应积极转变自身教育理念,创新自身教育模式,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性和创新性,并积极参与专业培训活动,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养与职业能力。唯有如此,才可实现高校思政政治教育质量与教学效率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李强,黄育强.“大思政”背景下医学类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的路径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30(23):298-299.
[2]韩珊珊.新时代背景下医学院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化与创新[J].智慧健康,2019,5(34):28-29+35.
[3]朱民强,毕于建.新媒体视域下医学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提升路径[J].西部素质教育,2019,5(22):27-28.
[4]曹晓菲,刘学民.新媒体环境下影响医学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传播效果因素与优化对策[J].法制博览,2019(30):43-44.
[5]张瑾.新时代医学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发展探究[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9,31(10):86-8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